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返乡被迎接
自那日谈话后,林向安便让众人收起心思,专心温习功课,不要再关注此事。
这场火灾最终的结果,在他看来,真正的原因绝不会公之于众。
官府多半会以“起火原因不明”匆匆结案。
至于其中的是非曲直,过段时间自然会见分晓。
九月初十六,天刚蒙蒙亮,林向安一行人便收拾妥当,随同赵家镖局的人一道离开杭州城。
然而,出城的路远比他们预想的更加艰难。
城门口的排查极为严格,衙役逐一检查出城之人的身份与行囊,导致城门前队伍排得极长。
众人天未亮便开始排队,直至日头高悬,方才被准许放行。
出了城门,众人以为终于可以松口气。
然而没走多远,便在官道上遇见了一幕骇人的景象,几具尸体横亘在路中央,血迹已经干涸。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腥臭味。
镖局的队伍迅速警觉,押车的几名镖师立刻停下,拔刀戒备,同时派了一人回去报官。
林向安皱了皱眉,目光落在地上的尸体上,心头微微一震。
这些人……他似乎在哪里见过。
他不敢贸然下定论,便唤来孙文石和杨辉,低声道:“你们过去看看,可认得这些人?”
孙文石小心翼翼地靠近几步,盯着尸体看了半晌。
眉头紧锁,似是觉得有些眼熟,但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
反倒是杨辉的记性较好,迟疑片刻后,猛然想起了什么,脸色微变:“这……这人是不是之前拦截我们的陈麻子?”
林向安点了点头,语气低沉道:“我也觉得像,我对陈麻子的脸还有些印象,应该是他。”
孙文石听罢,仔细端详了一下尸体,忽然倒吸一口凉气:“这么一说……确实是他们!”
三人对视一眼,神色皆变。
陈麻子一伙人,竟然横死在官道上?
这未免太过巧合,甚至像是一种无声的警告。
梁荣死于“自杀”,而陈麻子在回去的路上遭人杀害。
偏偏二人都曾与林向安有过节,事情巧合得让人背后发凉。
林向安目光沉沉,脑中迅速推演着各种可能。
这难道是金蟾阁送来的威胁?
赵家镖局势大,他们不敢轻易下手,便换了个目标,直接警告他?
杨辉望着尸体,皱眉道:“他们怎么死在这里?难道是被劫匪杀的?这可是官道啊!”
林向安收敛思绪,淡淡道。
“这群人平日里惹是生非,被人报复也是常事。”
说罢,他回头望向杨辉和孙文石,低声叮嘱道:“待会官府来查问,别提见过他们,省得惹麻烦。”
孙文石和杨辉对视一眼,也明白不宜多生事端。
若是牵扯其中,被官府盘问,耽搁行程事小,惹来后续麻烦才是大问题。
两人点头应下,随即默默退回马车旁,不再多看。
不多时,官府衙役匆匆赶来,简单查验尸体后,随即对路过的行人逐一盘问。
镖局护卫与衙役交涉片刻,表明自己只是路过,从出城门时间和被害人时间对不上。
官差见他们身份清白,简单做了登记便放行。
这一番耽搁,日头已偏西。
队伍行至塘栖镇时,天色渐暗。
众人便在镇上找了间客栈落脚,准备休整一夜,再继续行程。
因为白天遇到了陈麻子的事,林向安夜里格外警惕。
他与林远、王和智共挤一间屋子。
夜深后,他闭目养神,却不敢睡得太沉,耳边始终留意着外面的动静。
幸好,这一夜平安无事。
第二日天刚亮,众人便早早收拾行囊,继续上路。
一路快马疾行,当天傍晚便抵达湖州府。
赵家镖局的人送达后,另外派了一队人护送他们回乌程县,言明是谢云的吩咐。
林向安知道这是保护他,并未推辞。
在湖州府休息一夜,随后一早便出城门,一行人策马疾行。
没有镖局的货物后,行车速度更快了。
当天申时,便行至乌程县地界。
不多时,便见前方官道旁聚了一队人,隐约可见旌旗招展,气势不凡。
刘文昌遥望前方,转头对林向安和段昊初说道:
“向安、子宴,我提前写信通知了我爹,他带人来迎你们了。”
举人回乡,按惯例需提前告知当地知县。
由知县组织士绅迎接,以示礼遇。
举人虽无官职,但因具备候补官员资格,县令需以平礼相待,这正是“士大夫共治天下”意识形态的体现。
林向安并未主动通知此事,但刘文昌与段昊初皆与家中通了信。
知县得知归期,便提前安排了迎接仪仗。
待靠近些,众人这才看清,前来迎接的不仅有刘知县本人。
还有段主簿、张县丞、典史、周教谕、徐山长,还有两位本地颇具声望的乡绅,以及当地大族的代表。
除此之外,本县在籍举人、部分生员,也闻讯赶来,队伍比往常迎接举人的场面更为壮观。
林向安见状,立刻整理好身上的青色圆领绸衫,扶正方巾,理了理衣襟,才稳步走下马车。
与段昊初并肩而行,朝着迎接队伍走去。
杨辉、孙文石、刘文昌等人紧随其后。
走近后,林向安心中不禁暗叹,这阵仗未免也太隆重了。
看到这一幕,瞬间理解大家为何爱考公了。
刘知县率先迎上来,先是郑重地向林向安拱手一揖,随后又向段昊初行礼,满面喜色地说道:
“两位少孝廉,恭喜高中!此乃大喜之事,实在可贺!今日能亲迎二位英才归乡,乃是我乌程百年之幸!”
他早早收到了儿子刘文昌的书信,得知几人归来的确切时间。
便派人传讯驿站,以确保迎接无误。
今年县中一共出了四名举人,已是难得的盛事。
更何况,林向安年纪轻轻便金榜题名,又与他有些私交;再加上段昊初这位贤侄同样高中,自是值得亲自带人相迎。
沿途早已洒扫一新,衙门还特意安排了差役敲锣打鼓,与当地百姓共享这份荣耀。
林向安与段昊初连忙拱手回礼,异口同声道:
“晚生多谢县尊厚爱。”
刘知县身旁的众人也纷纷上前道贺,一时间称呼繁杂。
林向安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索性学着段昊初的模样,见礼应答。
毕竟,这种场合的应酬,段昊初定比他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