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准备对农家出手
已经猜出大概事情的赢华明,并没有立即对当地的农家采取行动,反而命令沈墨再次调查起来。
这并不是赢华明害怕怪出了人,而是想要给大家一个交代,也给朝廷一个交代!毕竟,这可是农家,乃是和天下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
如果此事处理不当,必然会引起天下震动!这对现在的大秦,并不是一件好事,这将会将大秦再次推向天下百姓的对立面!
而这,并不是赢华明想要看到的。所以,赢华明宁愿多花一些时间,去将事情调查清楚,而不是猜测,虽然自己根据历史的猜测不会出错,但赢华明还是想要拿出证据......
而因为有了头绪,这次的调查,也就变得轻松了很多......
沛县的黄昏总是来得特别早。
赢华明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渐渐沉入地平线的夕阳。暮色中的沛县显得格外安静,街道上行人寥寥,只有几个挑着担子的小贩匆匆往家赶。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城墙,指尖传来的触感冰凉而粗糙。
不知为何,这阵子的赢华明,其脑中总是会浮现出很多莫名的画面......
";公子,查清楚了......";
就在赢华明沉思的时候,沈墨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声音压得极低,语气也是不急不缓的再次说道:
";县衙里确实有农家的眼线,而且不止一个......";
听到这个消息,赢华明没有回头,其也没有任何的惊讶,其的目光依然注视着远处的街巷。
在这之前已经知道了此事,只是缺少必要性的证据而已!其更关心的乃是农家渗透官府到什么程度了?整个沛县是否还是大秦的沛县?
暮色中,赢华明也是看见一个身着粗布衣衫的汉子,快步走进了一家米铺,那人的步伐稳健,不像是普通百姓。赢华明眼神微冷的看着这一切,语气也是随意的问道:
";县令呢?";
听着公子的询问,沈墨也是恭敬的答道:
";已经查实,县令与农家也是往来密切......";
沈墨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寒意,语气也是越发的冰冷起来:
";上个月,县令的小妾,收了一箱来自农家的金银。";
沈墨说这话的时候,其语气已经带有一丝杀意!
听到这里,赢华明的手指突然停住了。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像是一把出鞘的利剑。远处的米铺里亮起了灯,昏黄的光透过窗纸洒在街道上,在地上投下一片摇曳的影子。
随后,赢华明再次询问道:
“这中间可有刘季的身影?”
听着六公子的询问,沈墨也是摇着头回应道:
“并没有......只是查到农家参与其中......”
";传令下去......";
听到没有刘季的身影,赢华明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转过了身。此时,月光照在他的脸上,映出一片冷峻的轮廓,其也是冷酷的命令道:
";调锦衣卫三百,再让驻军派一千精兵,明日卯时,包围沛县。";
沈墨躬身应是,转身消失在黑暗中。赢华明则是重新将目光投向远处的街道,那里已经亮起了更多的灯火。他知道,这些看似平静的灯火下,藏着多少见不得光的勾当。
第二天天还没亮,沛县就被军队团团围住。沈墨带着一队锦衣卫直奔县衙,马蹄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刺耳。
县衙的大门紧闭着,沈墨一挥手,两个锦衣卫立刻上前,一脚踹开了大门。门内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几个衙役慌慌张张地跑了出来,看到全副武装的锦衣卫,顿时吓得瘫软在地。
";搜!";
并没有任何的废话,沈墨一声令下,锦衣卫如潮水般涌入县衙。他亲自带人直奔后堂,那里是县令的住处。
后堂的门虚掩着,沈墨一脚踢开房门,只见县令正在慌乱地收拾着什么。看到沈墨进来,县令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中的东西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那是一枚青铜令牌,上面刻着一个";农";字。
沈墨冷笑一声,长剑出鞘,剑尖直指县令的咽喉,语气不屑的说道:
";县令大人,这是要去哪儿啊?";
县令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浑身发抖,更是祈求道: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都是他们逼我的!";
赢华明没有理会他的求饶,示意手下将县令绑起来。他走到桌前,翻开县令刚才在收拾的文书,里面全是与农家往来的密信。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沈墨快步走出房间,只见一个黑影正在院墙上快速移动,眼看就要翻出墙外。
沈墨眼神一凛,脚尖一点,整个人如离弦之箭般射了出去。他的轻功极好,几个起落就追上了那个黑影。那人见逃不掉,反手就是一记暗器。
月光下,三点寒光直奔深墨面门而来。沈墨也是不慌不忙,长剑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叮叮叮三声,暗器全部被击落。
那人见暗器不中,转身就要跳下墙头。沈墨哪能让他得逞,长剑一抖,剑尖已经抵在了那人的后心。
";别动。";
看着几人还想要反抗,沈墨的声音冷得像冰道:
";再动一下,我就让你尝尝穿心而过的滋味。";
听着沈墨这带着杀气的话,那人果然不敢再动。沈墨示意赶来的锦衣卫将他拿下,这才看清那人的样貌——正是昨晚他看见的那个走进米铺的汉子。
";带回去,好好审问。";
沈墨收起长剑,目光扫过整个县衙。恐怕沛县真的要变天了......
其实在是没想到,农家居然如此的胆大妄为!居然想要渗透官府,从而架空朝廷?!这乃是何等的丧心病狂!又是何等的疯狂!
也幸好有六公子来到这里发现了此事,不然后果真的将会非常的严重......
也幸好处理此事的人乃是六公子,而不是王上,不然沛县真的就要血流成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