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陛下,臣以为李县公纵容士兵劫掠,应该严惩!”

有大臣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以为李世民就是这个意思。

“严惩?李县公灭了东突厥,若是因为这点小事,就要严惩,岂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

有大臣不赞同,因为这件事就惩处李靖。

“呵呵,功是功,不能混为一谈,既然犯了错就应该惩罚,若是不然,岂不是以后谁都可以凭借功劳肆意妄为?”

“你这是在混淆概念,老夫的意思是,李县公这次就算有疏忽,也不至于因此受罚!”

“呵,疏忽?你可有想过,以为士兵的劫掠,给我大唐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

“能够有什么后果?”

“老夫切问你,如今东突厥的地盘,是不是已经属于我大唐?”

“这是自然,还用得着问?”

“好,既然是我大唐的土地,那么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突厥牧民,他们是不是我大唐的百姓,是不是陛下的子民?”

“这……可以算是。”

“那好,既然他们是陛下的子民,那李县公纵容士兵劫掠我大唐的百姓,难道不应该受到惩罚吗?”

“你这话不对。”

“当时劫掠的时候,那些突厥人可还没有成为我大唐的百姓呢。”

“好,就算你说的对,那个时候那些突厥人,还不是我大唐的百姓。”

“可是经过士兵的劫掠之后,那些突厥人是不是会因此,对我大唐心怀恨意?”

“大唐想要治理这些人,是不是也因此变得困难无比?”

……

赞同惩罚李靖的官员,最后的发问,让不赞同惩处李靖的官员,一时无言以对。

争论有了结果,赞同对李靖惩处的官员,占据了上风。

“陛下,还请责罚李县公!”温彦博再次出声道。

李世民缓缓开口,“药师纵容士兵劫掠,确实造成了很不好的后果。”

“然,此番攻灭突厥,药师居功至伟……”

李世民进行了一大长篇的叙述,总结起来无非就两点。

口头警告李靖,并让他居家反省一月。

“谢陛下!”李靖脸上没有任何的不满,恭恭敬敬的对李世民揖礼。

李世民微微颔首,随即给了身旁的王德一个眼神。

王德当即打开册书,大声宣读了起来。

“门下……”

册书内容不算长,王德很快就念完了。

群臣请到里面的内容,除了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大佬一脸平静之外,其他人都是一脸哑然。

刚刚李靖才被弹劾,李世民更是让他在家反省一月。

结果转过头,就当朝宣读关于李靖的册封。

代国公!

册书的内容就一个,那就是李靖攻灭突厥居功至伟,因此封为代国公。

之前李靖爵位只是县公,现在直接跳过了郡公,被封为了国公。

转变来得有些快,让一众大臣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不少刚刚发声支持惩处李靖的大臣,频频看向温彦博和唐俭以及侯君集。

刚刚就是他们三人带的头,现在李靖转过头被封国公,他们希望三人再次站出来带头反对。

唐俭老神在在的站在自己的位置,根本没有要反对的意思。

温彦博眼观鼻,鼻观心,都让人怀疑他是要站在那里准备睡觉了。

至于侯君集,一开始的时候,脸色有些难看。

可后面,似乎是想明白了什么,眼睑微垂,一副事不关己的做派。

程咬金如同看小丑一般,面带讥讽的望着那些大臣。

弹劾李靖的这一出,不过就是李世民想要敲打一下李靖的把戏罢了。

只要稍微有脑子的人,都能想的明白。

灭国之功,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弹劾,就给抹去了。

更何况,李靖在军事方面的能力,满朝的武将之中,有几人能够比肩?

最为重要的是,李靖虽然算不上李世民的心腹,可他也不会做出不利大唐的事情来!

李世民让王德当朝宣读册书,也是在见了李靖的态度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若是李靖因为被责备几句,就露出不满。

准确的说,李靖别说露出不满,哪怕是他为自己辩解。

那么这份册书也不会被当众宣读,而是会被修改,从国公变为郡公!

李靖的封赏,没有人站出来提出异议。

李世民示意王德,继续宣读其他的诏书。

这次攻灭突厥,需要封赏的人,远不止李靖一人。

还有其他五路总管,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封赏。

赵铭也期待的看着王德,等着他宣读封赏自己的册书。

“门下:神武团团长赵铭……”

听到自己的名字,赵铭顿时脸上露出笑容。

随着王德念完,程咬金最先看向赵铭,“宜国公!”

赵铭先向李世民谢恩,然才笑着对程咬金拱手致意。

“陛下!”王珪眼神阴鸷的扫了赵铭一眼,然后向李世民揖礼。

“赵铭封国公,臣以为不妥。”

李世民不悦的扫了王珪一眼。

“王爱卿,你倒是说说,赵小子封国公有何不妥?”

“陛下,赵铭年纪不过二十出头,县伯的爵位,于他而言,本就已经很高了!”

说着,王珪扫了一眼身后重臣。

“朝中不少大臣,他们之中很多已经追随陛下多年,一路走来到现在,依旧没有任何的爵位。”

“不但如此,赵铭身居工部与兵部侍郎。”

“臣倒不是认为,赵铭无法胜任,而是他年纪轻轻就已身居高位。”

“如今陛下又要直接封他为宜国公,如此一来,若是赵铭以后再立新功,岂不是封无可封?”

王珪说了半天,主要用意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从赵铭年纪入手,告诉李世民,要是封了赵铭为国公,那以后很有可能会造成封无可封的局面。

韦挺也跟着出言附和,认为不可封赵铭为国公。

一众世家官员,纷纷站出来附和。

侯君集对张亮他们使了一个眼色,随后也站出来表示,赵铭确实不适合封为国公。

王珪他们世家官员反对,李世民能够接受。

可侯君集和张亮他们也站出来反对,瞬间让李世民内心不爽了起来。

“你们还要不要点脸?”

程咬金指着王珪他们大声喊道。

“有本事,你们也去生擒颉利老儿啊!”

“一个个的屁本事没有,只会在这里叫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