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外人眼里,她是尊贵无比的皇后,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这个皇后当得多么煎熬。

但她可以忍,因为她有希望,她的彻儿是太子,日后会是九五之尊,这就是她最大的希望。

可近来,圣上越发不喜彻儿,甚至在她面前也抱怨过彻儿骄奢淫逸、荒唐无用,还说出子不肖父这类话。

她只有一儿一女,彻儿是她的希望和寄托。

她不是没劝说过彻儿要上进,不要一味沉溺女色,可儿大不由娘。

彻儿被她宠惯坏了,不思进取,只一味拿话哄着她,回头还是荒唐事不断。

若不是担心圣上易储,彻儿太子之位不保,她哪里要如此费心劳神,非要把军权也捏在自己人手中?

还不是想给彻儿多重保障吗。

这时听妹妹不停哭求,她只觉头疼欲裂,心口一阵烦躁。

她哪里想到萧瑜、萧琰俩兄弟平日看起来那么精明能干,交代他们这么点小事,也能搞砸,还捅出这样大的篓子。

她厌烦看向眼泪鼻涕流了她一腿的妹妹,就听她还在叨叨不休。

“姐姐,琰儿可是你的亲外甥,你不能不管他啊?”

“本宫怎会不管他?更何况,他也是圣上亲侄儿,只要不是谋逆,圣上不会要他性命的。蓉儿,你尽管放心好了。”

田蓉抬起挂着泪珠的脸,脸上不见一丝宽慰,“姐姐,琰儿如今在天牢,受着牢狱折磨,我这个做娘的心疼啊。你能不能求圣上把琰儿放出来,琰儿哪里吃过这样的苦?”

“这个你放心,本宫已经吩咐过,没人会不要命,敢对圣上亲侄儿用刑。琰儿不过在天牢呆一阵子,吃不了多少苦头的。”

“可他身上还有伤,天牢那种地方,他如何养伤?莫要留下病根。”

田皇后眉头紧锁,心中烦闷更胜。

事到如今,她这个好妹妹不想着如何收场,只想着儿子会不会受苦遭罪,会不会留病根。

琰儿若不是皇室子侄,就凭他谋杀郡主一项罪名,都够他身首异处了。

圣上最是厌恶同室操戈,谋杀郡主人赃俱获,能给琰儿留条命,就不错了,还想什么呢。

她强忍心中烦躁,说道:“本宫已经吩咐御医给琰儿看诊了,你还是别操心了。”

田蓉这才稍稍宽了些心,抹着眼泪道:“姐姐,也不知圣上会如何处置琰儿?眼下该如何是好?”

“王爷此刻不是在御书房同圣上求情吗?我已经求太后出面劝说圣上,希望圣上看在他同王爷一母同胞的份上,从轻发落琰儿。”

“这件事要怪就怪萧逸,一定是他故意设计陷害琰儿,否则琰儿也不会出事。还有那个被平阳侯府不要的弃妇楚瑶,是她砍伤琰儿,还生生折断他一只手臂!

我想到这两个人,就恨不得生吞活剥了他们。”

田皇后捏着手指骨,语气冷飕飕。“萧逸是有几分本事,瞧他把圣上哄的。在圣上那里,他的话甚至比肃亲王的都好使。

瑜儿都多大了,圣上一直不肯册封瑜儿为亲王府世子。你们王爷为了这事不只一次递过折子吧。

还不是圣上偏心,不肯将世子位给瑜儿。

怕是就惦记留给萧逸吧。

圣上极是重情重义,那个女人死去多年,仍然在圣上那里占有一定位置,就连她的儿子,圣上也是偏疼他。”

不提此事还好,一提这事,田蓉恨得直咬后槽牙。

她家王爷是几次上书请封嫡长子瑜儿为亲王府世子,但是圣上却一拖再拖没有应允。

期间,她也疑心是圣上偏疼萧逸。

可萧逸毕竟不是长子,他有什么资格承袭王爵?

圣上这是为了一己之私,连老祖宗留下的规矩都不顾了吗?

“妹妹,瑜儿和琰儿是你的亲骨肉,你是亲王府王妃,世子之位定然要给瑜儿,可不能白白让萧逸那个外人捡了便宜去。

所以,现在当务之急,就是稳住琰儿,千万不能牵连到瑜儿。否则瑜儿的世子之位怕就真要落在萧逸头上了。

当初本宫吩咐瑜儿之事,可不能让圣上知了去,否则,本宫虽是难逃其咎,但也不至于如何。

不过,对于瑜儿来说,那情况可就严重得多……”

“姐姐,你是想让琰儿一人抗下罪责?”

“那不然呢?琰儿弑杀幼妹可是被抓了现行,如今他只要咬死是他一人主意,不关他人。尤其不要抖落出同北凉使臣密谋一事,随便编个行凶理由,诸如不喜萧念之类。

只有这样,才能将此事影响降到最小,就算对琰儿来说,罪责也是最轻的。”

田蓉皱眉,心中不满。

琰儿性子鲁莽,他为何对念儿出手,她清楚的很。

还不是因为皇后姨母交待的事太过隐秘,琰儿是为护住姨母的秘密,这才动起了杀人灭口的心思。

若不是姐姐,她的琰儿哪里会遭此劫难?

这些年,她从来都对这个姐姐言听计从、尊之重之。

可是,今日,她却对眼前这个亲姐姐心底生寒。

她是要弃卒保车,舍弃了琰儿。

一个上午,她跪在她脚下,希望她能出手帮帮琰儿,可她一直冷眼旁观,甚至让琰儿以一己之力承担全部责难。

她心中怨恨,可是又无能为力。

田蓉痛苦闭眼,良久,只能叹气应下。

事已至此,又能如何?眼下琰儿已然如此,万不能再牵连到瑜儿了。

她点头应道:“姐姐,我听你的。我想见见琰儿,也好劝他闭紧嘴巴,莫要牵连其他。”

田皇后这才松了口气,“好,我这就安排。”

……

城北陋巷,一个破败院落。

自从平阳侯府被查抄,李氏就同陶姨娘,以及程文渊几兄弟寄居在这寒酸破落小院。

从前的锦衣玉食变成如今的白水糙饭,没了仆役伺候,事事都要亲力亲为。

李氏使唤人惯了,更是从未做过任何粗活,这时变得束手束脚,处处力不从心。

好歹她还有陶姨娘可以使唤。

从前是侯府老夫人时,她瞧不起陶姨娘卑贱身份,甚至不屑让她近前伺候,这时却处处使唤她。

屋里、屋外,洗衣烧饭这些活计全部落在陶姨娘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