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秦朝历险记 > 第187章 合纵谋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7章 合纵谋略

秋风渐凉....

公孙贾叛乱平息已过半月,朝堂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这一日,嬴渠梁在宫中召开密会,与商鞅、太子赢驷以及几位心腹大臣商议国事。

";诸位,";嬴渠梁神色凝重,将一封密信放在案几上,";这是从燕国传来的密报。六国已开始秘密接触,欲结合纵之势对抗我秦。";

赢驷拿起密信,仔细阅读后,眉头紧锁:";父王,此事当真?";

商鞅点头道:";千真万确。不仅燕国,我们从魏、楚等国的密探也传回了类似的消息。公孙贾叛乱虽被平息,但六国已经察觉到我秦国日益强大,心中忌惮,欲联手制衡。";

嬴渠梁叹道:";自变法以来,十余年间,我秦国国力大增,已非昔日可比。六国自然不愿坐视我秦崛起,合纵抗秦,实在情理之中。";

身着青袍的田文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陛下,若六国真结合纵之势,我秦虽强,也难以一敌六啊!";

嬴渠梁目光如炬,扫视群臣:";那诸位以为,该如何应对?";

大殿内一时寂静,众臣各自思索对策。

商鞅率先开口:";陛下,合纵之患,不在于六国强大,而在于六国团结。六国各有私心,若能离间挑拨,合纵自破。";

赢驷眼前一亮:";商君此言有理。六国虽有共同抗秦之心,但各自利益不同,矛盾重重。若能以利诱之,以势压之,必能使其离心离德。";

嬴渠梁满意地点头:";太子所言正合朕意。破合纵之策,在于分化瓦解。朕已有腹案,拟派能言善辩、足智多谋之士出使六国,离间其联盟。";

商鞅思索片刻,补充道:";臣以为,单靠外交手段尚不足以破合纵。我军也当有所行动,展示秦国军威,使六国不敢轻举妄动。";

";正是此理。";嬴渠梁赞许地看向商鞅,";二公子赢虔已率军在边境驻扎,朕已命他组织大规模军事演习,震慑六国。";

赢驷沉思道:";父王,我有一策。除派使者外交斡旋外,我们也可暗中支持六国内部反对合纵的势力,内外夹击,合纵必破。";

嬴渠梁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太子此策甚妙。就依你所言,内外兼施。";接着,他扫视群臣:";现在,朕需各位举荐几名能言善辩、足智多谋之士,出使六国。";

张仪从人群中站出,拱手道:";陛下,臣愿出使楚国。楚国虽强,但国内派系林立,臣有把握说服楚王放弃合纵。";

嬴渠梁点头:";张仪口才出众,足智多谋,委以重任,甚为合适。楚国一事,就交予张仪了。";

接着,又有几位大臣自荐出使其他诸国。嬴渠梁一一应允,并嘱咐他们务必全力以赴,阻止合纵联盟形成。

散朝后,嬴渠梁单独留下了商鞅和赢驷。

";父王,";赢驷低声问道,";张仪等人虽才干不凡,但六国合纵已成气候,要破解恐非易事。";

嬴渠梁微微一笑:";太子所虑不无道理。不过,朕已另有安排。";

商鞅若有所思:";陛下是说...";

";正是。";嬴渠梁肯定地点头,";朕已密令赢虔,在出兵威慑的同时,也派精兵协助各国使者,暗中保护,必要时提供军事支持。";

赢驷恍然大悟:";原来父王早有安排。";

商鞅赞叹道:";陛下运筹帷幄,深思远虑,令臣佩服。";

嬴渠梁摇头道:";对付合纵,还需多管齐下。太子,你传朕旨意,令情报部门加紧搜集六国情报,尤其是各国内部矛盾。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儿臣明白。";赢驷躬身领命。

一周后,秦军大营。赢虔正与诸将商议军事演习事宜。

";二公子,";一位将军问道,";此次军演规模如此之大,是否会引起六国警觉?";

赢虔冷笑道:";引起警觉正合我意。这次军演的目的,就是要向六国展示我秦国军威,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另一位将军担忧道:";可若因此激怒六国,反而加速合纵联盟的形成,岂非适得其反?";

赢虔摇头:";将军多虑了。我军只做演习,不越雷池一步。六国纵有疑虑,也无口实发难。况且,我们此举是震慑,不是挑衅。";

正说话间,一位传令兵匆匆进入:";报告二公子,有紧急密函。";

赢虔接过密函,仔细阅读后,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诸位,父王有新的指示。除军事演习外,我们还需派精兵暗中配合出使六国的使者,必要时提供军事支持。";

诸将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赢虔解释道:";诸位或许不知,父王已派张仪等人出使六国,目的是离间合纵联盟。我们的任务,就是为这些使者提供必要的军事支持和情报保障。";

";二公子英明!";诸将恍然大悟,齐声称赞。

赢虔继续道:";各位立即挑选精锐,分成六路,暗中跟随使者前往各国。记住,除非万不得已,不得轻易出手,以免打草惊蛇。";

";遵命!";

与此同时,张仪已踏上前往楚国的路途。同行的还有几名秦国密探,他们装扮成随从,实则负责保护张仪安全,并收集情报。

途中休憩时,张仪与密探头领李明低声交谈。

";李兄,此行凶险,你有何打算?";张仪问道。

李明微笑:";大人放心,我等奉二公子之命,暗中保护大人。楚国虽强,但二公子已在边境布下埋伏,有军队接应。";

张仪点头:";如此甚好。不过,我此行主要靠外交手段,希望不必动用武力。";

";大人口才无双,想必能说服楚王。";李明恭维道。

张仪笑而不语,心中却已盘算好了策略。

两日后,张仪一行抵达楚国都城。楚王得知秦国特使到访,立即召见。

楚王端坐殿上,面色不善:";秦使何来?";

张仪不卑不亢,施礼道:";大王,秦王派臣前来,是为增进两国友好,共谋发展。";

楚王冷笑:";友好?秦国近年不断壮大,已成我六国心腹大患。现在假借友好之名前来,怕是另有所图吧?";

张仪不慌不忙:";大王明见。确实,我秦国近年国力大增,但我王从无吞并六国之心。六国若能与秦和睦相处,共享太平,岂非美事?";

";哼!";楚王不屑一顾,";秦王野心勃勃,人尽皆知。如今六国合纵已成气候,秦国再强,也难敌六国联手。";

张仪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大王所言极是。六国合纵,确实声势浩大。只是,臣有一事不解。";

";何事?";楚王不觉被勾起好奇心。

";六国之中,楚国最强,理应为盟主。但臣听闻,合纵盟主之位,却另有其人?";张仪故作疑惑。

楚王脸色微变:";你何出此言?";

张仪继续道:";臣途经魏国,恰巧听闻魏王在朝堂上自夸,说合纵联盟已成,他将出任盟主,领六国之兵抗秦。";

";荒谬!";楚王勃然大怒,";合纵盟主之位尚未确定,魏王何敢自封?";

张仪故作惊讶:";原来如此。臣还听说,魏王已私下与齐王商定,联盟之后,将分楚国土地......";

";岂有此理!";楚王拍案而起,";六国合纵,本为抗秦。魏齐两国若有异心,合纵何谈?";

张仪适时补充:";大王明鉴。其实,以楚国之强,何必依附合纵?若与秦结盟,不仅可保国安,还能共享利益。我王特许,若楚国退出合纵,秦国愿割商於之地七百里相赠。";

";七百里?";楚王眼前一亮,但随即又警惕起来,";此言当真?";

";大王若不信,可派使者亲往秦国求证。";张仪信心满满地说。

楚王陷入沉思。七百里土地,诱惑确实不小。再加上魏齐两国可能有异心,合纵联盟看似已有裂痕。

";容寡人考虑考虑。";楚王缓缓说道,";秦使暂且留在驿馆休息,待寡人决断后再召见。";

张仪恭敬行礼:";臣遵大王之命。";

离开王宫后,李明低声询问:";大人此言,楚王似已半信半疑。";

张仪微微一笑:";疑心一旦种下,便会生根发芽。楚王必定会派使者查证魏齐两国的动向,而我已派人在魏齐两国散布流言,说楚国已私下与秦国谈判。如此一来,六国互生猜忌,合纵自然难成。";

李明由衷赞叹:";大人用心良苦,此计甚妙!";

与此同时,秦军边境大营。赢虔接到了来自各路密探的情报。

";二公子,";副将报告道,";张仪已抵达楚国,初步取得成效。楚王对合纵联盟已产生怀疑。";

赢虔点头:";张仪不愧为口才无双之士。那其他国家呢?";

";各路使者均已抵达目的地,正在游说各国君主。";副将继续汇报,";魏国使者已成功离间魏王与齐王的关系,两国已开始互相猜忌。";

赢虔满意地点头:";很好。合纵联盟最大的软肋就是互不信任。只要我们加以离间,联盟必定难成。";

副将又道:";二公子,还有一个好消息。按您的指示,我军在边境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已引起六国注意。各国都加强了边防,但互相之间的援助却迟迟不见行动。";

赢虔冷笑道:";果然如此。六国虽有合纵之名,实则各自为政。面对我秦军威胁,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保全自己,而非支援盟友。";

副将担忧道:";不过,也有坏消息。韩赵两国似乎真有联手之意,已开始调兵遣将,意图共同抵抗我军。";

赢虔沉思片刻:";韩赵两国地近秦国,自然忧心最切。传我令,派两支精锐分别前往韩赵边境,加强军事压力。同时,命令出使韩赵两国的使者加紧离间工作。";

";遵命!";

十日后,楚国王宫。楚王再次召见张仪。

";秦使,";楚王面色阴沉,";你之前所言,寡人已派人查证。魏齐两国确有异心,合纵联盟名存实亡!";

张仪心中暗喜,面上却装作惊讶:";大王明察。六国各有私心,合纵徒有虚名。唯有楚国与秦结盟,才是长久之计。";

楚王点头:";秦王所许商於七百里之地,何时可归我楚?";

张仪胸有成竹:";只要大王正式退出合纵联盟,立即可归楚国所有。";

";好!";楚王一拍御案,";寡人决定退出合纵联盟,与秦国结盟!";

张仪大喜,立即拟定盟约,双方签字画押。

当日,楚国使者便奔赴各国,宣布楚国退出合纵联盟的消息。六国震动,合纵联盟顿时风雨飘摇。

与此同时,赢虔接到捷报,立即派人向咸阳报告喜讯。

嬴渠梁得知楚国已退出合纵联盟,龙颜大悦:";好!张仪不负所望,成功说服楚王退盟。合纵联盟失去最强一国,已是名存实亡!";

商鞅也欣然道:";陛下谋划得当,内外兼施,合纵困局已破。";

赢驷却提醒道:";父王,虽然楚国已退出合纵,但其他五国若仍联手,对我秦国依然构成威胁。";

嬴渠梁点头:";太子所言极是。破合纵之策,贵在持续发力。张仪说服楚王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继续分化其他五国。";

商鞅建议道:";陛下,不如趁热打铁,再派使者前往魏齐两国,进一步离间他们的关系。";

嬴渠梁思索片刻:";就依商君之策。传令赢虔,继续在边境保持军事压力,不可松懈。";

";遵旨。";赢驷领命而去。

随着楚国退出联盟,合纵联盟顿时失去了最大的支柱。其他五国虽仍有合作之意,但互相猜忌之心已生,再难形成合力。

赢虔接到父王新的指示后,立即调整策略。他一方面继续在边境保持军事压力,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各国使者的支持力度。

";命令所有密探,";赢虔对副将吩咐道,";加紧收集各国内部情报,特别是各国贵族的态度。找出那些反对合纵的势力,暗中支持他们。";

副将领命而去。不久后,各国内部果然出现了反对合纵的声音。有人主张与秦和睦,有人主张各自防守,合纵联盟愈发松散。

两个月后,咸阳宫中再次召开密会。嬴渠梁满面春风地宣布:";经过各方努力,六国合纵之势已解。楚国已与我秦结盟,魏齐两国互相猜忌,韩赵虽有联手之意,但实力有限,构不成大患。";

商鞅赞叹道:";陛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此次破合纵之策,堪称完美。";

赢驷也由衷敬佩:";父王智慧超群,御敌于无形。儿臣佩服。";

嬴渠梁谦虚地摇头:";此乃众人之功。张仪等使者口才出众,足智多谋;赢虔统军有方,震慑六国;朝中众臣出谋划策,各司其职。破合纵,乃上下同心之功。";

众臣齐声称颂:";陛下圣明!";

嬴渠梁又道:";虽然六国合纵之势已解,但他们心怀忌惮之情未变。我秦仍需继续强大自身,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商鞅深以为然:";陛下所言极是。唯有变法不止,励精图治,才能使秦国真正强大起来。";

赢驷也表态道:";儿臣必将继续推动变法,使我秦国更加强盛。";

嬴渠梁欣慰地看着太子和商鞅,心中满是期待:";有你们辅佐,秦国未来可期。";

会议结束后,赢驷和商鞅一同漫步在宫中花园。

";商君,";赢驷感慨道,";此次破合纵之策,让我对外交与军事的结合有了新的认识。原来,强大的军事实力是外交的有力后盾。";

商鞅点头:";太子所言极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强大的军事实力,不仅可以震慑敌人,还能为外交谈判赢得主动。";

赢驷又问:";那商君认为,我秦国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商鞅沉思片刻,缓缓道:";继续变法,强化国力。同时,也要注重与各国的关系,以我为主导,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赢驷若有所思:";商君是说,我秦国可以主导天下大势?";

";正是。";商鞅目光如炬,";变法十余年,我秦国已今非昔比。只要继续坚持变法路线,假以时日,必能一统天下!";

赢驷眼中闪过一丝雄心:";一统天下...这是多么宏伟的愿景啊!";

商鞅看着意气风发的太子,欣慰地笑了:";太子有此志向,实乃秦国之福。";

随着夕阳西下,两人的身影渐渐融入了咸阳城的暮色之中。秦国的未来,如同那即将升起的朝阳,光明而充满希望。

";外危促内变,明君筹策远。离间破合纵,礼义行四边。军威震诸国,口才解险难。纵横天下事,尽在掌中间。";——后人评价此次秦国破解合纵之策时所作。

合纵虽解,但秦国崛起之路仍然充满挑战。然而,有嬴渠梁的英明领导,商鞅的变法策略,赢驷的继承决心,以及赢虔的军事才能,秦国定能克服一切困难,走向强盛,最终实现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