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洛阳,刘协的寝宫内。他一个人阴沉的坐在一个矮凳上,旁边站着一个佝偻的身影,那是他的贴身大太监。

“为什么会失败?”刘协有些不满。

大太监看起来犹如风中残烛一般,看着随时都能吃席的样子。听到刘协的话之后,平静的回道:“张飞乃是当世猛将,若没有上百人围杀,想要成功是很难的。”

“本就只是试一试而已,陛下何必动气?”

刘协听到这里有些烦躁,道:“朕乃大汉天子,想要杀一个反贼叛将都如此艰难吗?”

老太监不说话,就这么默默的看着烦躁的刘协。

刘协生气的要死,只能无能狂怒,踹到了身前的案几,发泄了一会儿之后,犹如泄气的皮球一般颓然的坐在地上。

“朕的江山......还有希望吗?”

老太监这个时候开口说道:“陛下乃是大汉皇帝,这天下自然是有希望的。只要您还在,这大汉就还在。”

“别以为朕不知道,同样的话换成汉王,你们也是认的吧?”刘协嗤笑一声。

说到这里,他像是想到了什么,更恼火了:“当初是谁建议朕给将他封为汉王的?”

以前他年纪小不懂,只觉得封个王而已,没什么的。后来给曹操封魏公的时候,他才回过味来。

尼玛的,刘备封王就封王,封什么王不行?秦王也可以,燕王也可以,为什么就是汉王了?

当初提议给刘备封汉王的人,心里是什么小心思,他也是封曹操魏公的时候才反应过来。

心里膈应坏了。但是他也没办法,没有这些人,他连洛阳都守不住。

他这些年也想了一些办法,收拢了一些忠于自己的人。但并没有太大的用,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是董承。但现在董承也垂垂老矣,兵权不在。而且董承成分有问题,朝中诸公根本不把他当回事。

真正有能力,有权力且忠诚于他的,数来数去就只有荀攸。但荀攸这里也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与其说荀攸是忠于他刘协,不如说荀攸忠诚于大汉的皇帝陛下。

谁是大汉皇帝陛下,他荀攸就忠诚于谁。

刘协看的很清楚,但是他不清楚的是,这不是荀攸的个人选择,而是荀家的个人选择。

在荀彧受到刘备重用,荀封成为刘备核心重臣,荀悦成为州牧,刘备又有鲸吞天下之势的情况下,荀家调整了自己的家族方向。

直接支持刘备那肯定不可能,还是那句话,像荀家这种超级世家是不可能支持刘备。个人会背叛阶级,但是群体不会。荀家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是不可能背叛自己的阶级的。

但是荀家现在的方向是,不支持但也不敌视刘备,也不限制家族弟子去刘备那边参加科举或者直接出仕。

政治立场上则跟杨家保持一致,做保皇派。但又跟杨家有些差别。杨家的想法是保着刘协,重振大汉。荀家则忠于汉室正统,谁是汉室正统就忠于谁。

如今大汉四大世家基本上都已经完成站队了。杨家站刘协,荀家站朝廷,陈家站曹操,袁家站墓地。

“你说能不能找个属于朕的专诸?”刘协忽然开口问道。

大太监眉毛抖了一下,道:“陛下...此事不可能成功的。”

刘协也清楚,只是不甘心而已。

大太监此时对刘协有些无语了。这孩子脑子不好使吧?之前刺杀张飞这事儿他就觉得离谱了,现在竟然想要刺杀刘备。

“陛下,与其想这些,不如想一想接下来该如何?太尉已经催了好几天了,到底迁不迁都?”

“不迁!”刘协断然拒绝道:“迁都迁都!迁去哪儿?今天往东迁五百里,明天往东迁五百里,干脆这天下朕不要了,朕带你们去倭国抓海虾玩去算了。”

“不迁总要有个理由。”老太监点了刘协一句。

刘协听到这话,只觉得屈辱:“朕!乃大汉天子!自有汉一朝,可曾有过被外臣逼得迁都的天子?”

“太尉五世三公,世受皇恩,仅仅是朕就给了他们杨家五个侯爵!结果呢?!内不能稳定朝堂,外不能杀贼讨逆!如今汉王还没打过来呢,他不想着如何抵御,只想着迁都!”

“迁个鸟都!大汉四百年以降,岂能在朕手里如此窝囊!大不了就让汉王打进来,朕倒要当面问问朕这个好皇叔,到底是要匡扶汉室,还是要朕这个皇位!”

“陛下何必如此动怒?”杨彪的声音幽幽传来。

刘协听到他的声音,整个人都僵住了,扭头看了看殿门口的杨彪。

他不是怕,他是怒!

这里是他的寝宫,没有他的传召,杨彪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来了,眼里哪还有他这个皇帝?

事实上,他真冤枉杨彪了。

杨彪怎么说也是当世大儒,不会干这么莽撞的事情。他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其实是皇后召他来的。

如今刘协的皇后也是杨家女就是了。

“太尉倒是好雅兴,这是来朕这寝宫散步来了?”刘协不软不硬的刺了一句。

杨彪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然后道:“陛下误会了,是皇后有事召见老臣。”

他话说完之后,就有一个雍容华贵艳丽异常的女子走了进来,正是刘协的皇后,杨彪的嫡亲孙女。

“陛下,莫要动气了,是我让太尉来的。”皇后走到刘协跟前,将他扶起来,小声说道:“都说了气大伤身,你总是不听。”

虽然皇后是杨家人,但是皇后跟刘协的感情却非常好!一来杨彪早早就将嫡亲孙女嫁给了刘协,两人算是一起长大的。二来杨皇后的确担得起母仪天下四个字,深得刘协的喜爱。

刘协平复了一下心情,对杨彪说道:“太尉,朕不明白,为什么要迁都?今日退,明日退,咱们,还能回来吗?”

杨彪看着刘协,其实他对刘协印象还是不错的,若是在太平盛世做个守成的君主肯定是没问题的,可惜生不逢时。

外面又有刘备这个强大的宗亲,让他从小就背负了巨大的压力,以至于如今整个人都变得阴郁,喜怒无常。

“陛下若不想迁都那就不迁都便是。”杨彪沉声说道。

听到杨彪这话,刘协有些惊讶,抬头看向杨彪:“此言当真。”

杨彪点点头,道:“陛下,您心里苦,臣都知道的。”

老太尉这句话,直接戳到了刘协的伤心处,眼睛瞬间就红了,也不强撑着了,就地坐在地上,掩面而泣:“朕......不苦,朕只怕日后无颜面见先帝啊!我大汉四百年江山......”

杨皇后轻轻拍着刘协的后背,看着他的眼神中,满是心疼。

在场的人其实都知道,哪怕刘备称帝了,那还是大汉,刘协自己也知道。可这个时候总不能拿这个话安慰刘协吧?

杨彪就这么安静的陪着刘协,刘协在哭了一会儿之后,抹干净眼泪,道:“让太尉看笑话了。”

“没。”杨彪回了一句道:“陛下真性情而已。”

“对了,朕还没问呢,皇后召太尉进宫所为何事?”

皇后听到这,眼睛一红道:“陛下,昨夜...昨夜...襄贲侯薨了!报信的人见不到你,只能来寻我了。可这事儿我又有什么办法,只能将太尉喊来了。”

“襄贲侯薨了?”刘协怔怔的看着杨彪。

杨彪无声的点点头。

刘协这一下彻底绷不住了,眼泪又下来了:“这...这....朕的心好痛!好痛啊!”

襄贲侯是刘虞。

可以这么说,刘协能够有如今的这一切,刘虞绝对是他最大的助力。虽然这两年刘虞的身子骨一直都不太好,已经不能理事了。但是只要他还在,刘协就是心安的。

可如今,刘虞没了。

他怎么可能不心痛?!

“陛下,节哀啊.....”杨皇后将刘协的头抱在自己的怀里,轻声安慰着。

杨彪默默的退出了殿门。门外阳光正好,照在他身上的时候,暖融融的。

今年七年七月初六,大汉襄贲侯、太傅、幽州牧、宗正刘虞薨,享年七十六岁。

刘协下令全国缟素,追封其为燕国公,哀荣极盛。

消息传到长安之后,刘备大哭一场,对着洛阳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他与刘虞虽无私情,却有提携之恩。

刘备又是重情义的,下令长安缟素,为刘虞送行。同时派遣刘慵前往洛阳吊丧。

跟刘虞薨了的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张飞、马岱二人遇刺的消息。

消息是从简雍那边传来的,刘平其实没怎么当回事。这些年光是他自己都遇到过多少次刺杀了?

只不过他挺佩服刺客的。刺客来刺杀自己还好理解,毕竟自己武艺一般,还是有机会的。那去刺杀张飞,不是白送吗?

而且还是刺杀带着十几个护卫,以及有马岱随行的张飞。在刘平看来,没有个四五百人,都不可能成功的。

毕竟张飞和马岱两个人在前,真要冲杀起来,一味突围,那是一两百人能够拦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