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换取举人执照
林向安心知自己正身处险境,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
他可以护住自己,但身边的人呢?
王和信不会武功,若真遇上危险,还得分心护着他,终究不安全。
于是,他望向孙伯,语气郑重:“孙伯,能麻烦您一件事吗?”
孙伯微微颔首,神色和蔼:“林少爷,您说。”
“劳烦您帮我照看和信几日,他年纪小,若被牵连,终究不妥。等风头过去,我再去接他。”
孙伯一怔,原以为林向安是想求赵家镖局护他自身安危。
没想到,他真正想要护住的却是身边的少年。
这孩子,倒是沉得住气。
更难得的,是他重情重义。
孙伯不再多言,只是郑重颔首:“好。”
林向安见他应下,又补充道:“另外,劳烦您替我转告谢二爷,若想顺利拿到钱,就请尽快将我的天才之名传扬出去,越轰动越好。”
十三岁,舞勺之年,一举夺得小三元。
十五岁,束发之年,乡试名列第五。
若称一声神童,并不为过。
童年时,这名声是枷锁。
如今,它却能成为最锋利的武器。
人足够惹眼,才会吸引真正的大人物注意。
除了赵康平的名声庇护外,还得寻求官方庇护。
仅凭江湖势力,终究比不过朝堂的权势。
江湖再猖狂,面对权力,也只能收敛锋芒。
孙伯轻轻一笑,眼底流露出几分欣慰与感慨。
昔日机灵聪慧的孩童,如今锋芒毕露,步步算计,竟让他有些恍惚。
“老朽定会把话带到。”
话已交代清楚,孙伯也没再多留,准备带着王和信离开。
林向安察觉王和信可能会抗拒,索性先开口安抚:“和信,你先跟着孙伯,同时帮我跑个腿,去通知杨辉和孙文石,让他俩这几日别回寺庙,暂时和段昊初、刘文昌待在一起。”
不出所料,王和信立即摇头,态度坚定:“我不要!”
他又不是傻子,怎会不明白林向安的意思?
这分明是想支开他!
林向安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语气温和。
“怎么,连我的话都不听了?这几天我实在太忙,顾不上你,你先安心待几日,等我忙完了,就去接你。”
王和信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可我……我担心……”
“我说过的话,什么时候失言过?”
林向安挑眉,语气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笃定。
一旁的林远见状,直接道。
“你留下,只会拖累向安,安心等着才是对他最好的帮忙。”
话音一落,王和信瞬间怔住,嘴巴微微张开,却最终什么都没说出来。
半晌,他闷闷地点头,声音低低的:“那你们不能有事,一定要来接我。”
林向安和林远对视一眼,同时点头。
目送着孙伯带着王和信离开。
......
考中举人后,第一件事便是前往布政司登记身份。
不过,在离开前,林向安带着林远先去了一趟大雄宝殿。
此时正值香客如云,正是一个绝佳的时机。
寺庙里的僧人早已收到消息,知晓昭庆寺出了位新科举人,对此十分重视。
林向安刚一说明来意,便有高僧亲自迎接,领着他前往大雄宝殿烧香,拜谢佛祖庇佑。
他在佛像前恭敬地奉上香火,双手合十,虔诚叩首。
随后取出一百两银子,郑重捐给寺庙作为香火钱。
这是科举士子寄宿寺庙后的惯例。
若金榜题名,需捐助香火钱,以示感恩。
僧人们对此十分满意,心中更是盘算着如何借此机会造势。
昭庆寺能出一位年少才俊的举人,便可宣传佛祖显灵,吸引更多科举士子前来祈福,也让香客信众更加信奉寺庙的灵验。
果然,殿内外的香客听闻昭庆寺竟走出了一位年仅十五的举人,顿时议论纷纷,既惊叹他的才华,也对寺庙香火更添几分敬畏。
“竟是如此年轻的举人,当真是神童转世!”
“昭庆寺果然灵验,若家中子弟要赴考,定要来此祈福!”
有人当即上前道贺,林向安一一含笑回礼。
态度谦和,举止得体,更显得才华出众、品性端方。
待他离开后,围观的香客们仍在热烈讨论。
不少人开始主动打听林举人的身世背景。
甚至有人当场向僧人求签祈愿,希望自家子弟也能沾沾灵气。
见目的已然达成,林向安拿着捷报文书,与林远一同下山,前往布政司。
而孙伯派来的两名镖师,则始终不远不近地跟在他们身后,暗中护卫。
......
知道有人会心怀不轨,林向安和林远选择人流较多的路线行走。
表面上看,林向安神色淡定,实则步步留心。
他身上携带了不少保命的物件,石灰粉、芥末粉、袖箭、匕首等。
这些东西是他外出远行,带在身上的。
之前也没派上用场,没想到中举后,反而拿出来防身了。
林远则比他还要警惕,目光凌厉地扫视着四周,见到有陌生人靠近便下意识提高戒备,反倒吓到了几名无辜的路人,引得对方疑惑不已。
布政司位于府衙附近,坐落在繁华的河坊街一带。
与府衙相比,它的建筑规模更大。
全称是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统辖杭州、嘉兴、湖州、绍兴等十一府。
属于浙江的最高行政机构,主要负责民政管理、财政统筹、官员考核、文化教育等事务。
它与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掌军事)并称“三司”,彼此分权制衡,维持地方稳定。
考中举人后,需在布政司完成身份登记,将原先的民籍转为官籍,正式踏入仕途。
门口的差役见林向安出示捷报文书,神色顿时恭敬了几分,客气地将二人引入内厅。
厅内已有不少新科举人在办理登记,整个流程繁琐而严格。
首先,需要填写亲供名单,详细记录个人履历,包括姓名、籍贯、年龄、体貌特征.
以及祖上三代(曾祖、祖父、父亲)的姓名与职业,以核查是否为良民出身,确认家族三代清白。
这份名单,林向安不知填写过多少次。
简直像是现代的身份证号码似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它。
其次,还要默写乡试答卷的部分内容。
官员会核对笔迹与原卷是否一致,确保考生身份属实。
最后,还需两名生员作保,证明身份无误。
好在乡试互结单可作为担保文书,林向安早已备好,倒也不必再费心找人作保。
在排队等待时,他顺口问了差役一句:“可有这次中举的完整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