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极寒
寒冬腊月,凛冽的北风如咆哮的猛兽,在长安的街巷间横冲直撞。铅灰色的苍穹沉甸甸地压向大地,大团大团的雪花好似鹅毛般纷纷扬扬飘落,迅速为这座古老的都城披上一层银白厚毯。
刘平伫立在丞相班房门前,紧锁的眉头似能夹死苍蝇,凝视着这漫天飞雪,心中满是忧虑。
今年的气温低得超乎寻常,这般酷寒,让前线的战事陷入僵局。纷飞的大雪封堵了条条道路,补给车队举步维艰。运往前线的粮草,在漫长而艰难的跋涉途中,损耗惊人,抵达时所剩无几,远不及途中消耗的数量。
“今年这气温,冷得太离谱了。” 马良双手不停地相互搓着,试图获取些许温暖,他悄无声息地走到刘平身后,小声嘀咕着,呵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冰冷的空气中。
刘平缓缓扭过头,目光看向马良,沉声道:“传令右都督,让他就地安营扎寨。告知大王,暂且停驻宛城。”
马良闻言,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疑惑,随后不解地说道:“虽说天气确实寒冷,可就此罢兵,也……”
刘平轻轻摇了摇头,打断马良的话语,语气坚定:“仗,打不了了。”
“可这实在太可惜了。” 马良满心无奈,微微叹了口气。
“可惜?” 刘平嘴角泛起一抹笑意,轻声道,“一点都不可惜。”
“为何?” 马良满脸困惑,眼中满是不解。
刘平抬起手,一片晶莹剔透的雪花悠悠飘落,落在他手心,转瞬化作一滴冰冷的水珠。“不论我方还是朝廷,在这般恶劣天气下,都无法正常作战。如此一来,大王便能腾出手去支援左都督,全力歼灭曹操和孙坚的主力部队。”
刘平嘴角上扬,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再者,依你看,今年这般严寒,北方的局势会怎样?”
“如此酷寒……” 马良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庄稼定会减产,有些地方甚至会绝收。”
“正是。” 刘平抬眸望向远方,雪幕茫茫,好似一幅无尽的画卷。“益州、荆州、南州并未遭受这般酷寒侵袭。即便凉州、新州、长安这边粮食绝收,也无关紧要,毕竟咱们本就没将粮食指望放在这几个地方。”
马良心中暗自惊叹,不愧是丞相,关中那千里沃野,他都看不上眼。
“这场寒潮,实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机遇。” 刘平脸上浮现出自信的笑容。
马良陷入沉默。在这场寒潮的肆虐下,大汉北方不知会有多少人被冻死、饿死。他深知刘平必定也想到了这些,可瞧这情形,丞相似乎并不将此放在心上。
函谷关前,纷飞的雪花如鹅毛般密集地洒落,张飞正站在刺骨寒风中,指挥着麾下士兵营造军寨。如今天气酷寒难耐,单薄的营帐根本无法抵御这彻骨的寒冷。而且,长安传来指令,要求暂缓攻势。
实际上,想要强行攻城也几乎没有可能。天气太冷了,函谷关守将朱睿想出一个极为棘手的法子,他命人在城墙上彻夜倒水。第二天清晨,整个城墙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城门更是冻成一个巨大的冰坨子。
张飞派出士兵尝试攻城,云梯根本无法稳稳挂在光滑的冰面上。冲车和井栏虽说还能使用,可没有攻城部队的掩护,冲车难以靠近城门;井栏则只能与城墙上的敌军对射。之
前有人设想在井栏上安装类似云梯的装置,以便士卒能直接从井栏走上城墙,可经过实际测试,这办法根本行不通。用铁制作成本太高且不现实,用木板的话,守城敌军只需挥动斧头,眨眼间就能将其砍断,还不如云梯实用。
既然攻城无望,张飞也只能无奈暂缓行动。雪势愈发大了,气温持续走低,前些日子甚至有军帐被厚重的积雪压塌。在贾诩的建议下,张飞干脆在函谷关西侧约三十里处,着手筹建一座军寨。
军寨一面依山而建,借助山势形成天然屏障;另外三面先用碎石与泥土混合,堆砌起两米多高的矮墙,矮墙之上又加高了一米多的木栅栏。大军入驻军寨后,总算能稍稍抵御寒风的侵袭。
时间充裕,张飞又下令麾下士卒伐木,开始建造营房。每个屯都在规划好的区域自行建造营房。能住上房屋,自然比蜷缩在帐篷里强得多,士卒们都干劲十足。而且天气寒冷,劳作起来身体也能暖和些。
军寨内,张飞的大帐之中。此时营房正在热火朝天地建造,张飞暂时只能栖身帐内。好在军寨阻挡了部分寒风,帐篷内摆放着几个熊熊燃烧的火盆,暖意融融,倒也不算寒冷。
“这鬼天气,冷得太不像话了。” 杨庚一边用力搓着手,一边将手伸到火盆上烘烤,忍不住抱怨道。
“其实还好,这样的天气我经历过许多次。我们那儿常常都是这般寒冷。” 饥指累祖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淡然。
“我也觉得尚可。” 程银跟着笑了笑,接过话茬,“不过这天气,想要打仗确实不太现实。”
“跟着大王就是好,不然在这种酷寒之下,咱们麾下的兄弟们还不知道要冻死多少。” 成宜满是感慨地说道。
张飞听后,哈哈大笑起来:“说得没错,不过这还得好好感谢德安。那家伙,给咱们带来太多惊喜了。”
众人纷纷点头,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的绿色军大衣。起初,这军大衣刚装备时,不少人嫌弃它样式丑陋。可如今,大家都真切体会到它的妙处,简直是爱不释手。
军大衣极为宽大,即便身着铠甲也能轻松套上。夜晚睡觉时,还能当作睡袋使用,无需再单独携带被子,既柔软又暖和。
一旁的贾诩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轻抿一口,缓缓说道:“长安那边传来消息,如今大雪封路,粮草肯定无法及时运达。咱们现存的粮草虽能支撑到开春,但也得谨慎行事。”
“谨慎什么?” 有人疑惑地问道。
“其一,要小心防范火灾,避免走水;其二,需警惕函谷关敌军突袭,谨防他们前来焚烧咱们的粮草。” 贾诩耐心解释道。
“放心吧,不会出问题的。” 张飞拍着胸脯保证道。
贾诩微微点头。
与张飞等人的轻松惬意相比,函谷关上的朱骁等人却如坐针毡。按理说,至少在接下来一个月内,无需担忧张飞攻城,他们理应能松口气。
可如今这恶劣天气,给他们带来了比张飞攻城更为严峻的难题 —— 粮食危机。并非眼下就缺粮,函谷关现存的粮食,若节省着吃,支撑到开春不成问题。可开春之后呢?
“这鬼天气,今年恐怕要大面积减产了。” 朱睿满脸忧虑,眉头拧成一个 “川” 字,“开春之后,咱们的粮草供应怕是难以保障。”
“不至于吧?” 卢韬皱着眉头,满脸怀疑,“朝廷诸公自然明白轻重缓急,再怎么短缺,也不会短了咱们的粮草。”
“那也得有粮可给才行。” 朱睿无奈地回应道。
“什么意思?” 卢韬一时没反应过来。
朱睿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朝廷恐怕收不上多少粮食了。”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皆陷入沉默。朱睿话中的深意不言而喻,今年大概率会减产,甚至部分地区绝收。在这种情况下,朝廷想从百姓手中征收到粮食,几乎是天方夜谭。可地方上就没有粮食了吗?
并非如此。地方豪强、世家大族的粮仓里肯定囤有粮食。不仅如此,他们此刻想必已经开始趁机高价收购粮食。再过几个月,又会低价强购百姓的土地。如此一进一出,便能赚得盆满钵满。
“现在都只是猜测,不过是天冷罢了,开春之后或许会有转机。” 朱骁努力安抚众人情绪,继续说道,“况且,这种困境并非我们独自面对,对面的敌军同样如此。”
“确实如此。” 朱睿点了点头。
众人继续闲聊着,试图借此舒缓心中沉甸甸的压力。但是具体如何想的,那就个人有个人的想法了。
开春之后就算会好又能怎么样呢?荆州那边可没有这么冷,刘备完全可以放弃攻打洛阳,转而南下支援关羽。
一旦刘备南下,那么曹操和孙坚两家就要面对超过十五万刘备大军。而且,他们还是进攻方。
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撤兵吧。”曹操军大营内,在收到了曹仁败退宛城,退到伏牛山之后,沮授皱眉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曹操沉默,没有接话。
“此时退兵还有机会,若是等刘备率军来江夏,那想走可就难了。”沮授又说了一句。
“还有一个办法。”程昱远道而来,开口说道。
“什么办法?”曹操抬头看向了程昱。
“水淹江夏。”程昱一脸平静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曹操有些犹豫,这种计策虽然好用,但未免有伤天和。
“现在是冬天,想要水淹江夏哪有这么多水?”沮授皱眉看向程昱。
程昱耸耸肩道:“又不是要淹死多少人,哪怕只是没过膝盖也成。”
众人不理解。
沮授等聪明人已经明白了程昱的意思。这人,不像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