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制衣厂车间被烧得面目全非。

房间已经坍塌,屋子里到处是黑漆漆的房梁,以及横七竖八的瓦片。

王鸿威的尸体是从瓦砾下扒出来的,浑身已经炭化,根本分不清他是谁。

王振华努力猜测他的死因。

没拿到分红导致心里不平衡,半夜从窗户里钻进厂房,打算破坏东西出气。

然而并没有找到贵重东西,本着贼不走空的心态,点燃了墙角里鸭子毛。

他低估了羽毛燃烧的猛烈程度,再加上脑子不清楚,最后把自己烧了。

煤油灯是个罐头瓶子,玻璃都烧到变形,可见火势的猛烈。

吃瓜群众们小声议论着,王振华仔细听,竟然没人表达惋惜,可见王鸿威的名声有多臭。

陈蓉还在哭,不过雷声大雨点小,王振华偷眼看她,没有看见脸上的泪痕。

她终于脱离苦海,即将进入另一个苦海。

制衣厂只能给她工资,不能给她粮票,没有粮票就买不到粮食。

她想生存下去,大概率还是要找个男人改嫁,韩英杰的好机会来了。

“振华,王伟已经去县里找公安,我估计这人就王鸿威。”支书王大山说道。

“何以见得?”王振华也希望是王鸿威。

那臭小子就是趴在脚面上的癞蛤蟆,虽然不咬人,却膈应人。

王大山道,“全村人都在,只差王鸿威。”

“刚才陈蓉说,昨天夜里他喝了酒,拎着煤油灯出门,就再也没有进家。”王大山补充道。

“咱们不要推测,等公安过来调查。”王振华说道,“大山叔,带我去会议室看看。”

两人来到会议室,王大山掏出钥匙开门,十包鸭绒安然无恙。

王振华放心,如果鸭绒没了,一百件羽绒服计划就要泡汤。

“振华,这个给你。”王大山掏出一沓布票,轻声道,“昨天我去大姐家,票是她的。”

全省通用布票,总共十八尺,还有半个月就要过期作废。

有的人想法很奇怪,他们宁愿布票在手里作废,也不愿意借给别人。

别人用他的布票穿新衣服,他穿着破衣服,心里不平衡。

王大亮也掏出十尺布票,“这是乡里我老舅给的票,你拿着。”

不多时,又有村民过来送票,案发现场变成入股现场,王振华用小本本给他们记上。

火烧死人是大事,两个小时后,乡里县里的公安都来了,副局长黄庆明亲自带队。

他把陈蓉带到会议室,问她案发前的情景,助手林武民负责记录。

“这小媳妇真漂亮,以后要遭罪了,肯定有很多糙汉子打她主意,她逃不掉。”黄庆明心想。

类似情况在农村很普遍,除非陈蓉有王振华这样牛的儿子,才能守住自己的裤腰带。

想到王振华,黄庆明心里酸。

羽绒服在县里火了,商业局的人天天穿出来炫耀,他老婆也想要,心里酸溜溜的。

“臭老弟不会办事儿啊,怎么能忘了大哥大嫂的羽绒服?”黄庆明很不爽。

警方经过详细调查,最后认定死者就是王鸿威。

跟王振华的猜想吻合,警方也认为王鸿威想搞破坏,最后玩火自焚。

案子就这样结了,大家对于破坏分子只有唾弃。

最后,王大山等人把尸体拉到乱坟岗,随便挖个坑埋掉了事。

“振华老弟,你不厚道。”林武民说道,“我们的羽绒服呢?都被商业局独吞了?”

王振华急忙摇头,“小林哥,这事不能赖我,我只负责生产,不负责分配。”

“我没说赖你。”林武民掏出布票,“老弟,让哥哥入个股呗。”

王振华挠挠头,看来入股的分红的事情已经传到了县里。

“别担心。”黄庆明也掏出布票,“制衣厂是集体产业,入股分红是正常行为。”

王振华暗松一口气,老黄干过经济警察,他说没有问题,那就肯定没有问题。

于是,王振华接过他们的布票,用小本本给他们记上。

总共十个公安,全部掏出了布票,王振华怀疑他们不是来查案的,而是来入股的。

“老弟啊,我再搞十块钱。”黄庆明把钱给王振华,眼神里都是得意。

“明哥,投资有风险,你不怕我让你赔钱啊?”王振华问道。

“我害怕别人,唯独不怕王振华。”黄庆明笑着道,“因为你是个靠谱的。”

“好家伙,谢谢你看得起我。”王振华收钱,提笔给他记上。

黄庆明微微一笑,“这钱是你嫂子的,换成任何一个别人,她都不会冒这个险。”

被别人认可很开心,一个人想得到别人的认可,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王振华觉得压力很大,“好吧,就冲这句话,我不让嫂子赔钱。”

“就冲你这句话,我也来三块钱的。”林武民也掏出三块钱。

很快,其他公安纷纷效仿,王振华轻松筹集七十尺布票,十九元入股金。

黄庆明拍拍他的肩膀,笑着道,“振华老弟,有时间就去俺家喝酒。”

王振华点点头,“至少整两瓶金奖白兰地,不是金奖我不喝。”

“好家伙,四块五一瓶,你还是喝我的血吧。”黄庆明马上愁眉苦脸。

“哈哈……”众人都笑了。

入股完成,黄庆明带着公安队伍收队,他们骑着自行车回延庆县。

制衣厂是老妈农转非的关键,王振华马上召集村干部开会。

“各位叔伯,制衣厂必须重新经营,咱们要完成一百件羽绒服的追加任务。”

“振华,你是火车头,我们听你的,你看着安排。”

“大山哥说得对,你安排工作吧,大家都听你的安排。”

干部们纷纷表态,他们的逻辑很简单,王振华能让他们赚钱,他们就听王振华的。

有了这个基调,王振华马上开始安排任务。

谁负责收集布票和钱,谁负责写生产计划书,新的生产车间在哪……

各种任务安排得井井有条,众人更加信服。

董秋兰突然道,“振华,咱们明天去四九城,组织生产的任务先交给陈蓉。”

此言一出,众人都有些懵,陈蓉刚被烧死了男人,这就出来工作啊?

王振华笑着道,“娘,晚些日子再去四九城,这一把火把车间烧没了,事情千头万绪。”

董秋兰摇头,“孩子啊,别的事,娘都听你的,唯独去四九城这件事儿,你必须听娘的。”

王振华见他说得严肃,不想在外人面前反驳她,于是点头答应。

董秋兰心中大喜,这次去四九城不为别的,只为求娶韩家的大学生——韩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