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秦朝历险记 > 第181章 回归咸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初照白羊部落,赢驷站在山顶,望着东方渐明的天色。今日,他将结束流放,重返咸阳。

三日前,一支小型车队悄然抵达部落。领队者是赢虔的心腹将领韩嵬,带着国君的密令而来。流放令已被撤销,太子可以回归。

";收拾好了吗?";阿莱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赢驷转身,微微一笑:";行囊已备妥,只是心中尚有牵挂。";

阿莱娅理解地点点头:";白羊部落永远是殿下的第二个家。";

";多谢婶娘这些月来的照料。";赢驷深深鞠躬,";来日若有机会,必当厚报。";

";殿下言重了,";阿莱娅摆摆手,";只盼殿下归京后,能记得白羊部落的冰雪与炊烟。";

赢驷抬头看向远方:";这里的一切,我永远不会忘记。";

片刻后,韩嵬已在营地外等候。见到赢驷,他单膝跪地:";恭迎太子殿下回京。";

赢驷扶起韩嵬:";将军请起。路途遥远,还请多加照应。";

韩嵬起身,压低声音道:";殿下,二公子嘱咐在下,途中务必小心谨慎。商君虽受挫,但爪牙仍多。此番归京,恐有暗手。";

赢驷眼中闪过一丝警觉:";明白了。请将军安排妥当。";

车队启程,缓缓驶离白羊部落。族人们聚集在路边,向这位已与他们结下情谊的秦国太子挥手告别。赢驷坐在马车中,掀开车帘,深深地望了一眼这片曾经的流放之地,心中百感交集。

车队走出不久,韩嵬突然策马靠近:";殿下,为安全起见,请随我改乘另一辆不起眼的马车。";

赢驷会意,悄然下车,换乘了一辆普通的商旅车辆。原本的太子车驾依旧走在队伍中央,如常前行。

夜幕降临,车队在一处隐蔽的山谷中驻扎。韩嵬派出斥候四处查探,确保安全后才允许众人休息。

篝火旁,韩嵬向赢驷汇报了近来朝中的情况:";自杜易事件后,商君的处境日渐艰难。陛下已开始收回部分权力,命大内总管梁州直接监督各部门运作。";

赢驷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父王开始直接掌控朝政了?";

";是的。";韩嵬点头,";陛下自知被蒙蔽多年,如今正重整朝堂秩序。新设立了';王室议政厅';,亲自过问重要政务。商君虽仍掌变法大权,但已不能独断专行。";

赢驷若有所思:";叔父在朝中如今地位如何?";

";二公子已被陛下委以要职,掌管西城防务和边境军团调度权。";韩嵬答道,";陛下似有意平衡朝中势力,既不让商君独大,又不让宗室完全掌权。";

赢驷点点头,目光坚定:";父王果然深谋远虑。";

次日拂晓,一支黑衣骑兵突然从山林中杀出,直扑太子车驾。箭如雨下,瞬间将护卫射倒数人。

韩嵬早有准备,立刻率领精锐迎击。双方在山谷中激战,杀声震天。

";保护太子!";韩嵬高喊,亲自带人护住那辆中央的马车。

黑衣人首领冷笑一声:";杀!";

忽然,一支埋伏在侧的弓箭手现身,对准黑衣人射出一轮箭雨。这是赢虔事先安排的后手,此刻恰到好处地发动反击。

黑衣人猝不及防,顿时死伤大半。首领见势不妙,咬牙道:";撤!";

残余黑衣人迅速退入山林,消失不见。

韩嵬擦去额头的血迹,来到中央马车前,掀开帘子——车内空无一人,只有几个草人布置成人形。

";好险!";韩嵬长舒一口气,随即转身来到赢驷所乘的普通马车前,";殿下,已经安全了。";

赢驷平静地点点头:";察觉到了吗?";

韩嵬凝重道:";黑衣人虽无标记,但招式路数颇似商君府上的私兵。看来商君已得到消息,欲置殿下于死地。";

";不急,";赢驷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这只是开始。待我回京,自有计较。";

经此一役,车队更加谨慎。韩嵬改变路线,绕道小径,避开官道。

十日后,咸阳城终于出现在视野中。雄伟的城墙,高耸的宫阙,一如赢驷记忆中的模样,却又似乎有了微妙的不同。城楼上,秦国旗帜迎风招展,王室卫队巡逻更加频繁,城门检查也比从前严格。

";殿下,";韩嵬策马上前,";这是陛下近来的新政。加强王室卫队权力,减弱商君掌控的军队影响力。为避人耳目,我们将从西城小门入城,直接前往二公子府邸。";

入城后,赢驷乔装打扮,混入市井。咸阳的街巷依旧熙熙攘攘,但百姓的神情似乎比从前更加拘谨。商贾往来,吏卒巡视,一派繁华景象下,却隐藏着微妙的紧张气氛。

";连坐法之后,民心惶惶,";韩嵬低声解释,";自杜易一事,更是人心浮动。陛下已下令减少街面巡逻官吏,改由新设的';王室亲民卫';巡视,以缓和民众情绪。";

赢驷默默点头。他注意到街角有人在低声议论,提及杜易的名字时,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转过几条街巷,二公子府邸终于到了。赢虔早已等候多时,见到赢驷,立刻上前相拥:";驷儿,你终于回来了!";

兄弟相见,一时无言。片刻后,赢虔松开手,上下打量着赢驷:";几个月不见,你长高了,也更沉稳了。";

赢驷看着叔父胸前的伤痕,心中一痛:";叔父的伤......";

";小伤而已,早已痊愈。";赢虔笑道,转而正色,";驷儿,你此次回京,暂且不要惊动外人。明日我会亲自带你入宫面见陛下。";

夜深人静,赢虔在书房与赢驷详谈。

";陛下这段时间变化很大,";赢虔沉声道,";自杜易事件后,陛下似乎醒悟,开始重新掌控朝政。新设王室议政厅,亲自处理军政大事;重建王室护卫队,亲自统领;还从各地征召旧臣子弟,充实王室力量。";

赢驷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父王如此大动作,商君竟未阻止?";

";商君也在变通。";赢虔冷笑,";他明面上表示支持陛下亲政,暗地里却加紧安插亲信。不过陛下已有防备,近来提拔的官员多是中立派或王室旧部。";

赢驷点点头:";父王果然智慧过人。";

";为今之计,我们需做两手准备。";赢虔取出一份密函,";一方面,继续揭露商君与甘龙合谋陷害你的证据;另一方面,助陛下进一步掌控朝政,减弱商君在军中和民间的影响力。";

赢驷思索片刻:";叔父,我在流放期间,思考良多。商君变法,确有可取之处,却也有偏激之弊。若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许更能强秦。";

赢虔惊讶地看着侄子:";驷儿,你已经能如此思考了?";

";流放之地,反而让我看清了许多。";赢驷沉声道,";商君重法太甚,轻仁义太过。法无仁则刻,仁无法则纵。二者兼有,方能长治久安。";

赢虔欣慰点头:";驷儿长大了。明日入宫,你可将这番见解告诉陛下,或能打动龙心。";

次日清晨,赢虔带着赢驷秘密入宫。

咸阳宫比往日更加森严。王室亲兵把守各处要道,检查严格。宫中侍卫明显增加,气氛肃穆。

";近来宫中戒备森严,";赢虔低声解释,";陛下已撤换多名宫中旧臣,改由亲信掌管宫务。这是陛下开始收回权力的重要一步。";

二人来到议政厅外,非往日的大殿。赢驷讶异之下,赢虔解释:";陛下新设的议政厅,专门处理国事。比大殿更为私密,只允许亲信入内。";

内侍进去通报。片刻后,殿门大开,嬴渠梁的声音传来:";宣太子、二公子觐见!";

殿内,嬴渠梁端坐主位,身侧几名文臣军将侍立。见到赢驷,嬴渠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

赢驷与赢虔一同跪下:";儿臣参见父王。";

";平身。";嬴渠梁挥手示意,";驷儿,这几个月在白羊部落可还习惯?";

赢驷恭敬答道:";回父王,儿臣在白羊部落承蒙照顾,一切安好。这段时间,儿臣有幸读遍兵书,习武强身,思考治国之道,颇有所得。";

嬴渠梁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哦?说来听听。";

赢驷整理思绪,从容道来:";儿臣思考商君变法,其重农抑商、奖励耕战、统一度量衡、建立县制等举措,确实强秦之道。然而,连坐之法过于苛刻,轻仁义太甚,致使人心惶惶,实为变法之弊。";

嬴渠梁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儿臣以为,法无仁则刻,仁无法则纵。二者兼有,方能使国富民强,长治久安。";赢驷恭敬而坚定地说,";强秦之路,需法度森严,亦需仁义相辅。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大秦一统天下的宏愿。";

殿内一时寂静。嬴渠梁深深地看着这个曾经稚嫩、如今已显露出过人智慧的儿子,眼中闪过赞许之色。

";驷儿说得好。";嬴渠梁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少有的温暖,";朕近来也有同感。变法固然重要,但若失去民心,终究难以长久。";

他环视殿内众臣:";此番朕设立王室议政厅,目的就是要重新掌控国政,使变法之路更加平稳。商君主张严刑重罚,却忽视民心向背。杜易之事,已是明证。";

赢驷听出父王言外之意,恭敬道:";父王圣明。儿臣在白羊部落时,见识了民间疾苦,也理解了仁政之必要。若父王信任,儿臣愿助父王重整朝纲,共襄大业。";

嬴渠梁欣慰地点点头:";驷儿,你流放期满,又有此番见识,朕决定恢复你太子之位。明日朝会,朕会正式宣布。更重要的是,朕要你参与王室议政厅事务,与朕共理国事。";

赢驷心中一震,这不仅是恢复太子之位,更是父王对他能力的认可,是要让他参与核心朝政!

赢驷与赢虔相视一眼,同时叩首:";谢父王隆恩。";

嬴渠梁继续道:";朕已命商君修订连坐法,减轻刑罚。你这番话,正合朕意。朕要让秦国重回正道,既强大又得民心。";

告退后,赢虔带着赢驷离开议政厅。回府路上,赢虔低声道:";陛下果然已对商君生疑。你今日一番话,恰到好处。更重要的是,陛下让你参与议政厅事务,这意味着你将直接参与朝廷核心决策。";

赢驷点点头:";父王似乎已决心重掌大权。";

";没错,";赢虔神色凝重,";陛下这几个月来变化甚大。原本他依赖商君治国,如今却意识到权力过度下放的危险。商君若想保住地位,必须适应这一变化。";

翌日,大朝会。

文武百官齐聚殿前,商鞅立于首位,神色如常。甘龙虽已免职,其党羽依然占据要位,与宗室大臣分立两侧,气氛微妙地紧张。

与往日不同的是,殿上多了两排全副武装的亲卫,统一着装,威武挺立。这是嬴渠梁新组建的王室亲兵,由他亲自统领,不受商鞅掌控。

";传太子、二公子觐见!";内侍高声宣布。

殿下众臣一片哗然。太子回京的消息显然没有公开,此刻突然现身,令人震惊。

商鞅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阴霾。昨日的伏击显然已经失败,这个他欲除之而后快的太子,竟安然无恙地站在了朝堂之上。更令他不安的是,殿上那些全新的亲卫,明显是直接听命于国君的力量。

嬴渠梁目光如炬,扫视群臣:";朕今日召集诸位,是为宣布重要决定。太子赢驷流放期满,表现良好,且对国事多有思考,朕决定恢复其太子之位!";

";臣等恭贺太子殿下!";群臣齐声恭贺,声音洪亮。

商鞅虽也出声恭贺,眼中却闪过一丝冷意。

嬴渠梁又道:";另外,关于连坐法的修订,商君可有定论?";

商鞅上前一步:";回陛下,臣已草拟修订方案。原连坐三族改为一族,且减轻对未直接参与犯罪者的处罚。";

嬴渠梁满意地点头:";此举甚好,可缓解民间怨气。";

嬴渠梁继续道:";朕近来思考国事,决定重新调整朝政架构。新设';王室议政厅';,由朕亲自主持,处理重要军政事务。太子将参与其中,学习治国之道。各部门重大决策,须经议政厅审核。";

殿内肃然。这一宣布意味着,嬴渠梁将亲自掌控朝政核心,收回多年来下放给商鞅的部分权力。

";另外,";嬴渠梁声音洪亮,";朕新设';王室亲卫';,由朕亲自统领,负责宫城安全和重要军事行动。二公子赢虔为副统领,协助朕管理军务。";

群臣再次震惊。这意味着军权也将部分回归王室掌控。

商鞅面色不变,躬身道:";臣恭贺陛下圣明决断,亲理朝政,实乃国之福祉。";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骚动。一名内侍匆匆跑入,跪地禀报:";陛下,城南发生暴乱!数百名百姓聚集,高喊';还我公道';,声称要为杜易讨回公道!";

殿内一片哗然。嬴渠梁面色一沉:";命禁军前往镇压!";

";且慢,";赢驷突然开口,";父王,儿臣以为,此事或可和平解决。";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太子。

赢驷从容道:";杜易一事,已在民间广为流传。若强行镇压,恐怕会激起更大的民愤。不如派人安抚,承诺修订连坐法,给予杜易家族平反,或能平息事态。";

商鞅冷笑道:";太子殿下此言差矣。朝廷威严不可挑战,若轻易妥协,岂不助长刁民气焰?";

";商君此言才是大谬!";赢虔立刻反驳,";民心所向,乃国之根本。杜易一族因连坐法而灭,民间已有不满。今日若强力镇压,只会火上浇油!";

嬴渠梁陷入沉思。片刻后,他抬头道:";传朕旨意,宣布连坐法即日起修订。杜易一案重新审理,若确有冤情,予以平反。派王室亲卫前往安抚民众,由赢虔亲自督导。";

商鞅面色一变。王室亲卫而非他掌控的军队前往处理,这意味着连地方军事管理也开始从他手中转移。

暴乱很快平息。赢虔回宫复命,详细汇报了民间情况:";陛下圣明,此举大得民心。百姓散去时,纷纷高呼陛下圣明。";

嬴渠梁颔首,目光转向商鞅:";商君,朕知你变法之功不可磨灭。但也应看到,民心所向,不可忽视。望你以国事为重,与太子、二公子精诚合作,共襄大秦霸业。朕今后将亲自过问朝政,诸多决策需经王室议政厅核准。商君若有良策,可直接向朕汇报。";

商鞅躬身应是:";陛下英明。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治国。";

朝会结束后,赢驷正式回到太子府。看着熟悉的环境,他心中百感交集。回想半年前的那场风波,再看今日的局势转变,恍如隔世。

";殿下,";一名老仆人泪眼婆娑地跪下,";老奴日日盼望殿下归来,今日终于如愿。";

赢驷扶起老仆:";辛苦你了。太子府可有异常?";

老仆摇头:";二公子派人日夜看守,一切安好。只是......";

";只是什么?";

";商君的人曾数次在府外徘徊,似乎在监视。";

赢驷点点头:";不必担忧,事态已变。父王已开始收回权力,商君不敢轻举妄动。";

晚间,赢虔来访,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陛下刚刚下令,重组内阁。除了任命你为议政参与者外,还撤换了三名商君的心腹,改由王室旧臣担任。商君的权力正在逐步被削弱。";

赢驷惊讶:";父王行动如此之快?";

";这是陛下早有准备的计划。";赢虔解释道,";自杜易事件后,陛下就开始筹划收回权力。如今你回京,更坚定了陛下的决心。";

赢驷沉思片刻:";叔父,我们的目标不是打倒商君,而是纠正变法之弊,使秦国更加强大。若商君能回心转意,何不与他合作?";

赢虔惊讶地看着侄子:";驷儿,你真有如此胸怀?";

";白羊部落的日子,让我看清了许多。";赢驷目光坚定,";强秦之路漫长,需要各方智慧。若商君愿意调整方针,我愿与他同心协力。当然,前提是他彻底放弃谋害我们的念头。";

赢虔长叹一声:";驷儿长大了,胸怀已非昔比。只是,商君未必有你这般胸襟。";

城西,商鞅府邸。

";王室议政厅!亲卫军!";商鞅一掌拍在案几上,";嬴渠梁这是要收回所有权力!";

心腹低声道:";大人,如今形势已变。陛下亲政,太子复位,宗室势力重新抬头。我们当如何应对?";

商鞅冷静下来,沉声道:";变则通,通则久。既然陛下有意亲政,我自当全力配合。权力可以适当让渡,但变法的核心理念不能动摇。";

他站起身,踱步至窗前:";明日起,我会主动向陛下汇报工作,表现出完全配合的姿态。同时,加紧培养亲信,插入新的权力机构。太子虽已返京,但年幼无知,不足为惧。";

心腹担忧道:";可陛下似乎已经信任太子,让他参与核心决策。";

商鞅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先静观其变。若太子真如传言所说,已有过人心智,那么......我们再做打算。";

他转身望向窗外,咸阳城的灯火如繁星般闪烁:";变法大业不可轻易动摇。若要秦国强大,就必须继续走这条路。无论是王室还是太子,若真为国家着想,终将理解我的用心。";

咸阳城上空,明月高悬。一场围绕变法、宗室与王权的博弈,正在这座古城中悄然展开。赢驷的归京,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是秦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

嬴渠梁的亲政,意味着秦国政治格局的重大调整。权力开始回归王室,但变法的道路不会改变,只是方式和力度将有所调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商鞅将如何应对这一变局?赢驷又将如何在新的政治环境中立足?秦国的变法之路又将走向何方?一切尚未可知,但风云变幻的序幕,已然拉开。

七律 归京

流放冰消志更坚,归来始觉胸襟宽。

杜易一事惊朝野,连坐三族动民间。

商君虽强终有弊,国君亲政重掌权。

但愿秦邦兴霸业,法仁并济定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