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宣,李良嗣进殿!”

一阵清亮的声音从紫宸殿内传出,在殿外回荡开来。

紫宸殿外,值班房内,马植正原地打转地等待着,心中满是期待。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挑开门帘走了进来,尖着嗓子说道:“哪位是李良嗣啊,陛下宣旨觐见!”

马植听到这话,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自己如今已更名为李良嗣。他连忙整了整身上的衣衫,扶了扶冠帽,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精神利落。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脸上露出恭敬的神情,向前迈了一步,说道:“小的便是李良嗣。”

小太监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点了点头,说道:“随我来吧。”

李良嗣跟在小太监身后,脚步微微有些发沉,双手抄在袖中,用力紧握,脑海中快速地过了一遍自己见到宋国皇帝后该说些什么。

走进紫宸殿,殿内的威严气势扑面而来。

李良嗣抬眼望去,只见陛下高坐在龙椅之上,两边文东武西束手站立,他连忙跪倒在地,行了大礼,说道:“草民李良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义士轻起,”赵佶温和笑道,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赏,“童枢密早前提起义士,满口夸赞,今日见了,果真仪表风流,不似凡俗!”

“北地失国之民,得慕天颜,实乃三生有幸!”李良嗣也是属蛇的,顺杆爬,在天祚帝身边多年,深知身为皇帝希望听什么,也清楚自己该如何应答。

什么样的语调会显得恭敬得体,怎么样笑是谦卑而不谄媚,用哪些词是能够迎合赵佶的心意而不会让自己失了身份。

这几天李良嗣都在琢磨这些东西。

听着李良嗣的这么几个来回的对话,高俅眉头一挑,看了一眼皱眉的王黼,微微摇头。

王黼的皱眉自然是因为李良嗣这一番阿谀奉承之语,让他感觉遇到了对手,自己在官家面前得势,凭地就是能哄着官家开心,如今又多了一位,这不是失了自身的分量!

王黼自是看到了高俅的嘲讽,但也知道,官家此时兴致颇高,不是扫兴之时。

赵佶并未注意到高俅和王黼之间这细微的互动,他继续说道:“听闻义士对北地之事颇为了解,且有复燕之策,今日不妨细细说来,让朕听听你的高见。”

李良嗣心中一喜,这正是他等待的机会。

他微微挺直了身子,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圣明。如今辽国天祚帝昏庸无道,国内民不聊生,人心惶惶。而女真完颜部崛起,与辽有不共戴天之仇。大宋若能与女真结盟,南北夹击辽国,则燕云之地可复,此乃天赐良机,不可错过啊!”

李良嗣说得慷慨激昂,说到激动处,一挥衣袖,“陛下天命所归,有一统九州气象,吞吐天下之运!”

赵佶听了,身子微微前探,脸上表情莫名,带着一丝好奇与期待,上下打量了一番李良嗣,“李先生还通占卜术数之道?”

“草民不知!”李良嗣实话实说,脸上神情坦然,“然,秦皇政可以奋六世余烈,鲸吞六国,皇宋自太祖天开辟地,经过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而传至陛下,同样六世积攒,陛下一统九州,恢复汉唐,岂非天意?”

李良嗣的这番话无疑说到了赵佶的心坎上。赵佶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赵佶登基以来,便想着能当个好皇帝,而他眼中的好皇帝,怎么样也得收复燕云,恢复一统!

“爱卿所言极是!”赵佶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陛下,此乃妖人!”尚书左丞侯蒙手持笏板,神色严峻地出班奏报,脸上满是愤慨之色,“此妖言惑众之徒,如何能位列朝堂之上?”

“陛下,此人心中毫无仁义,鼓吹征伐,劳民伤财,实乃祸患!”王黼也跟着出列,义愤填膺地说道,“臣虽为枢密副使,但也知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太平盛世之下,如何敢轻起刀兵!”

“陛下,还请三思!”

赵佶的脸色微微一变,原本因李良嗣的话而泛起的喜悦之情瞬间消散了不少。

他眉头微皱,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

李良嗣心中一紧,连忙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诸位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如今辽国势微,女真崛起,此乃天赐良机。至于劳民伤财,陛下之大宋国力雄厚,大胜之下,区区粮草,何足道哉?而且,一旦收复燕云,岁币可除,一加一减,何来劳民伤财?此乃大义之举,何患之有?”

侯蒙冷哼一声,说道:“你说得轻巧!与女真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女真乃蛮夷之族,其心叵测,一旦事成,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是下一个契丹?而且,征伐之事,胜负难料,若我大宋战败,后果你可能承担?你又有几个脑袋承担?”

“陛下,收复燕云,臣绝无二意,便是让臣披甲持矛,列阵杀敌,臣也满心欢喜,但是!和女真蛮夷结盟,臣不敢苟同!”侯蒙直接跪地叩首道,“还望陛下明鉴!”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点头,有的随声附和,有的则是低头不语。

一时间,殿内议论纷纷,众说纷纭。

赵佶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愈发纠结。他既想抓住这个机会收复燕云,成就一番伟业,又担心李良嗣的计策太过冒险,会给国家带来灾难。他看向李良嗣,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说道:“李先生,你且再说说,如何能确保与女真结盟之事万无一失?”

“草民……”李良嗣看了一眼童贯和站在角落里的郑允中,深吸了一口气,强自镇定道,“陛下,可用海路和女真联系!”

此言一出,朝中诸人尽是闭嘴不言,便是坐在龙椅上的赵佶,这时候也是眉头微微皱起。

赵佶冷笑道:“李义士是来提醒朕,登州在草寇手中?”

“小人绝无此意!”李良嗣连忙一个头磕在地上,“臣说的是沧州!”

梁师成此时迈着小碎步来到阶下,低声道:“陛下,辽国派遣使者求见!来势汹汹,似乎……来者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