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拉偏架
“你敢!”吴老太太大怒。
刘三太太却是下意识的瑟缩了一下。可想到现在是在永宁侯府,又不是在宣平侯府,当即又大起胆子,嗤笑道:“乔太夫人,这里可不是你们宣平侯府。想逞威,还是回你们自家府上去的好。别搅扰了人家好好地宴会,回头再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搅扰别人家宴会的不是你们婆媳吗?”
郑太夫人无语的看着二人,“你们当别人都是瞎子聋子不成?”
“分明就是你们婆媳先挑事,怎么还好意思指责人家乔太夫人搅扰主家的宴会?”
“郑太夫人,我们婆媳在和乔太夫人说话,您就别多管闲事了吧?”
吴老太太眼神警告的看了郑太夫人一眼,“毕竟,太后娘娘也不能护着您一辈子,不是吗?”
吴老太太此话一出,刘三太太立马附和:“之前为了郑太夫人的事,太后娘娘就引得圣上不满了。”
“郑太夫人也不想太后娘娘再因为您的事,彻底和圣上离心吧?”
刘三太太这话已经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所有人再次倒抽一口凉气,目光落在了郑太夫人身上,等着看郑太夫人什么反应。
下一刻,就见郑太夫人甩手将手里的茶杯朝着吴家婆媳丢了过去。
刹那间,茶杯碎裂,茶水四溅。
好在郑太夫人与闵乔氏这桌与吴家婆媳那桌之间,并没有旁人。郑太夫人的杯子也并不是朝着人去的。
只是茶杯在她们脚边碎裂的时候,也吓得婆媳俩一个咯噔,惊慌失措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你,你做什么?”吴老太太抚着胸口,竭力平复狂乱的心跳,整张脸黑成了锅底。
郑太夫人冷冷一笑,“呵,圣上和太后娘娘的母子感情你们也敢随口胡诌?”
太后娘娘比不过太子在孝昭帝心里的地位,难不成还比不过一个小小的太子妃?
以为自己靠着太子妃,就能目中无人到诋毁太后的地步?
依照她从太后口中了解到太子,那绝对不是个儿女情长的主。
现在如此纵容太子妃和她娘家这些人,还不知道打的是什么主意呢!
呵,日后有他们哭的时候。
原本还在盛怒中的吴家婆媳,一听这话,顿时就冷静了几分。
“郑太夫人,你别血口喷人,我们何曾诋毁圣上和太后娘娘了?我们说的是你!”
吴老太太强词夺理道:“我们不过是和乔太夫人开了几句玩笑,你就拿茶杯砸人,这是想要我们婆媳的命不成?”
“这天底下还有没有王法了?连话都不让人说了?”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花厅门口传来。
“哎呀,怎么这么热闹?我这是来迟了?”
随着话音,安南伯夫人在永宁侯府二少奶奶的引领下进了花厅。
见到安南伯夫人,吴家婆媳眼睛一亮。
“伯夫人,您来得正是时候,您瞧瞧,我们这身衣裳。”
吴家婆媳迎上前,展示自己被茶水溅湿的裙摆。
“哎呀,这是怎么弄的啊?”安南伯夫人大呼小叫的说道:“现在天气凉,两位还是先去换身干净衣裳吧,回头别染上了风寒。”
说着就要让二少奶奶领人去换衣裳。
谁料,吴家婆媳却是摆手拒绝道:“不急。先把事情分辨清楚了再去也不迟。”
安南伯夫人笑了笑,“什么事这么急?就不能换身干净衣裳再来分辩?”
“那可不成!”
吴家老太太义正词严的拒绝道:“这可是她们欺负人的证据。没把事情说清楚之前,我是不会将衣服换下来的。”
说着,拉住安南伯夫人的手诉苦道:“安南伯夫人,您快来给我们评评理。”
“好好好,您老别激动,有话咱们好好说。”安南伯夫人态度和善的搀扶着吴老太太坐下。
吴老太太瞥了一眼郑太夫人和闵乔氏,这才说道:“我们婆媳好好地坐着说话,也不知是哪句话惹恼了宣平候太夫人,竟让晋国公太夫人拿茶杯砸我们。”
“我素来知道她们两人交好,可这行事也太霸道了吧?竟是连话都不让人说?”
“唉哟,亏得我们婆媳逃得快,不然,那杯子可就砸我们头上来了。”
好家伙,这谎话是张嘴就来啊?
还幸亏逃得快?人家郑太夫人那杯子压根儿就没朝着人去!
安南伯夫人拍拍吴老太太的手背,转身看向闵乔氏二人,福身一礼,这才面色不善的说道:“乔太夫人年前搅和了长安郡王府的宴会,前不久又搅和了我们府上的宴会,现在这是又准备搅和永宁侯府的宴会了?”
“这样不太好吧?怎么说,人家永宁侯太夫人也是时隔多年后回京举办的第一次宴会。”
“您这样做,是不是太不给永宁侯太夫人面子了?”
此话一出,所有人望向闵乔氏的目光都变得怪异起来。
人群中也有人小声议论道:“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怎么乔太夫人走到哪儿,哪儿就不太平啊?”
“这乔太夫人怎么这么能惹麻烦?就不能安分点吗?”
当然,也有一部分清醒的人小声反驳:“难道不是吴家婆媳俩先挑起的事端吗?”
“就是啊!人家乔太夫人和郑太夫人好好地坐着呢,也没主动招惹是非。怎么到头来全是人家乔太夫人的错?”
“这安南伯夫人分明就是在拉偏架啊!”
“这还用说,之前乔太夫人在安南伯府闹了一场,两家现在的关系可谈不上好。”
“等等,安南伯府和宣平侯府不是姻亲吗?说起来,安南伯夫人的女儿冯五小姐不是嫁给了乔太夫人的三儿子吗?”
“哎呀,这里面的事情可就复杂了。据说……”
议论的话题越扯越远,可闵乔氏却是丝毫都不关心。
她只似笑非笑的看着安南伯夫人,“孙家闭门守孝,安南伯府却是水涨船高。啧啧!”
你品,你细品。
都是路家那条船上的人,有人因为长辈去世,地位一落千丈。有人却借着东风日渐走高。
这话分明就是在暗示,孙老夫人的死和安南伯府脱不了干系。
当然,这话更多的还是挑拨离间。
毕竟,以前旗鼓相当的两家,现在可谓天差地别。等到三年之后,这朝堂之上还有没有孙家的一席之地,就更是未知之数了。
只要她这话传到孙家人耳朵里,孙家人心里就难保不会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