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集体上奏
手下们纷纷点头,表示明白。贾环微微叹了口气,心中暗自祈祷,希望这次行动能够顺利进行,不要引起任何不必要的麻烦。
贾环的计划在龙禁卫内部迅速展开,各路斥候和密探被派遣到全国各地,他们伪装成商人、行旅,深入民间,暗中观察各地官员的行径和百姓的生活状况。贾环深知,只有掌握第一手的情报,才能在朝堂之上占据主动,为百姓谋福祉。
与此同时,贾环也没有忘记与小郑将军的约定。他派遣了一名心腹,以侍卫的身份潜入小郑将军府邸,表面上是保护,实则是监视。小郑将军虽然有些无奈,但为了大局,也只能接受。他深知,贾环的谨慎并非多余,朝堂之上,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几日后,贾环正在龙禁卫的议事厅中审阅各地传回的情报,突然一名亲信匆匆走进来,神色紧张地说道:“大人,不好了!有人在朝堂上弹劾您!”贾环心中一惊,急忙问道:“是谁?弹劾我什么?”亲信回答道:“是吏部侍郎钱明,他指责您滥用职权,私自在各地布置眼线,意图谋反。”
贾环心中大怒,钱明素来与他不和,此次显然是借机发难。他立刻起身,整理衣冠,准备前往朝堂应对。他知道,若不及时澄清,此事可能会被有心人利用,引发更大的风波。
朝堂之上,群臣议论纷纷,钱明站在中央,手持奏折,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龙禁卫统领贾环滥用职权,私自在各地布置眼线,意图谋反,此等行为,实乃大逆不道!”皇帝听后,微微皱眉,目光转向贾环,问道:“贾卿家,此事可是属实?”
贾环心中虽然愤怒,但表面上却毫不慌乱。他拱手施礼,沉声道:“陛下,赵大人所言,纯属无稽之谈。微臣布置眼线,是为了监察各地官员,防止贪污腐败,确保百姓安居乐业。此事早在陛下批准的监察计划之中,并非微臣私自为之。”
皇帝微微点头,似乎对贾环的回答表示认可。然而,钱明却不肯善罢甘休,他冷笑一声,说道:“陛下,贾环此举,分明是借监察之名,行谋反之实。他还私自在小郑将军府邸布置眼线,意图控制兵权。如此行径,怎能不令人怀疑其居心叵测?”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小郑将军听到这话,脸色铁青,怒视赵明,恨不得立刻上前质问。贾环心中也是一惊,他深知钱明此举是想将他和小郑将军一网打尽,从而削弱龙禁卫和京营的势力。
皇帝听后,目光如刀,扫视着朝堂众人,沉声道:“钱明,你可有证据?”赵明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高声说道:“陛下,这是小郑将军写给贾环的亲笔信,信中提及贾环在府中布置眼线之事,分明是二人勾结,图谋不轨!”
皇帝接过书信,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贾环心中一沉,他知道这封信必然是钱明伪造的,但朝堂之上,众目睽睽,他必须立刻找到翻案的机会。
就在这时,贾环突然想起了林黛玉的智慧。他心中一动,立刻说道:“陛下,此信虽是小郑将军的笔迹,但内容却是被人篡改的。微臣与小郑将军情同手足,又怎会因布置眼线这种小事而书信往来?再者说,若微臣真有谋反之心,又怎会在府中布置眼线?这分明是有人故意陷害,企图扰乱朝堂。”
皇帝听后,微微点头,目光转向小郑将军,问道:“郑卿,此事可是属实?”小郑将军连忙上前,拱手道:“陛下,贾环所言极是。这封信虽是我的笔迹,但内容绝非我所写。我与贾环并无书信往来,这分明是有人伪造,陷害我们二人。”
皇帝听后,心中已有几分明了。他深知朝堂之上,勾心斗角之事屡见不鲜,钱明此举多半是为了打击贾环和小郑将军。然而,皇帝也清楚,贾环和小郑将军的势力对朝廷的稳定至关重要,他不能轻易让他们陷入困境。
皇帝微微一笑,将书信递给一旁的太监,说道:“将此信拿去笔迹司,仔细鉴定。若真是伪造,朕定当严惩不贷。”钱明听后,脸色大变,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落空。
朝堂之上,众人纷纷议论,有人为贾环和小郑将军松了一口气,也有人暗中为赵明可惜。贾环心中虽然松了一口气,但他深知,朝堂之上,危机四伏,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几日后,笔迹司的鉴定结果出来了,书信果然是伪造的。皇帝大怒,下令将钱明革职查办,以儆效尤。贾环和小郑将军的名誉得以恢复,但他们也更加清楚,朝堂之上,人心难测,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贾环回到府中,将此事告知林黛玉。林黛玉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夫君,朝堂之上,勾心斗角在所难免。但只要我们心怀百姓,坚持正义,便无需畏惧。此次赵明陷害,虽是危机,但也让我们看清了朝堂的复杂。往后行事,更要小心谨慎。”
隔日清晨,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紧张,大臣们分列两旁,静静地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随着一阵悠扬的钟声响起,皇帝缓缓登上御座,众人纷纷跪地行礼。待礼毕起身之后,户部侍郎商晋出列,他面色严肃,拱手奏道:“启禀陛下,微臣有事要弹劾。”
皇帝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商晋深吸一口气,朗声道:“陛下,前朝曾经设立过锦衣卫,此机构权力过大,行事手段狠辣,搞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民不聊生。而今我朝之龙禁卫,其职能与那锦衣卫颇为相似,不知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何区别?若任其发展,恐怕也会重蹈前朝覆辙啊!”
商晋话音未落,朝堂之下顿时一片哗然。紧接着,又有一大批官员纷纷站出来附和,表示赞同商晋之言,并恳请皇帝慎重考虑此事。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表面上虽是针对贾环及其统领的龙禁卫,但实际上却是有人借此机会想要逼迫皇帝裁撤掉龙禁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