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秦朝历险记 > 第183章 变法之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3章 变法之路

初夏时节,咸阳城外杨柳依依,田间麦浪翻滚如金色的海洋。南巡的车队浩浩荡荡,自城门缓缓驶出,向南方延伸成一条长龙。

嬴渠梁的御驾居中,四周是精锐的王室亲卫,神情肃穆,装备精良。赢驷骑在一匹青骏马上,紧随父王车驾之后。稍远处,商鞅的车驾也在队伍之中,几名心腹随侍左右。

";陛下此次南巡,规模远超想象啊。";商鞅的心腹低声道。

商鞅眯着眼看着前方御驾,微微点头:";陛下不仅是去视察民情,更是在向天下宣示王权。这支队伍,既是仪仗,也是武力的展示。";

车队离开咸阳不远,便进入了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道路两旁,农民们放下农具,远远地跪拜欢迎圣驾。他们的衣着虽然朴素,但看上去并不破旧,眼神中也流露出对国君的敬畏与期待。

嬴渠梁不时命车队停下,走近农民询问农事、收成和生活状况。最初几站,农民们的回答都十分正面,称赞变法带来的好处,感谢国君的英明决策。

回到车中,嬴渠梁对赢驷说道:";看起来商君的变法确实初见成效,至少在关中近郊,农民的生活有所改善。";

赢驷点点头,但神色中带着一丝思考:";父王明鉴。只是,我们才离开咸阳不远,这里的情况或许并不能代表整个国家。";

嬴渠梁赞许地看了儿子一眼:";驷儿说得对。越是靠近京畿之地,地方官越会用心经营。真正的情况,要到更远的地方才能看到。";

车队继续南行,翻过几座山岭,穿过几条河流,渐渐远离了咸阳的直接管辖区。到了第三天,他们来到了一个名为";石泉";的县城。

按计划,车队将在此停留两日,休整后继续南下。县令得知圣驾将至,早已在城外数里迎接,并准备了丰盛的宴席。

宴席间,县令谢云恭敬地向嬴渠梁汇报着石泉县的发展情况:";自变法以来,我县农业产出增长三成,民众富足,兵役充足,税收充沛。百姓们无不称颂陛下圣明!";

嬴渠梁微微点头,目光却若有所思:";朕已从商君那里听闻了这些数据。不过,朕此次南巡,更想亲眼看看民间实况。明日,朕要微服私访,请县令不必随行。";

谢云神色微变,随即恭敬应是:";遵旨。只是陛下微服出行,可需要护卫随行?小县僻壤,恐有不测。";

嬴渠梁淡然一笑:";无妨。太子与王室亲卫随行足矣。";

席间,商鞅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嬴渠梁和赢驷,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酒过三巡,他起身向嬴渠梁敬酒:";陛下,微臣敬您一杯。变法十年,成效初显,离不开陛下的英明决断和坚定支持。";

嬴渠梁举杯相迎:";商君之功,朕铭记在心。正是商君的变法,让秦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商鞅又转向赢驷:";太子殿下,老臣也敬您一杯。您年轻有为,将来必是国之栋梁。";

赢驷起身相迎:";商君客气。国之兴衰,系于政治。商君变法,强国之基,驷铭记于心。";

席间气氛看似和谐,却暗流涌动。酒宴结束,回到驿馆后,赢驷收到了一封密信,是杜阳从暗处送来的。

信中写道:";殿下,石泉县表面繁华,实则民怨四起。县令已布置好一切,准备';展示';给陛下看。明日微服私访,请走南市,那里有民众想见陛下,诉说实情。";

赢驷将密信烧毁,神色凝重。他派心腹去请父王秘密相见。

嬴渠梁听完赢驷的汇报,脸色未变:";朕早有预料。既如此,明日微服出行,就按计划走南市。";

次日清晨,嬴渠梁换上一袭简朴的衣袍,带着赢驷和几名同样便装的亲卫,悄然出了驿馆后门,混入了城中街市。

石泉县城不大,但街道整洁,市集繁华。路上行人络绎不绝,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表面看来,这里确实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嬴渠梁和赢驷走在街上,细心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忽然,赢驷注意到一个角落里,几个衣着破旧的老者正悄悄打量着他们。

赢驷会意,轻轻牵引父王向那个方向走去。一名老者见状,悄悄地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们跟随。

几人拐过几条小巷,来到一处偏僻的院落。院中已有十几人等候,见到嬴渠梁和赢驷,急忙跪下,却不敢高声呼喊。

";免礼。";嬴渠梁低声道,";你们有何事要告诉朕?";

一名老者颤抖着站起来:";陛下,我们冒死前来,是想告诉您实情。石泉县看似繁华,实则民不聊生。县令谢云与商君是同乡,得到特殊照顾。他表面推行变法,暗地里却横征暴敛,鱼肉百姓。";

另一人接口道:";连坐法下,多少无辜之人被牵连。我二弟因为与人争执,被诬告';扰乱秩序';,全家被流放边疆。如今连老母都不知下落。";

又一人道:";县令为显示政绩,强征农夫服役,修建无用的城墙和道路。农时被耽误,田地荒芜,粮食减产。许多人家已经揭不开锅,只能典当田产,沦为佃农。";

嬴渠梁听着这些控诉,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他转向赢驷:";你怎么看?";

赢驷沉思片刻:";百姓无端妄言的可能性很小。既然敢冒险来见父王,想必所言非虚。不如让人暗中调查,一探究竟。";

嬴渠梁点点头,对那些百姓说道:";诸位放心,朕会彻查此事。若县令真有不法,决不轻饶。";

正说话间,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卫匆匆进来,在赢驷耳边低语几句。赢驷脸色一变:";父王,县令已派人四处搜寻我们,声称是为了保护陛下安全。";

嬴渠梁冷笑一声:";看来他已察觉异常,怕我们发现真相。";他转向百姓们:";诸位先行离开,朕自有计较。";

离开小院后,嬴渠梁和赢驷故意来到市中心,假装欣赏市景。不多时,县令谢云带着一队卫士匆匆赶来:";陛下!您怎么到这里来了?小民杂处,恐有不敬,还请速回驿馆。";

嬴渠梁神色平淡:";朕只是想亲眼看看民间疾苦,有何不可?";

谢云连忙道:";陛下体恤民情,自是美事。只是您贵为国君,若有闪失,臣万死难辞其咎啊!";

嬴渠梁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是吗?那你觉得朕应该看些什么?";

谢云松了一口气:";回陛下,小县虽然偏远,但也有些特色。我们的丝织坊技艺精湛,粮仓充实,还有新建的学堂,都是变法后的成果。不若请陛下前去一观?";

嬴渠梁点点头:";也好,就依县令所言。";

接下来的半日,谢云带着嬴渠梁参观了县中最繁华的地段,展示着表面的繁荣景象。每到一处,都有精心安排的百姓出来歌颂变法和国君。嬴渠梁面带微笑,看似满意,实则心中了然。

晚上回到驿馆,嬴渠梁召集了心腹亲卫:";今夜子时,你们分头行动,一队去查县衙档案,一队去调查粮仓实情,还有一队去收集更多百姓的证词。天亮前回来复命。";

子夜时分,嬴渠梁正在灯下与赢驷商议对策,忽听外面有轻微的响动。两人警觉地停下交谈,只听窗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陛下,是我,商君。";

嬴渠梁示意亲卫开门,商鞅独自一人走了进来。

";深夜拜访,有何要事?";嬴渠梁问道。

商鞅神色凝重:";陛下,臣今日察觉异常,特来禀报。石泉县令谢云,确有不法之处。他假借变法之名,中饱私囊,残害百姓。此事,臣实不知情。";

嬴渠梁与赢驷对视一眼,有些意外:";商君此言当真?";

商鞅正色道:";千真万确。臣执掌变法多年,确有疏忽。一些地方官假借变法之名,行不法之事,有负陛下圣恩。臣特来请罪,并请陛下严惩不法之徒,以正视听。";

嬴渠梁深深地看了商鞅一眼:";商君果然忠心为国。既然如此,朕明日便要彻查此事,给百姓一个交代。";

商鞅躬身告退。出了房门,他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

";大人,";他的心腹迎上前,低声道,";您何必亲自向陛下揭发谢云?他可是您的同乡故旧啊。";

商鞅淡然道:";大局为重。我早已收到消息,陛下已知谢云不法。若不主动请罪,只会让陛下更加猜忌。弃车保帅,方为上策。";

次日朝议,嬴渠梁雷霆震怒,当众宣布撤免谢云县令之职,交由王室法司彻查其罪行。同时,他命令检查石泉县的账簿和粮仓,追缴被贪污的财物,发还百姓。

";此次南巡,朕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嬴渠梁对众臣说道,";变法本是好事,但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官假公济私,扭曲政策,导致民怨四起。这种情况,必须立即纠正!";

他转向商鞅:";商君,变法大业不能因小人而毁。朕命你立即草拟新的监察制度,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同时,修订连坐法的严苛条款,减轻无辜者的负担。";

商鞅恭敬应命:";臣遵旨。变法本为富国强兵,造福百姓。若有弊端,臣定当全力纠正。";

接下来的几天,嬴渠梁亲自参与了对石泉县的整顿工作。被冤枉的百姓得到平反,被贪污的财物被追回,谢云和同谋被押解回咸阳治罪。一时间,嬴渠梁的威望在当地百姓中大大提升。

车队继续南行,接连又查处了两个存在类似问题的县城。每到一处,嬴渠梁都亲自接见百姓,听取民意,整顿吏治。商鞅则全力配合,不断调整政策,使变法的推行更加人性化。

一个月后,南巡队伍来到了与魏国接壤的边境重镇——石门关。

这里驻扎着秦国的精锐部队,是抵御魏国的前线。守将高山是赢虔的心腹,得知国君驾临,亲自率军迎接。

高山向嬴渠梁汇报边境情况:";陛下,自从魏国表示愿意通商互市后,边境局势已经稳定许多。不过,我们仍在严密监视,防止有诈。";

嬴渠梁点点头:";二公子那边可有消息?";

";已收到密报,";高山回答道,";二公子率军西征,已经与戎狄主力交战两次,大获全胜。戎狄首领请求议和,但二公子要求他们交出所有魏国提供的武器装备,并立下誓约,永不再犯。";

嬴渠梁满意地点点头:";好!传朕旨意,命二公子乘胜追击,彻底解决戎狄之患。同时,加强与魏国的商贸往来,但军事上丝毫不可松懈。";

高山领命而去。营帐内,只剩下嬴渠梁、赢驷和商鞅。

嬴渠梁看向商鞅:";商君,这次南巡,朕看到了变法的成果,也看到了问题。你对此有何看法?";

商鞅沉思片刻:";陛下,变法之初,确实采取了一些严厉的措施,目的是迅速改变秦国积弱的局面。如今十年过去,国力已增,是时候调整策略,更加注重民生和人心了。";

嬴渠梁点点头:";说得好。秦国要强大,不仅需要富国强兵,更需要民心所向。接下来,朕要你与太子合作,共同完善变法政策,使之更加符合当下国情。";

商鞅看了赢驷一眼,恭敬应是:";臣遵旨。太子聪明睿智,必能为变法注入新的活力。";

赢驷也向商鞅微微点头:";商君变法之功不可磨灭。驷愿与商君同心协力,共襄国事。";

嬴渠梁满意地看着两人:";很好。此次南巡,不仅让朕看清了国家的现状,也让朕确定了未来的方向。秦国之强,需内政外交双管齐下,需变法与民心并重。";

他站起身,目光炯炯:";传令下去,三日后启程返回咸阳。朕要亲自主持大朝会,宣布新的国策!";

夜深人静,赢驷独自一人站在营帐外,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南巡的经历,让他对国家的认识更加深刻,对自己的责任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他想起了不久前在朝堂上发生的一幕,不由得心中惭愧。

那是在南巡前夕的一次朝议上,商鞅提出了新的田赋律法,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一法令将重新丈量土地,按新标准征收赋税,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增加农业产出。

当时的赢驷刚刚回京不久,对变法仍心存疑虑。更重要的是,他近日常与几位旧贵族子弟来往,听了不少抱怨变法的言论。这些旧贵族在变法中失去了不少特权,自然对商鞅怀恨在心。

";此法若行,必然再次扰民!";赢驷当场站出,声音洪亮,";上次丈量土地,已使百姓怨声载道。如今刚有好转,为何又要重启烽火?商君治国,难道只会加重百姓负担吗?";

这番言论一出,朝堂哗然。商鞅面色不变,只是深深地看了赢驷一眼。嬴渠梁却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太子好大的胆子!朝堂之上,如何对国之重臣如此无礼?新法未审先予否定,你可知国家根本?你可懂变法精义?";

赢驷被父王的怒斥震住,一时语塞。

";来人!";嬴渠梁厉声道,";太子不知朝政之重,不解变法之要,着即回府,闭门思过三日!待想明白了,再来见朕!";

赢驷羞愧难当,只得退出大殿。回府后,他越想越觉得自己有理,变法虽好,也不能盲目推行,不顾民情。对于商鞅的严苛政策,他确实心存不满。

当晚,嬴渠梁与王后在后宫密谈,神色凝重:";太子此番言行,令朕心忧。他竟被那些旧贵族蛊惑,公然违逆朝政,抵触变法。若他将来继位,变法成果岂非前功尽弃?";

王后叹息道:";太子性情刚直,所见所闻难免片面。回京时日尚短,对变法了解不深,难免有所偏颇。";

嬴渠梁沉思片刻:";朕决定为太子另选严师,加强教导。商君变法,乃百年大计,太子必须深刻理解其中精义。否则,他日继位,恐难担当大任。";

王后点头同意:";陛下明察。臣妾以为,可请上将军赵瑞为师,教导太子兵法;再请太史令李明为师,教导太子治国之道。二人皆明辨事理,又支持变法,必能使太子回归正道。";

正在此时,赢虔求见。得知侄子冲撞商鞅一事,他也深感忧虑:";陛下,臣闻太子之言,心中不安。变法乃强国之基,太子若为旧贵族所惑,实非国家之福。臣愿亲自前往,开导太子。";

嬴渠梁欣然应允:";二弟素得太子敬重,由你去说,或能使他醒悟。";

次日清晨,赢虔来到太子府。此时的赢驷正闷闷不乐地读着兵书,见叔父到来,勉强起身相迎。

";叔父何故突然造访?";赢驷问道。

赢虔摆摆手,示意左右退下:";驷儿,叔父今日来,是为了昨日朝堂之事。";

赢驷脸色一沉:";叔父也来责备我吗?";

赢虔不答,反问道:";驷儿,你可知我秦国为何积弱数百年?";

赢驷一怔:";这......";

赢虔不等他回答,继续道:";因为守旧,因为固步自封。周朝礼法虽好,却已不适合这个时代。六国皆在变革,而我秦国却停滞不前。若非商君变法,如今的秦国,或许已被他国吞并,沦为附庸。";

赢虔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商君变法十年来的成果统计。军队扩充三倍,兵器精良;农业产出增长五成,民众温饱;边境稳固,内政修明。这些,都是变法带来的成果。";

他把竹简递给赢驷:";你看看这些数字,再想想那些旧贵族的抱怨,何者更为重要?";

赢驷接过竹简,仔细阅读,眉头渐渐舒展。

赢虔语重心长地说:";驷儿,叔父知道你心系百姓,不愿见他们受苦。但变法之初,必有阵痛。就像治病,不开刀怎能除去毒瘤?商君所推行的新田赋律法,表面看似增加了农民负担,实则是在建立更公平的税收制度,鼓励垦荒,增加产出。长远来看,受益的正是普通百姓。";

赢虔站起身,走到窗前:";叔父年轻时,也曾对变法心存疑虑。但亲眼见证了变法带来的强国成效后,我深深理解了商君的用心。驷儿,你是未来的国君,肩负着秦国的未来。希望你能放下个人成见,以国家大局为重,支持变法,使秦国真正走向富强。";

赢驷听着叔父的话,心中的抵触情绪渐渐消散。他回想起南巡途中所见的百姓生活改善,以及边境的稳固,不得不承认变法确实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益处。

";叔父教诲,驷铭记于心。";赢驷恭敬地说,";我会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审视变法的意义。";

赢虔欣慰地点点头:";能听进去就好。记住,我们的目标是使秦国强大,让百姓安居乐业。这需要我们所有人同心协力,包括你和商君。";

闭门思过三日后,赢驷在朝堂上向父王和商鞅道歉,表示自己已深刻认识到变法的重要性,愿意全力支持。嬴渠梁见儿子态度诚恳,心中甚慰,当即宣布解除太子禁足,并任命了两位新师傅,加强对太子的教导。

如今回想起这段经历,赢驷心中既有惭愧,也有成长的欣慰。南巡的见闻,让他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变法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坚持变法的同时,关注民生,赢得民心。

";殿下夜不能寐?";商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赢驷转身,见商鞅独自一人走来,神色平和:";商君也未休息?";

商鞅站到赢驷身边,仰望星空:";老臣年事已高,睡眠渐少。看到殿下帐外灯火未熄,特来一叙。";

赢驷静静地看着这位变法重臣:";商君有何见教?";

商鞅沉吟片刻:";殿下可知,老臣为何会在关键时刻揭发谢云?";

赢驷微微一笑:";商君明哲保身,弃车保帅,自是明智之举。";

商鞅摇摇头:";非也。老臣是真心想纠正变法中的弊端。变法之初,不得不严苛,目的是迅速改变国家面貌。如今根基已稳,是该调整方向的时候了。";

他转向赢驷,目光诚恳:";殿下聪明睿智,对变法既有批评,亦有肯定。老臣希望,将来殿下继位后,能够延续变法的精髓,修正其中弊端,使秦国真正走向富强。";

赢驷深深地看了商鞅一眼:";商君此言,驷铭记于心。变法强国,初衷甚善。驷若有幸继承大统,定当秉承其精髓,更加注重民心所向,内政外交并重,使大秦真正走向富强。";

商鞅露出欣慰的笑容:";如此,老臣死而无憾矣。";

两人相对而立,一老一少,一个是缔造变法的重臣,一个是未来的国君。在这静谧的星空下,他们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为秦国的未来描绘出一幅宏伟的蓝图。

远处,嬴渠梁站在自己的营帐门口,望着交谈甚欢的两人,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七律 南巡归来

一月南巡见民情,变法弊端渐分明。

商君知错能调整,太子观察已成鹰。

戎狄西征传捷报,魏国东和结新盟。

归来更有宏图展,富国强兵定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