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孙桓不断地观察着周围的惨状,甚至用上了正名实。

很快,公孙桓就发现了不对劲。

“这是?”

他从一棵断掉的树下捻起一缕黑色的灰烬,放到鼻下嗅了嗅。

虽然份量很少,但还是能闻到一股槐花香。

“槐花树,阴沉木,不好,是厌胜蛊。”

公孙桓猛然起身往营地而去。

全程参与巫蛊之祸的名家当然清楚厌胜蛊的由来,由当时的墨家巨子取农家珍藏的千年阴沉木亲手制成。

阴沉木不是特定的物种,而是由树木遭遇自然灾害后被掩埋起来,经历缺氧,高压,弱酸以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历尽成千上万年,缓慢碳化而来的。

颜色光鲜,细腻光滑,致密耐腐,都是它的特点。

槐树则是与桑树,柳树,杨树,并存“桑柳杨槐”四大阴树,千年阴沉木的槐树可谓是巫蛊之术的最佳载体。

公孙桓一边狂奔,一边思索着事情的起因。

“应该是老马遇到了厌胜蛊,为了追上去来不及打招呼,不对啊,难道他喊一声都办不到?”

“那是被偷袭了?那这处战场又如何解释?为什么我没有听到打斗声?”

公孙桓的心里满是疑惑。

很快,他回到了营地,看着火堆旁的人影,他暗暗松了一口气。

待他走上去后,定睛一看却是一惊。

“这?”

火堆旁的哪里是夏禾她们啊,明明是三个木头人围在火堆旁摆出一副烤火的姿势。

公孙桓的心脏猛的跳动了几下。

“妈的,难道刚和夏禾探讨过被劫持的事就发生了?”

公孙桓此刻万分焦急,心脏疯狂的跳动,体温也开始上升,但是他不能失去分寸。

公孙桓只得扯开风衣的领子,右手握紧秋水剑的剑柄,开始观察起了三个木人。

木人很是粗制滥造,仅仅由一根圆木插上几根似是而非的四肢,也就是夜里黑隔得远才能迷惑住人。

看着这三个木人,公孙桓的眉头紧锁。

三个木人大小几乎和夏禾三人差不多,看得出来不是乱做的。

最后,公孙桓在其中代表夏禾的木人身上发现了端倪。

“又是阴沉木。”

公孙桓的脸阴沉了下来。

看来自己被厌胜蛊给耍了。

将木人身上的灰烬捻起来装进一个小袋子里,公孙桓开始呼唤起老孟和王震球来。

“老孟!”

“球儿!”

不多时,老孟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公孙先生,我在这。”

老孟扒开一丛灌木,探出了身子。

公孙桓点了点头,然后问起王震球来。

“球儿呢?”

老孟一怔,摆了摆头。

“没看到,她们这是……”

发现异常的老孟也是出声询问。

“应该是被厌胜蛊带走了。”

公孙桓解释道。

“这,这……”

老孟有些不知所措,这才一转眼的功夫,一行七人就剩他们俩了,实在是太诡异了。

“她们没有来得及反抗吗?”

老孟只觉得有些毛骨悚然,一个临时工,两个名家外门弟子居然连动手都做不到就被带走了,这玩意儿怎么对付?

还有失踪的马仙洪和至今未归的王震球,全都是悄无声息的消失,实在是有些骇人听闻。

公孙桓拍了拍地上的灰,坐了下来。

“老马反抗了,我在那边看到了战斗的痕迹。”

公孙桓指了指他探索的方向。

“动静很大,树都倒了很多,但是我们都没听见。”

“这不可能啊。”

老孟也是难以置信,自己的警觉性已经差到这种地步了吗?

“等等吧,还有半个小时天就亮了。”

公孙桓看了看手机,虽然没有信号,但是看时间还是没问题的。

“我们不能再分开了。”

公孙桓再次扫视着周围的一切,希望发现一些没有看见过的东西。

老孟叹了一口气,也找了个位置坐下。

“只能如此了。”

坐在火堆旁的两人开始商量起了下一步行动。

“我这边的消息是老孟和她们三个都是被厌胜蛊带走的,但是球儿那边不知道什么情况。”

“我出去寻找什么都没有看到,只是感觉那边的祷词声比这边大一点,而且我问了一下周围的鸟兽,它们说山顶有一座庙,我想祷词声就是从那里传来的。”

根据这些已知信息,公孙桓开始了分析。

“厌胜蛊绝不可能和信仰有关,所以首先排除庙里的人对夏禾和老马动手的可能。”

“而从她们几人的情况来看,厌胜蛊似乎不想伤害她们。”

这是肯定的,厌胜蛊是什么玩意儿,巫蛊之术的集大成者,真要置人于死地只会躲在背后下咒术或者下蛊,不可能带走人。

“那就是它需要她们几个人。”

“这座山有什么吸引它的呢?”

“答案就是山顶的那座庙。”

一番分析后,公孙桓的眼睛亮了起来。

“这座庙的主人想汇集信仰干什么,但是仇恨信仰的厌胜蛊一直和他作对,于是想办法隔绝了厌胜蛊,这才使它一直在山下转悠。”

“它现在的目的就是让夏禾她们帮它破除这个禁制。”

“走,老孟,我们上山。”

公孙桓招呼了一声老孟,起身朝山顶爬去。

老孟觉得公孙桓的分析有道理,再不济山顶的人绝对知道厌胜蛊的存在,起码可以打听一下对方的巢穴之类的。

想到这里,老孟也是起身灭火,然后收起行李跟上了公孙桓的脚步。

众人的营地离半山腰也不算远了,仅是一上午的时间,老孟和公孙桓就爬到了山顶。

“这是?”

看着面前的庙宇,公孙桓和老孟面面相觑。

不管是李二郎,还是赵二郎,亦或者是杨二郎,后二者皆是道教供奉的神明,前者出现的时间比佛教早,所以三者庙宇皆是道教制式。

通常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组成,其总体布局基本上采取中国传统的院落。

就算庙宇再小,也会给神位留出基本的位置,以方便供奉。

可是眼下这座庙宇,不是制式的结构,而是采用了类似佛教的制式,更是将三位神君的的塑像摆在了外面饱受风吹日晒,完全不似寻常庙宇。

公孙桓和老孟疯狂的打量着这奇怪的庙宇,想要看出点线索来。

突然老孟惊呼了起来。

“这是羌族的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