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4章 新领军功
公元前348年初夏,西境战事刚刚平定,赢驷率军凯旋而归。咸阳城万众欢腾,百姓夹道欢迎,鲜花与彩旗点缀着街道,为这位年轻的太子庆功。
嬴渠梁在宫门亲自迎接,面露喜色:";太子此行,不仅守住边境,更大败韩魏联军,为秦国立下大功!";
赢驷谦逊地行礼:";儿臣不敢居功。此战能胜,全赖陛下圣明,商君策划有方,将士用命。";
嬴渠梁欣慰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走,入宫细谈。朕已设宴为你接风洗尘。";
朝臣们簇拥着君臣二人入宫。魏舒、梓萱、嬿筠等妃嫔早已在宫门内等候多时。见到赢驷平安归来,魏舒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骄傲,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赢驷向众人见礼,重点向母亲魏舒问安:";儿臣不孝,让母亲挂心了。";
魏舒温和地说:";能平安归来就好。";简单的话语中,却饱含深情。
嬿筠上前一步,盈盈行礼:";恭喜太子凯旋而归,为国建功。";她的声音如同黄莺出谷,清脆悦耳。
赢驷面色不变,只是微微颔首:";多谢嬿筠妹妹。";语气中透着一丝疏离。
梓萱则活泼许多,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太子哥哥回来了!听说这次打了大胜仗,可要好好讲给我听呀!";
赢驷被她的天真所感染,不由得轻笑:";好,待会宴上我慢慢讲给你听。";
宴会在太极殿举行,极尽奢华。席间,赢驷详细汇报了战况。他巧妙地隐去了";假情报";的细节,只说韩魏联军轻敌冒进,落入秦军埋伏。
嬴渠梁听得连连点头,不住地称赞:";好,好!太子用兵如神,将来必成大器!";
赢驷谦虚地说:";儿臣只是按照商君的谋划行事。若非商君已经在关键地点布下伏兵,我军也不会取得如此大胜。";
商鞅坐在一旁,面色如常:";太子过谦了。谋划再好,没有将领贯彻执行,也是纸上谈兵。";
嬴渠梁举杯:";既如此,朕敬太子和商君一杯!你们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为秦国立下大功!";
宴席进行到一半,嬿筠忽然起身,说要献舞助兴,庆贺太子凯旋。她身姿曼妙,舞姿优美,举手投足间尽显楚国女子的婀娜多姿。舞毕,满座喝彩。
嬴渠梁龙颜大悦:";好一曲《楚云舞》!嬿筠的舞姿,当真是得了楚国宫廷舞的真髓!";
嬿筠谦虚地一笑:";陛下过奖。臣妾不过略懂皮毛,比起楚国宫廷的舞姬,相差甚远。";
梓萱也不甘示弱,随即起身:";臣妾不才,也学了一曲秦地民谣,献丑一番,为太子庆功!";
她的歌声清脆悦耳,虽不如嬿筠那般婉转动人,却带着一股子质朴与真诚,令人心生好感。
宴会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众人散去后,赢驷独自来到母亲的寝宫。
魏舒屏退左右,只留了最亲近的兰儿在门外守候。待赢驷落座,她才低声问道:";此战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赢驷回答:";母亲的计策果然奏效。楚国信了我方散布的假情报,催促韩魏联军急速进攻,恰好中了我们的埋伏。此战我军斩敌三万余,俘虏五千,夺回边境三座城池,可谓大获全胜。";
魏舒点头:";嬿筠呢?她可有什么异常举动?";
赢驷眉头微蹙:";她的身份不简单。前线缴获了一封密信,是楚国密使发给韩魏联军的,信中提到';宫中内应会提供秦军部署';。而能知道秦军部署的,除了父王、商君和我,就只有宫中几位亲近的大臣。嬿筠虽是女流,但若能接近父王,套取军情,再通过某种渠道传出宫去,也不是不可能。";
魏舒神色凝重:";看来我们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嬿筠果然是楚国密探。怪不得她如此积极地接近你父王,打探军国大事。";
赢驷担忧地问:";我们该如何处置她?直接向父王揭发?";
魏舒思索片刻,摇头道:";不妥。一来,你刚立大功,若贸然指责嬿筠,容易被视为争宠排挤;二来,我们虽有猜测,却无确凿证据,若查无实据,反而会伤害你在父王心中的形象。";
赢驷恍然:";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魏舒胸有成竹地说:";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既然知道嬿筠是楚国密探,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她成为我们的棋子,传递假情报给楚国。";
赢驷佩服地看着母亲:";母亲智计过人。那梓萱呢?她是否可靠?";
魏舒微微一笑:";梓萱虽是楚国公主,但性格单纯,为人直率。我已试探过她多次,她对秦国并无恶意,只是一个被送来联姻的普通女子。如今她已渐渐站在我们这边,有意无意地帮我们监视嬿筠,是我们的一大助力。";
赢驷心中稍安:";有母亲在宫中坐镇,我也就放心了。只是,商君变法已十四年,成效显着,但仍有不少人暗中反对。我担心有人会借机作乱。";
魏舒沉吟道:";确实如此。近来甘龙的党羽虽被清除,但朝中反对变法的暗流仍在。嬿筠的出现,或许不仅仅是为了刺探军情,更可能是要动摇你父王对变法的决心。";
赢驷点头:";儿子明白。此次回朝,我会更加谨慎,密切关注朝中动向,坚定支持商君变法。";
魏舒欣慰地看着儿子:";你已经长大了,懂得朝局复杂。秦国的未来,终将由你来掌舵。希望你能继承你父王的志向,将秦国打造成真正的强国。";
赢驷郑重地说:";儿子不会辜负母亲和父王的期望。";
两人又谈了一些边境防务和朝中人事变动,赢驷这才告辞离去。
***
次日朝会上,嬴渠梁宣布了一系列奖励:太子赢驷加封为上将军,统领边疆三郡兵马;随行将领俱都升迁;参战士兵每人赏金十两,粮食五石。
奖赏公布后,嬴渠梁问道:";太子,你可有什么要求?但说无妨。";
赢驷躬身道:";儿臣有一请求。";
嬴渠梁示意他继续。
赢驷正色道:";儿臣请求父王继续支持商君变法。此次西征,我亲眼目睹了变法十四年来的成效:军队战力大增,士兵纪律严明,物资运转顺畅。正是这些变化,才使我军能够以少胜多,击败韩魏联军。若能继续深化变法,秦国必将日益强大。";
嬴渠梁听罢,龙颜大悦:";太子所言极是。商君变法十四年,使秦国由弱变强,国力大增。朕决定,继续支持商君变法,直至秦国真正成为天下强国!";
商鞅在一旁,不动声色,但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色。
朝会结束后,嬿筠在回宫途中";偶遇";了赢驷,连忙行礼:";太子千岁,恭喜加封上将军。";
赢驷停下脚步,面带微笑:";多谢嬿筠妹妹。你的舞姿天下无双,昨日一舞,令人难忘。";
嬿筠受宠若惊:";太子过奖了。不知太子此次西征,是否一切顺利?";
赢驷故作忧虑状:";大体顺利,只是有一事令我不安。";
嬿筠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急忙问道:";何事如此令太子忧心?若能为太子分忧,臣妾万死不辞。";
赢驷压低声音:";此事机密,不可外传。前线发现楚国密使与韩魏联军接触,疑似楚国要联合韩魏两国共同对付我秦国。若真如此,秦国将面临三国夹击之危。";
嬿筠闻言,面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如常:";太子多虑了。楚国与秦国向来交好,如今我和梓萱妹妹都在秦宫为妃,两国亲如一家,怎会有此事?定是有人造谣生事。";
赢驷叹息道:";但愿如此。只是,密报确凿,实在令人担忧。算了,此事就此打住。你我君臣闲聊,若传入旁人耳中,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嬿筠连忙应是:";太子所言极是。此事臣妾绝不会向外人提起。";
赢驷点点头,转身离去,嘴角却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嬿筠回到寝宫后,立即找来青萝,低声道:";大事不好!秦军已经发现楚国密使与韩魏联军接触的事!";
青萝大惊:";这怎么可能?我们行事一直极为隐蔽。";
嬿筠急道:";太子刚才亲口告诉我的。他说前线发现楚国密使与韩魏联军接触,疑似楚国要联合韩魏两国共同对付秦国。若真如此,秦国将对楚国产生极大敌意。";
青萝忧心忡忡:";那我们该怎么办?要不要立即通知楚王,让他有所准备?";
嬿筠思索片刻,摇头道:";不,此事蹊跷。太子为何突然对我吐露如此机密?他一向谨慎,对我更是防备有加,绝不会轻易透露军国大事。";
青萝迷惑不解:";那公主认为......";
嬿筠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我怀疑,这是一个陷阱。太子故意放出这个消息,想看我有何反应。若我慌忙将此事传回楚国,岂不是不打自招,承认了自己是楚国密探?";
青萝恍然大悟:";公主英明!若真如此,我们差点中了太子的计。";
嬿筠冷静地分析:";这赢驷不简单,年纪轻轻,心思却如此缜密。看来,他和魏舒已经起了疑心,在试探我。这次西征大胜,恐怕与我们之前传回楚国的情报有关。";
青萝震惊地说:";难道魏舒故意散布假情报,引诱我们上钩?";
嬿筠点头:";极有可能。她之前对我说西境空虚,商鞅与嬴渠梁不和,很可能就是设下的圈套。幸好我谨慎,向嬴渠梁求证后才发现是假消息,没有贸然传回楚国。";
青萝担忧地问:";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嬿筠沉思片刻,决定道:";既然他们已经怀疑我的身份,那就要更加小心。一方面,继续装作对秦国忠诚,加倍取悦嬴渠梁,巩固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要更加隐蔽地收集情报,避开魏舒和赢驷的监视。";
青萝问:";那太子透露的消息,我们要不要传回楚国?";
嬿筠摇头:";暂且不传。我怀疑这是个假消息,用来试探我们。不过,也不能完全排除真实性。我会找机会向嬴渠梁探询,若确认属实,再决定是否传回楚国。";
两人正在密谈,突然听到门外有脚步声接近。青萝连忙收声,假装在整理衣物。
门被轻轻敲响,梓萱的声音传来:";嬿筠姐姐,你在吗?";
嬿筠整理了一下表情,走去开门:";梓萱妹妹,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梓萱笑容灿烂:";我新学了一首秦地民歌,想请姐姐指点一二。";
嬿筠微笑着让她进来:";妹妹太客气了。你的歌声本就动听,哪需我来指点?";
梓萱进屋后,好奇地环顾四周:";姐姐的宫室布置得真雅致,处处透着楚国风情。";
嬿筠招呼她坐下:";不过是些家乡带来的小物件,聊以慰藉思乡之情罢了。妹妹来得正好,我刚得了一盒上好的茶叶,正想找人品尝。";
梓萱欣然接受:";那我可有口福了。";
两人品茶闲聊,气氛融洽。梓萱忽然问道:";姐姐,你有没有听说太子此次西征的详细情况?";
嬿筠心中一警,面上却不动声色:";略有耳闻。太子英勇善战,大败韩魏联军,立下大功。怎么,妹妹对此事感兴趣?";
梓萱天真地说:";我只是好奇。太子今日在朝会上请求嬴渠梁继续支持商君变法,父王欣然应允。我在想,这变法到底有何奇妙之处,竟能使秦国如此强大?";
嬿筠眼中闪过一丝异样:";原来如此。商君变法,主要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推行军功爵位制;统一度量衡,方便商贸往来;奖励耕织,鼓励人口增长;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明赏明罚。这些措施使秦国国力大增,百姓生活改善,军队战力提升。";
梓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难怪太子和魏夫人如此坚定地支持变法。对了,姐姐刚才与太子可有交谈?我远远看到你们在一起说话。";
嬿筠心头一跳,谨慎地回答:";只是偶遇,寒暄几句而已。太子心系国事,无暇闲谈。";
梓萱露出失望的表情:";我还以为太子会透露些前线趣事呢。";
嬿筠借机试探:";妹妹与太子交情匪浅?";
梓萱笑着回答:";他待我如亲妹,时常教我秦国礼仪风俗,让我不至于在宫中闹笑话。魏夫人也很照顾我,视我如女儿。";
嬿筠心中暗忖:果然,魏舒已经拉拢了梓萱,而且梓萱似乎也在试探我。看来,宫中局势比想象的还要复杂。
表面上,她依然笑容可掬:";妹妹年纪小,性格活泼可爱,人人都喜欢你也是自然的。";
梓萱又东拉西扯地聊了一会儿,这才告辞离去。
嬿筠目送她离开,转身对青萝说:";梓萱不简单,她是来试探我的。看来,魏舒已经让她监视我的一举一动。";
青萝担忧地说:";公主,我们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了。";
嬿筠冷静地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他们已经设下天罗地网,那我们就打草惊蛇,让他们无法确定我们的真实意图。";
***
魏舒寝宫内,梓萱正向她汇报与嬿筠的谈话内容。
";嬿筠姐姐对商君变法的了解很详细,而且对太子与她谈话的事避而不谈,神态有些异样。";梓萱如实相告。
魏舒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好。你的观察很仔细。嬿筠果然有问题,她对商君变法如此了解,绝非一般女子。";
梓萱好奇地问:";夫人,嬿筠姐姐到底是什么人?为何您和太子都这么防备她?";
魏舒叹息道:";据密报,她极可能是楚国派来的密探,意图刺探我秦国军情和变法内幕。如今看来,这个猜测越来越有可能是真的。";
梓萱大惊:";楚国密探?那她为何要接近我?";
魏舒解释道:";你虽年轻,但也是楚国公主,在秦宫中有一定地位。她接近你,一是为了获取情报,二是为了拉拢你,孤立我和太子。";
梓萱恍然大悟:";难怪她总是打探我与太子和夫人的关系。";
魏舒郑重地说:";梓萱,你如今已是秦国媵妃,无论出身何处,都应以秦国利益为重。嬿筠若真是楚国密探,她的行为无异于背叛嬴渠梁的信任,危害秦国安全。我们必须揭露她的真面目。";
梓萱坚定地说:";夫人放心,我一定会继续监视嬿筠姐姐,揭露她的阴谋。秦国待我不薄,陛下和太子对我也很好,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秦国。";
魏舒欣慰地拍拍她的手:";好孩子。记住,在宫中行事,一定要谨慎小心,不要打草惊蛇。";
梓萱点头应允:";我明白。";
魏舒又嘱咐道:";近日可能会有一些关于楚国的';传言';流出。若嬿筠向你打探,你就说听闻秦国要派兵支援赵国对抗楚国,因为楚国暗中支持韩魏进攻秦国。";
梓萱领会意图:";夫人是要借我之口,试探嬿筠的反应?";
魏舒点头:";正是。如果她是楚国密探,听到这个消息必定会有所反应。你要仔细观察她的表情和言行,回来详细告诉我。";
梓萱聪明地问:";那这个消息是真是假?";
魏舒微微一笑:";半真半假。秦国确实与赵国有密约,但尚未决定是否出兵。至于楚国暗中支持韩魏进攻一事,已经有确凿证据。";
梓萱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此事既可试探嬿筠,又可让她传递半真半假的情报回楚国,一举两得。";
魏舒赞许地看着她:";梓萱越来越明事理了。记住,宫中斗争,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荣辱,更关乎国家安危。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卫变法成果,确保秦国走上强国之路。";
梓萱郑重地点头:";夫人教诲,我铭记于心。";
***
商鞅府邸内,他正与赢驷和杜阳密谈。
";太子,你散布的假消息,嬿筠可有什么反应?";商鞅直接问道。
赢驷回答:";我观她神色,明显动容,但很快又恢复平静。她并未立即否认楚国与韩魏联军接触一事,只是说楚国与秦国交好,不可能有此事。她的反应,颇为可疑。";
商鞅若有所思:";这嬿筠确实不简单,警觉性很高。普通女子听到这种消息,第一反应应是震惊和否认,而她却能保持镇定,还有余力思考其中真伪。";
杜阳问道:";大人认为,我们该如何确认她的身份?";
商鞅沉思片刻:";兵法云:';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既然试探不成,不如变换策略,以迂回之法取胜。";
赢驷好奇地问:";商君有何妙计?";
商鞅解释道:";我们可以借楚国使臣之手,间接试探嬿筠。楚国使团近日将到咸阳,名为访问,实则是探查战况。若嬿筠真是楚国密探,必定会设法与使团接触。我们可在使团中安插我方密探,看她是否与使团有所勾联。";
赢驷眼前一亮:";此计甚妙!若能证实嬿筠与楚国使团秘密接触,她的身份也就昭然若揭了。";
杜阳担忧地说:";使团中安插密探并不容易。楚国人警惕性高,一旦识破,后果不堪设想。";
商鞅胸有成竹:";此事交给我。楚国使团中有一副使名叫屈原,此人才华横溢,但为人正直,对楚国忠心耿耿。我曾与他有过数面之缘,颇为欣赏其才学。若能接近他,或许能从侧面了解楚国真实意图。";
赢驷惊讶地问:";商君与楚国使臣相识?";
商鞅解释道:";几年前,我曾代表秦国出使楚国,与屈原有过几次长谈。此人虽对楚国忠心,但更重道义正义。他对楚国当前的政治腐败极为不满,主张变法图强。我们可以借此话题接近他,了解楚国虚实。";
赢驷担忧地说:";与楚国使臣接触,恐怕会引起嫌疑。若被嬿筠知晓,可能会打草惊蛇。";
商鞅微微一笑:";不必担忧。我会安排在文人雅集上';偶遇';屈原,以文会友,不会引人注目。";
赢驷点头认可:";商君考虑周全。那边境防务和朝中局势,还请商君多加关注。";
商鞅郑重地说:";太子放心。变法十四年来,已经取得显着成效,但仍有不少人暗中反对。我们要做的,就是巩固变法成果,确保秦国走上富强之路。";
三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这才各自离去。
***
自赢驷凯旋归来,秦宫内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嬴渠梁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频频设宴庆功,对嬿筠和梓萱也是宠爱有加。
一日,嬿筠和梓萱同在御花园赏花。梓萱看似无意地说:";姐姐,你听说了吗?秦国要派兵支援赵国对抗楚国,因为楚国暗中支持韩魏进攻秦国。";
嬿筠心头一震,强作镇定地问:";此事当真?你从何得知?";
梓萱天真地说:";我在太子寝宫外,无意中听到他与几位将领议事,说是已经有确凿证据,楚国密使与韩魏联军有所勾联。父王震怒,决定联合赵国,给楚国一个教训。";
嬿筠心中大惊,面上却不露声色:";妹妹别信谣言。楚国与秦国向来交好,岂会做出这种事?再说,我和你都在秦宫为妃,两国亲如一家,怎么可能兵戎相见?";
梓萱撇撇嘴:";我也觉得奇怪。但太子说得信誓旦旦,还说已经派密使前往赵国,商议联合出兵之事。";
嬿筠谨慎地问:";此事可有定论?
预知后事如何,且等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