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秦朝历险记 > 第162章 棋高一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咸阳宫的阴霾虽在嬴渠梁与群臣的努力下渐渐散去些许,可那股子凝重仍如不散的阴魂,萦绕在秦国朝堂的每一寸空气中。百姓们依旧怀揣着不安,街头巷尾虽恢复了几分往日的嘈杂,可言语间的忧虑却未减半分。

“听说了没?咱秦国这跟楚国的事儿还没完,眼瞅着又要起波澜。”茶馆里,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中年汉子,眉头紧锁,压低声音跟同桌的人说道,手中的茶碗差点因激动洒出茶水。

“咋能不知道,这日子,过得真是提心吊胆,只盼着王上能带着咱熬过这一劫。”同桌之人长叹一口气,目光望向王宫方向,满是期许。

嬴渠梁在朝堂之上,虽端坐龙椅,神色威严,可内心却如油煎。那楚国的威胁仿若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魏国突如其来的结盟之意,又似一团迷雾,让人捉摸不透。

“商君,依你之见,魏国使者这几日可有何异动?”嬴渠梁目光转向商鞅,眼神中透着探寻与决断。

商鞅微微拱手,神色凝重,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敏锐的洞察。他微微皱眉,说道:“王上,据臣观察,魏使看似按捺不动,可馆驿周围却时有形迹可疑之人出没,想必魏国国内对此联盟一事亦有分歧,他们在观望,也在谋划。”

“哼,这些鼠辈,当我秦国是可随意拿捏的软柿子!”嬴渠梁冷哼一声,眼中怒火一闪而过,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龙椅的扶手,关节处微微泛白。旋即又陷入沉思,“但当下,楚国才是心腹大患,万不可因魏国分心,误了对楚的布局。”

此时,负责南方战线情报的密使匆匆入殿,脚步慌乱,神色比之前更为焦急。他几乎是小跑着来到殿中,“扑通”一声跪地,声音颤抖地说道:“王上,大事不好!楚军似已识破我军佯装退兵之计,不仅未放松警惕,反而派出精锐水师,沿江佯装巡查,实则欲突袭我军后方补给线。”言罢,他双手呈上最新密报,额头豆大的汗珠滚落,浸湿了前襟。

嬴渠梁接过密报,脸色瞬间阴沉如水,原本威严的面容此刻布满了阴云。他紧紧地盯着手中的密报,双手不自觉握紧扶手,指节泛白。“这楚国,果真是老谋深算,我等还是低估了他们。”

商鞅上前一步,目光深邃似海,眼神中却没有丝毫慌乱。他微微抱拳,语气沉稳而坚定:“王上莫急,既已如此,我等需即刻调整战略。可令潜伏在楚地的密使,设法挑起楚国朝堂内部矛盾,使其自顾不暇;同时,加强我军后方防卫,调遣墨家机关师前去助阵,利用机关巧术设伏,定叫楚军有来无回。”

嬴渠梁微微点头,眼中重现坚毅,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就依商君所言,速去安排。”

朝堂议事刚毕,嬴驷求见。他身着劲装,身姿挺拔,步伐矫健,英姿勃发,眼神中透着一股急切。他大步走进殿中,单膝跪地,抱拳道:“父王,儿臣听闻楚国在水利一事上频频使坏,致使我关中百姓受苦,儿臣请缨,率一队人马前往水利一线,彻查真相,护我大秦根基。”

嬴渠梁凝视儿子片刻,眼中流露出欣慰与担忧交织的复杂神色。他微微叹了口气,说道:“驷儿,此行艰险,你可有把握?”

嬴驷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父王放心,儿臣定不辱使命,若查不出真相,护不住水利,儿臣甘愿受罚!”

嬴渠梁拍了拍嬴驷的肩膀:“好,为父信你。记住,遇事多与谋士商议,不可莽撞行事。”

嬴驷领命而去,直奔泾水水利工地。此时的工地,一片混乱。燕国死士暗中埋设的“腐根散”让大片麦苗枯黄,农户们围在田边,哭声、骂声交织一片。

“这可咋活啊!好好的麦苗,咋就成了这样,老天爷啊,你开开眼吧!”一位老农瘫坐在地,双手无力地捶打着泥土,脸上满是绝望,浑浊的泪水顺着皱纹流淌下来。

“定是有人蓄意谋害咱秦国,咱不能就这么干等着!”一位年轻后生握紧拳头,眼中满是愤怒,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嬴驷赶到,见状眉头紧锁,他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心疼和愤怒。他大声安抚众人:“乡亲们莫慌,本公子定查出真相,给大家一个交代!”言罢,他带人深入调查,很快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顺着线索追查,竟牵出了齐国暗中勾结燕国、妄图通过破坏水利来削弱秦国的阴谋。

与此同时,在楚国朝堂,主战派与主和派因秦国的退兵之计吵得不可开交。

“我早说秦国不可信,此番假意退兵,定有后招,应即刻全面出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主战派大臣脸红脖子粗,声嘶力竭地吼道,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竹简都跟着颤动起来。

“不可莽撞,如今秦国实力不容小觑,贸然出击,万一陷入他们圈套,我楚国危矣!”主和派大臣也不甘示弱,据理力争,他双手抱胸,微微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楚王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听着双方争吵,心中烦躁不已。他猛地一拍扶手,大声呵斥道:“都给朕住口!再想不出应对之策,你们都提头来见!”

秦国这边,墨羽在军工坊日夜操劳,“裂云”弩机的改进已有新突破。他兴奋地拿着新弩机向工匠们展示,眼中闪烁着光芒,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兄弟们,看呐!这新改良的弩机,射程更远,威力更大,有了它,咱秦国战士在战场上定能所向披靡!”

工匠们围拢过来,眼中满是惊叹与自豪。一位年轻的工匠激动地说道:“墨师傅,您可真是神了!咱秦国崛起有望啊!”

就在各方局势紧绷如弦之时,骊山方向突然传来一阵诡异光芒,紧接着,有密探来报:“王上,大事不妙!旧贵族与楚国密使在骊山私设的祭坛似有异动,恐又要生出祸端。”

嬴渠梁听闻,心中一紧,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他立刻下令:“速派人前去查看,务必阻止他们的阴谋!”

原来,旧贵族与楚国密使妄图借助邪术,再次引发天灾,打击秦国士气与民心。嬴驷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率人飞速赶往骊山。

骊山之上,狂风呼啸,风声如鬼哭狼嚎般凄厉。祭台周围鬼火闪烁,隐隐约约能听到诡异的咒语声。旧贵族与楚国密使正在进行诡异仪式,十二名童男童女已被推至祭台前,吓得瑟瑟发抖,他们的哭声在这阴森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凄惨。

嬴驷见状,怒发冲冠,他的双眼瞪得如同铜铃一般,眼中喷射出愤怒的火焰。他大喝一声:“住手!你们这些丧心病狂的恶徒!”言罢,拔剑冲入敌阵,与他们展开殊死搏斗。随行护卫也纷纷加入战斗,一时间,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

最终,嬴驷等人拼死破坏了祭坛,救下童男童女。可他自己也身负轻伤,鲜血从他的手臂上缓缓流下,染红了他的衣袖。不过看着被捣毁的祭坛,他眼中满是坚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秦国,绝不会被这些鬼魅伎俩打倒!”

经此一役,秦国上下更加团结一心。百姓们得知嬴驷英勇作为,纷纷传颂,民心渐稳;军队士气大振,对楚作战准备愈发充分;军工坊更是加班加点,全力打造兵器。

而魏国,见秦国如此坚韧,态度悄然转变,魏使再次求见嬴渠梁。魏使脸上带着恭敬的笑容,微微躬身说道:“秦君,我魏国真心愿与秦国结盟,共御外敌,此前多有试探,还望海涵。”

嬴渠梁目光审视着魏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怀疑和警惕。良久,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威严:“魏国若真心结盟,需拿出诚意,共商大计,携手破局,否则,莫怪秦国不客气。”

此后,秦国能否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彻底突围,成就霸业?各方势力又将如何周旋?秦国与魏国的联盟能否真正稳固?楚国又会采取何种更为阴毒的手段?一切仍在历史的漩涡中激荡。

正如诗云:“秦关百战砺锋芒,诡局纷纭志未央。

众志驱霾迎晓日,山河重整谱华章。”未来之路,虽满是荆棘,可秦人凭借着坚毅与智慧,正一步步踏破阴霾,向着曙光前行,然而前方的挑战依然未知,那隐藏在暗处的危机,正悄然窥视着秦国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