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7章 宫闱暗斗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咸阳宫内,灯火通明,秦王嬴渠梁结束了一天的政务,正准备前往魏舒宫中小憩。
";陛下!";一名内侍匆匆赶来,躬身行礼,";嬿筠娘娘特意准备了楚地名曲,想请陛下一听。";
嬴渠梁眉头微蹙,略有犹豫。近日朝中事务繁多,商君变法引起诸多非议,加之楚国使团刚走,他心中思绪万千,本想去魏舒处寻求安慰。然而,提到楚地名曲,他却又来了兴致。
";爱妃有心了,朕这便去看看。";嬴渠梁吩咐道,";去告知王后,今夜朕不过去了。";
内侍领命而去,脚步匆匆。
***
魏舒独坐窗前,望着远处星空,眉宇间尽是愁绪。
";夫人,陛下今夜不来了。";贴身宫女小声禀报,";嬿筠娘娘以楚地名曲邀走了陛下。";
魏舒手中的绣针微微一颤,却很快恢复平静。她轻叹一声,放下手中的绣品,面色如常:";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待宫女退下后,魏舒独对空屋,心中波澜起伏。她深知秦王对嬿筠的宠爱日渐加深,而作为王后,她却难以阻挡。政治婚姻本就如此,情感不过是附庸,权力才是核心。魏舒强忍心痛,提醒自己必须坚守本分,稳住自己的位置。
片刻的软弱后,魏舒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与坚毅。她拿起一卷竹简,细细阅读起来——这是商君新近推行的变法条令,她必须掌握其中要义,才能在明日的朝会上支持赢驷。
";权力之路从不平坦,";她轻声自语,";为了赢驷,为了我们的未来,这点委屈算什么?";
***
嬿筠的寝宫内,歌舞升平。
嬿筠一身淡紫色长裙,轻抚琴弦,吟唱楚地民谣。她的声音婉转动听,带着一丝乡音,恰到好处地勾起秦王对南方的向往。
嬴渠梁坐在软榻上,杯中美酒已过半,眼中尽是欣赏之色:";爱妃的歌声如天籁,让朕仿佛置身楚地山水间。";
嬿筠停下歌声,微微一笑:";臣妾不过是思念故乡,唱些小曲自娱罢了,没想到能得陛下垂青。";
";楚地多才女,果然名不虚传。";嬴渠梁示意她坐到自己身边,";朕听闻楚地文风鼎盛,诗书礼乐,样样精通。爱妃可有家乡的诗文与朕分享?";
嬿筠欣然应允,从书架上取出一卷竹简:";这是臣妾远嫁前,屈原大人赠予的诗作,句句饱含对故国的热爱与忧思。";
嬴渠梁接过竹简,粗略浏览几眼:";文采斐然,意境深远。只是这份忧国忧民之情,未免过于沉重。";
嬿筠柔声解释:";楚国近来多灾多难,屈原大人心系百姓,自是忧心忡忡。";
嬴渠梁意味深长地说:";诸侯争霸,弱肉强食,乃是天道使然。楚国若想自保,当效仿我秦国,改革制度,富国强兵。";
嬿筠恭敬低头:";陛下所言极是。只是各国国情不同,变法之路并非易事。";
嬴渠梁大笑:";说得好!爱妃不仅容貌出众,见识亦非凡俗可比。来,随朕共饮一杯。";
两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嬿筠机敏的言谈举止,使嬴渠梁愈发欣赏,酒过三巡,他的手已轻轻搭在她的腰间。
青萝与其他宫女识趣地退下,嬿筠在帮嬴渠梁斟酒时,故意露出一丝娇羞,引得秦王情不自禁地将她揽入怀中。
";爱妃今夜格外动人,";嬴渠梁低声道,";朕甚是欢喜。";
嬿筠微微低头,声如蚊蚋:";陛下厚爱,臣妾无以为报,唯以绵薄之力,为陛下分忧解难。";
嬴渠梁心中大悦,拉着她的手向内殿走去:";今夜,朕要听爱妃说说楚国的风土人情。";
烛光摇曳,帷幔低垂,一夜春风。
***
次日清晨,嬿筠刚送走嬴渠梁,梓萱便不请自来。
";姐姐昨夜辛苦了,";梓萱笑盈盈地说,脸上带着几分揶揄,";听闻陛下本欲前往王后宫中,被姐姐以楚曲为由邀走,真是好手段。";
嬿筠正在梳妆,闻言手下不停:";妹妹说笑了。臣妾不过是偶然想起家乡曲调,与陛下分享罢了,哪有什么手段可言?";
梓萱走近几步,压低声音:";姐姐莫要装糊涂。宫中谁不知姐姐心机深沉?昨日楚国使团才离开,今日便将陛下留宿,这是要借陛下的宠爱传递什么消息吗?";
嬿筠转过身,面色如常:";妹妹多心了。臣妾不过是尽一个媵妃的本分,何来这么多揣测?";
梓萱意味深长地一笑:";姐姐慎言为妙。这宫墙内,耳目众多,一言一行,都在人心中记着呢。";
嬿筠淡然回应:";多谢妹妹提醒。臣妾铭记在心。";
待梓萱离去,嬿筠的面色才沉了下来。她知道,梓萱此番前来,绝非偶然,必是受了魏舒的指使,试探她的底细。更令她忌惮的是,梓萱话里有话,暗示已经察觉她与楚国使团的联系。
";青萝,";嬿筠低声唤道,";昨晚那封信送出去了吗?";
青萝点头:";已经交给了苏离,他说会想办法送回楚国。";
嬿筠松了口气:";那就好。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要更加小心,魏舒和梓萱已经起了疑心,必然会加强监视。";
青萝忧心忡忡:";公主,奴婢总觉得梓萱不怀好意,若她将此事告诉太子或王后,后果不堪设想。";
嬿筠胸有成竹:";无妨。我已在陛下面前埋下伏笔,暗示梓萱与宫中其他妃子暗通款曲。若她敢揭发我,我便让她吃不了兜着走。";
青萝不禁赞叹:";公主智计过人,真乃楚国之幸!";
嬿筠神色凝重:";这不过是权宜之计。长久之策,还是要尽快建立可靠的联络渠道,将秦国的情报源源不断地传回楚国。";
***
与此同时,魏舒的寝宫内,梓萱正在汇报情况。
";夫人,奴婢已经试探过嬿筠,她果然心虚,但口风极紧,不肯透露半点实情。";
魏舒冷笑:";这个楚国女子,果然不简单。不过越是如此,越证明她与楚国有密谋。";
梓萱担忧地问:";那我们该如何应对?若她借陛下宠爱,与楚国里应外合,后果不堪设想。";
魏舒沉思片刻:";继续监视她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她与外界的联系。同时,你要想办法接近她的贴身宫女青萝,那丫头定是知道不少内情。";
梓萱犹豫道:";恐怕不易。青萝对嬿筠忠心耿耿,守口如瓶。";
魏舒阴冷一笑:";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堡垒,只有不会攻的将军。给她点甜头,或是施加压力,总有一款适合她。";
梓萱恭敬应是:";奴婢遵命。";
魏舒又问:";陛下今日如何?";
梓萱回答:";陛下看起来心情极好,早朝后便与商君密谈,连午膳都是在书房用的。";
魏舒点点头:";看来嬿筠已获得陛下深信。此女心机深沉,手段高明,若任其发展,恐对太子不利。你去告诉赢驷,让他多加防范,必要时,可设计除去此女。";
梓萱大惊:";夫人,此事重大,若被陛下知晓...";
魏舒打断她:";所以要做得干净利落,不留痕迹。变法在即,朝中局势复杂,若嬿筠真与楚国勾结,将她除掉,对秦国也是一件好事。";
梓萱默然,心中却暗自盘算:魏舒与嬿筠水火不容,若能借此机会除掉嬿筠,自己或许能取而代之,成为秦王的新宠。
***
转眼数日过去,宫中氛围暗流涌动。
嬿筠知道自己被严密监视,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她表面与魏舒和梓萱保持和睦,私下却通过各种隐秘手段,收集秦国的军政情报,伺机传回楚国。
一日,太子赢驷设宴邀请诸位妃嫔,表面是为了庆祝秦王西征大捷,实则是想借机观察嬿筠的言行举止。
宴席上,赢驷频频向嬿筠敬酒,言辞中暗藏机锋:";楚国公主远嫁我秦,想必心中别有一番滋味。不知公主可曾思念故国?";
嬿筠不卑不亢:";臣妾虽生于楚国,却是秦王之妃,自当以秦国为家。故国亲朋,偶有思念,却不影响臣妾对秦国的忠诚。";
赢驷意味深长地说:";爱妃此言,令人钦佩。只是人心难测,口是心非者比比皆是。若有人表面忠心,背地里却为敌国通风报信,该当何罪?";
嬿筠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太子此言差矣。秦国法度森严,陛下英明神武,岂容奸细横行?若有人胆敢背叛秦国,必将受到应有惩罚。";
赢驷不再多言,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嬿筠一眼,然后转向其他妃嫔寒暄。
魏舒此时开口:";听闻爱妃近日频繁出入陛下书房,可是有什么要事?";
嬿筠从容应对:";陛下命臣妾整理楚国的典籍文献,为秦国所用。臣妾不敢懈怠,日夜勤勉,只望能为陛下分忧解难。";
梓萱在旁插话:";姐姐如此勤勉,当真令人敬佩。只是频繁出入书房,接触朝中机密,恐怕有些不妥吧?";
嬿筠微微一笑:";这是陛下的旨意,臣妾不敢违背。若妹妹有疑虑,大可直接向陛下禀明。";
梓萱语塞,只得讪讪而笑。
宴席结束后,三人各自回宫,但心中的算计却从未停止。
接下来的日子里,嬿筠、魏舒和梓萱围绕侍寝的机会,展开了一场场明争暗斗。嬿筠凭借着对楚国文化的熟悉,常以诗词歌赋吸引秦王;魏舒则利用自己王后的身份和对朝政的了解,在关键时刻给予秦王建议;梓萱虽然年轻,却善于投其所好,常以天真烂漫的姿态博得秦王欢心。
三人互不相让,使得宫中暗潮汹涌,连宫女太监们都不敢轻易靠近,生怕被卷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
一日深夜,嬿筠独坐窗前,凝望远处的星空,心中思绪万千。她知道自己正走在刀尖上,一边是对秦王的忠诚,一边是对故国的牵挂。但无论如何,她都不能辜负父王和楚国子民的期望。
";不管前路多么艰险,我都会坚持下去,";她在心中暗自誓言,";为了楚国的未来,哪怕付出我的生命!";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她坚毅的脸庞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这个权力与欲望交织的宫廷里,她将继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直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