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239章 科考考文章 入仕考人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9章 科考考文章 入仕考人情

第239章 科考考文章,入仕考人情

快到申时,官员们陆续告辞离席,举人们这才真正散去。

有人酒意未尽,便三三两两相约,继续寻个清净之处饮酒作诗。

也有人已觉疲惫,径直返回寓所歇息。

林向安想到林远和镖局的人,还在贡院门口等他,便未再多留。

而是与李竹修、段昊初以及几位同行的举人一道,朝贡院方向走去。

暗中盯梢的人见状,原本还在暗自窃喜,心想林向安终于脱离了大队伍,正是下手的好机会。

然而,见他并非独自离开,而是与六七位举人结伴而行,顿时又泄了气。

若只是两三人同行,或许还有可趁之机。

但眼下这般阵仗,稍有波及其他举人,便极有可能惊动学政。

他们虽然收了人钱财,却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闹出大动静。

只能耐着性子继续等待时机。

眼见林向安终于和人分开,正想要动手,就收到让他们撤离的信息。

几人面面相觑,虽不明白缘由。

却也不敢违抗,只得悄然退去。

林远在贡院门口守候多时,见林向安终于平安归来,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

随即,林向安便带着他们三人,前去采购明日拜师所用的礼物。

白日游湖宴饮时,各位举人与主考官、房官早已私下约定了拜访时间。

二位主考官、十二位房官,还有学政宋道衡,每一位都需单独拜访。

这拜访不仅是对师长的尊敬,更关系到未来仕途的铺垫,因此须得格外讲究。

然而,礼数虽重,规矩更严。

尤其是在礼物的挑选上,既要得体,又不能逾矩。

通常而言,文房雅物、地方风物或象征吉祥的物件最为合适。

而若送金银财帛或过于贵重的礼品,便容易落人口实,反而适得其反。

思量再三,林向安干脆选择了最适用的文房四宝: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配上锦盒,盒面题写“芹献”二字,谦称薄礼,以示敬意。

主考官的礼物稍作搭配,增添了绍兴黄酒与西湖龙井。

黄酒坛封上题“鹿鸣佳酿”。

龙井茶罐则写着“虎跑泉润”。

至于十二位房官,所赠皆为西泠印社的刻印,既实用,又颇具杭州地方特色。

身份有高有低,但礼数上一碗水端平,既无过分逢迎,也无失礼之嫌。

而对于学政宋道衡,林向安则略作斟酌。

在基础的文房四宝之外,额外添了一方青田石雕摆件,雕工精致,寓意深远。

既显用心,又不过分贵重,恰到好处。

一行人花费了近一个时辰,才将所有礼物置办妥当。

待所有礼盒整理封妥。

东西太多,明日若是徒步携带,着实不便。

林向安便让林远去租一辆马车,以便拜访时能妥善运送。

除了礼物,名帖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且需逐一准备,共计十五份。

这拜访的名帖,与鹿鸣宴上所用的名帖不同。

格式更加讲究,承载着正式拜师的礼仪与尊卑之分。

因中举乃人生喜事,名帖可用红绫裱纸,大小约六寸长、三寸宽(约20x10厘米),寓“天地六合”之意。

名帖内容亦有严格规制:

首行:需顶格书写受拜访考官的官职全称,如拜访主考官吴清源,则须恭敬写道:

钦差浙江乡试主考大宗师吴清源老爷

正文:居中,字体稍小,须自谦称“门生”,并标明籍贯,如:

门生浙江省湖州府乌程县学生林向安顿首拜

底格:则需写明所赠薄礼,以示敬意,格式为:

谨具薄仪奉申芹敬,还得附礼物清单。

外封:亦有规矩,须写明“呈上”字样,如:

呈上大宗师吴清源老爷钧启——门生林向安谨封

如此,每位考官、房官,乃至学政宋道衡的名帖皆需依此格式书写。

字迹端正,措辞得体,不容有误。

在铺子里,让人将纸裁好,回去只需要写上内容即可。

夜里,林远见他收笔,忍不住道:“原以为考完就好了,没想到还这么讲究麻烦。”

林向安轻笑,将最后一封名帖吹干墨迹,放入锦囊中,淡声道。

“科考考文章,入仕考人情。”

......

当夜,杭州城的喧嚣渐息,金蟾阁却笼罩在沉沉暗色之中。

堂中燃着几盏青灯,微弱的光映在雕花窗棂上。

投下斑驳的影子,香炉里一缕白烟袅袅升起,弥漫着压抑的气息。

屏风轻晃,曾七迈步入内,目光沉凝,直接抱拳道:“杜管事,刺杀的事,为何突然作罢?”

杜半仙坐在矮榻上,拈着一枚算筹拨弄了几下,才轻轻放回案几。

听到曾七的话,他缓缓抬眼,浑浊的目光却透出几分锐利。

“那小子如今不仅有赵家镖局护着,还在鹿鸣宴上被众官员称赞,得了他们的青睐。再下死手,已是不妥。”

曾七眉头紧锁,心有不甘:“可他不过一介书生,若是孤身一人,即便是解元也杀得。”

杜半仙冷笑一声:“可惜他不是孤身一人。”

不过短短两日,林向安“神童”之名已在杭州城中传开。

若他死在这个节骨眼上,金蟾阁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曾七咬牙:“那咱们要赔银子给谢二爷?”

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几乎相当于赌坊寻常一年所得!

杜半仙眼底闪过一丝冷意,冷哼道:“能不能拿走,那就得看谢二爷的本事了。”

派人调查到将林向安的名字写上黑榜的,是由一个叫陈麻子的人写的,查出来说是一个叫梁荣的人指使。

“让赌坊吃了这么大的亏,总得有人付出代价。”

杜半仙慢悠悠地抬起手,拨弄着茶盏,语气不紧不慢,却透着一丝森然。

曾七沉默了片刻,终究没再反驳。

正当两人交谈之际,外头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伙计匆匆跑进来,脸色发白,压低声音道:“杜管事,金蟾阁外被人围了。”

杜半仙一怔,眼中寒光一闪:“谁吃了豹子胆,敢围这里?”

伙计咽了口唾沫,低声道:“是赵家镖局的人……谢二爷派人传话,说明日一早,来拿银子。”

屋内一时寂静无声,唯有香炉中的青烟,在灯光下缓缓缭绕。

杜半仙脸色阴沉,冷笑一声:“赵家镖局倒是手快。”

看样子,赵家镖局是怕金蟾阁跑路,堵在门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