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皇宫,永寿宫。
一缕袅袅青烟从青铜炉中升起,檀香的气息弥漫在静室内。
皇帝李允隆一身素白道袍,盘坐于蒲团之上,双目微阖,手中拂尘轻搭臂弯,仿佛已与这缭绕的烟霭融为一体。
经过这么多年的修玄,身上的皇帝的霸气正在慢慢消散,整个人多了一股出尘的道士气质,仿若一位不问世间事的得道者。
静室的珠帘外,长公主李荣春盈盈下拜,声音清冷却恭敬:“儿臣参见父皇。”
“长公主,何事扰朕清修?”李允隆并未睁眼,只是淡淡质问道。
“儿臣记挂父皇,请父皇责罚!”长公主李荣春心里一紧,于是将手和额头贴到地上道。
此刻,她的心里像是被什么堵上一般。毕竟在这么多兄弟姐妹中,由于她是父皇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受到的宠爱是最大的。
只是父皇迷上修道后,这份宠爱正在慢慢淡化。明明她跟父皇已经许久不见,此刻过来拜见,竟然不是关心,而是指责她扰了清修。
李允隆的眼睛仍旧闭着,但心如明镜一般:“朕没有废掉太子,你可是不服?”
“儿臣不敢!”长公主李荣春先是一愣,而后仍旧低着头道。
她的心里确实十分不舒服,原本她以为李贤并非夏室血脉,而李锋跟父皇已经交恶,那么她是妥妥的新皇储。
只是事情的发展大出所料,太子李贤归来不仅没有被废掉,而且刚刚还领兵出战,特别自己的父皇竟然公然声称不在意血脉。
正是如此,她原以为已经到嘴边的皇储之位,结果现在又离自己远去。
李允隆听到自己大女儿声音中的不服气,于是淡淡地道:“你终究还是太不稳重了!”
“儿臣请父皇赐教!”长公主李荣春听得不太明白,于是一副乖宝宝的形象道。
李允隆缓缓睁眼,目光如渊:“罢了!朕知道你此次打的是什么主意,亦是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儿臣谢过父皇!”长公主李荣春的心里狂喜,于是不再隐瞒自己的野心道。
既然楚国有女帝,越国有女帝,此刻的其他国家同样出现过女帝。而今太子李贤并非夏室血脉,李锋已经被扫出家门,那么她李荣春为何不能成为夏国第一任女帝?
李允隆接过尚锦递过来的湿手帕,显得语出惊人:“你可知皇宫下有一座秘密地宫?”
“儿臣不知!”长公主李荣春的心里大为震惊,显得十分老实地回应。
李允隆知晓有些东西是瞒不住了,于是抹掉额头上的汗水道:“德王当年诈死脱身,这么多年一直躲在地宫下面。”
“德王?”长公主李荣春的眼睛一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所谓的德王,不仅是当年跟李允隆争夺皇位的竞争对手,而且还是现任太子李贤的生父。当年李贤之所以被选为李允隆的继子,虽然有着李允隆想要撇清杀害德王的指控,另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德王已死。
只是谁能想到,德王不仅没有死,而且还躲在皇宫的地宫下,对如今的皇帝可谓是虎视眈眈。
“长公主,朕现在可以给你机会,只要你能将他的嘴撬开,那么你将会得偿所愿!”李允隆将湿手帕交给太监尚锦,于是对长公主李荣春进行画饼道。
“儿臣领旨!”长公主李荣春的眼睛闪过一抹狠厉,于是恭恭敬敬地道。
不管是为了出掉心里头的一口恶气,还是谋求更好的前程,他都需要办好这一件事。只要将德王的嘴撬开,她不仅成功报复李贤,而且还能一举成为夏国的储君。
殿内一时寂静,唯有香炉中的炭火偶尔噼啪轻响。
长公主李荣春心头一阵狂喜,正要向李允隆谢恩,却听皇帝又道:“此事必须隐秘进行,不得声张。”
虽然那晚将德王李智活抓,但他并没有选择即刻处死这个叛贼,而是想要通过德王李智了解一些重要的事情。
特别德王李智还活着的消息,他并不准备向世人的公开,甚至会将这个消息隐瞒下来。
“儿臣明白!”长公主李荣春无法理解皇帝的做法,但还是认真地应承下来道。
待李荣春退下,殿侧暗门无声推开,太监花子虚躬身而入,显得低声地汇报道:“陛下,奴婢回来复命!”
此次,太监尚锦送来了一枚火丹,火丹的表面流转着一抹别样的光芒。
李允隆看着盒中的火丹,想到这种新火丹的神奇功效,于是将火丹取出来道:“好!你办得很好,当赏!”
此话一出,太监尚锦注意到李允隆挥袖的方向,正是朝着放在架子上的丹盒。
这……
太监花子虚看着尚锦送过来的火丹,不由得纠结起来。
他倒不是嫌弃这火丹的功效,而是火丹的功效太好了。每次服用过来,受罪的不仅是自己,而且瓶儿同样遭殃,搞得瓶儿最近跟他闹小脾气呢。
咳!
太监尚锦看着花子虚一副为难的模样,于是轻咳一声以示警告。
“谢陛下恩赏!”花子虚反应过来,当即欣喜若狂般道谢。
由于丹药不许带出永寿宫,加上皇帝一直提倡的是开瓶即食,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放进嘴里。这里并没有水服的待遇,所以他只能用力干咽进肚子里。
“陛下,既然您已经让太子领兵前往东城支援,您为何还要出动蝙蝠卫呢?”太监尚锦给皇帝送去水杯,却是困惑地询问道。
李允隆接过水杯,用水将含在嘴里的火丹送服进肚,而后眸中寒光隐现:“世人都以为朕是一个只会修道的昏君,而今是时候让所有人都知晓——若是朕想要一统七国成就传奇帝业,那亦不是一件难事!”
这……
太监花子虚好不容易将火丹干咽进肚子,听到李允隆这番话后,顿时知晓眼前皇帝的心思。他之所以如此安排,敢情是想要埋伏自己的亲生儿子,从而窃取自己亲生儿子一统六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