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蒙古向满清臣服。
满清没有节制地向漠南蒙古征兵。
导致的结果就是漠南蒙古各部全都虚弱得要死。
沈战出兵漠南蒙古两个多月。
三千人以上的战斗总共才经历了两次。
再就没有像样的反抗了。
八月末,龙腾军完成了此次出兵漠南蒙古的战略目标。
燕山防线以北。
一个东西长两千里、南北宽一千里的隔离带生生被沈战给烧出来了。
此时的龙腾军已经深入蒙古草原九百多里。
沈战中军大帐。
龙腾军正在召开一次高级军事会议。
参会的全都是营长以上级别的高级将领。
第一个发言的是情报营营长陈迪。
“我军已深入草原九百多里。
再往北走就要进入漠北蒙古的地界了。
漠北蒙古有实力较为强大的喀尔喀三部。
喀尔喀三部的总人口加起来超过百万。
届时我军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陈迪的意思很明显。
再往北的话龙腾军就要遇上硬骨头了。
漠北蒙古没有被满清征服。
他们的实力保存得较为完整。
沈战要是想生吃喀尔喀三部的话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跟距离大明一千里以外的敌人死磕真的值得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值得!
第二个发言的是宋献策。
“我军出征时携带了五万桶火油。
目前这些火油已消耗殆尽。
没有火油的情况下在草原上放火难度增加一倍不止!”
宋献策的意思:
咱们此次出征的主要目的是放火烧草场。
大面积焚烧草场离不开火油的辅助。
现在火油用光了是不是该打道回府了呢?
沈战默不作声,他还要听一听李岩的发言。
李岩:“我军进入蒙古草原两个半月的时间。
通过战斗造成的减员大概为一千人。
但是失去战斗力的士兵却高达2600多人。
这主要是由士兵对草原环境不适应造成的。
如果长时间在草原上滞留。
这个非战斗减员的数字会继续上升!”
军事会议开到这里沈战心里基本上有数了。
沈战:“该达到的目的全都达到了。
蒙古各个部落全都穷得要死。
再跟他们玩下去也没意思!”
众将心说大都督这是要撤军了。
果然,沈战看向众将说道:
“龙腾军步兵三营和一万京军先行。
你们带着马匹、牛羊和伤员先走。
其他军队原地休整三天。
三天后全军开拔返回京师!”
“呼!”帐内众将全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刚到大草原时那种新鲜感和热情早被磨没了。
大草原上的风沙和恶劣气候让众人吃尽了苦头。
现在大家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赶紧返回京师享受一下生活。
沈战走了,蒙古各部可乱套了。
几十个定居在漠南蒙古的部落被沈战驱赶到漠北蒙古。
漠北蒙古一下子涌进来二三十万竞争者。
肥美的水草就那么多,谁都想要。
那么部落和部落之间的摩擦便不可避免。
游牧民族处理摩擦的方式十分简单粗暴。
整个部落的男人提起弯刀和弓箭把对手干死就算完事。
如果沈战所料不差漠北蒙古肯定要乱上很久。
高文采刚好可以趁着这段时间修建军事要塞。
等漠北蒙古的秩序重新恢复的时候。
估计高文采的军事要塞也该修好了。
亲自体验了一把大草原上的风沙之后沈战也来了灵感。
这座计划中的军事要塞被沈战提前命名为:风城!
半个月之后,沈战大军返回大明京师。
此次出征没有收获太多的金银和奴隶。
但战略层面的收获却十分巨大。
整个漠南蒙古被沈战烧成了一片废墟。
当沈战出兵西域的时候就不需要担心有人在身后掏自己一把了。
沈战刚一回到京师,大明各处的信息便纷至沓来。
首先是来自东北的信息。
吴三桂写给沈战的亲笔信内容如下。
【东北水泥厂已正式投入运营!】
【鞍山钢铁厂和抚顺煤矿亦投入运营!】
【锦州火器局人数扩充至三千人,可制造燧发枪和各种火炮!】
【盛京通往鞍山、抚顺、锦州之水泥官道均已开始修建!】
【两百万人口大部分安顿完毕!】
【来年开春东北省将大量开垦荒地,播种高产作物!】
“人才啊!”沈战看着吴三桂的来信嘀咕道。
仅仅三四个月的时间就能把各种事情的架子给支起来。
这样的能力和效率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吴三桂的个人能力是一方面。
他久居东北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沈战这个亲爹对吴三桂的支持。
“啪!”沈战将吴三桂的来信扣在了桌子上。
沈战知道吴三桂已经把能干的事情都干了。
现在东北唯一缺的东西就是棉花,大量的棉花。
有了充足的棉花东北的冬天便能焕发出无限生机。
所以,攻打西域真是迫在眉睫了。
沈战起身来到地图面前,他的手指点向了西域的位置。
那里写着四个大字:漠西蒙古!
漠西蒙古此时是一个巨无霸。
它由三个强大的汗国组成,分别是:
准噶尔汗国,叶尔羌汗国,和硕特汗国。
准噶尔汗国控制着后世新疆北部、外西北和中亚的部分地区。
它的面积有280万平方公里那么大。
叶尔羌汗国控制着后世新疆南部、甘肃、宁夏等地区。
它的面积有130万平方公里那么大。
和硕特汗国控制着后世的西藏和青海地区。
它的面积有190万平方公里那么大。
沈战若想控制产棉基地就必须将漠西蒙古这个巨人打倒。
然而,漠西蒙古这样的庞然大物真是那么容易打倒的吗?
说不得沈战还要开动他那个充满智慧的脑袋瓜子。
西域遥远,大军通行不便。
沈战出兵的最佳时机是直通西域的水泥官道修通之时。
这个事儿牛金星正在办,沈战还要等上几个月。
加之现在已经是九月份。
用不了多久就要入冬了。
沈战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兵。
在沈战看来出兵西域的最佳时机便是明年开春。
届时路有了,气候也适宜,一波打下西域刚刚好。
盘踞西域的蒙古各部实力强大。
沈战为了做到知己知彼必须做好先期的情报工作。
张伟和陈迪被叫到了沈战面前。
沈战:“锦衣卫和情报营同时出动。
本都督打算在明年二月份起兵攻打西域。
在此之前吾要看到西域各汗国的精准情报!”
“喏!”张伟和陈迪齐声答道。
沈战留给锦衣卫和情报营的时间有四个月。
这么长的时间要是再搞不来西域各汗国的情报。
那么张伟和陈迪也快干到头了。
处理完跟西域有关的事情后,沈战又将目光投向了四川。
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抗税。
崇祯皇帝命右都督刘文耀率六万大军征讨西南三省。
兵部尚书史可法转给沈战的西南战报是这样的。
【右都督刘文耀八月十八出兵四川!】
【前三战连克广元、绵阳、德阳!】
【后滞于成都,连攻数日无果!】
【现四川之战陷入焦灼,朝廷压力骤增!】
史可法:
刘文耀的六万大军于八月十八正式出兵四川。
一开始还挺顺利的。
广元、绵阳、德阳这些地方都比较容易地攻下来了。
可是到了成都城下一切都变了。
成都附近是蜀王的地盘。
蜀王府富可敌国,兵精粮足。
刘文耀大军猛攻成都十来天损兵折将却无寸进。
现在讨伐西南三省的战争就这么卡在成都这里了。
战事不顺,朝廷要源源不断地给刘文耀大军输送物资。
这对朝廷来说可谓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嗤!”沈战嘲讽地一笑。
陛下不是觉得自己兜里有俩钱能打得起这场战争嘛。
那就让他去打好了。
沈战倒想看看是刘文耀先把西南三省打服。
还是朝廷这边率先扛不住。
有一点沈战很确定。
一旦战事不顺崇祯必然要开启指手画脚的微操模式。
不知道刘文耀能不能抗住咱家陛下的极品微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