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7章 房遗直的提醒

不过,两人并没有当众把想法说出来。

打算后面再找机会,单独向赵铭提一提这事。

赵至任知道酒可以随便喝,当即自己满上,继续喝了起来。

当晚,除了赵铭之外,赵至任还有其他姐夫,全部喝醉。

毕竟是第一次喝这种高度酒,喝醉也属实正常。

次日清晨,赵铭难得的早起。

在院中打了一套拳,微微出汗之后,才重新洗漱。

吃过早餐,赵铭就带着小吴出门。

兰桂轩中,长孙冲程处默他们一众二代,相继带来。

“赵兄弟,这么早叫我们过来,是有什么事?”

赵铭没有说话,而是把几张纸拿了出来。

“你们看看,能不能按照这些样式,生产出来玻璃瓶。”

“另外,就是栎阳水泥工坊的事情,可以安排人去动工,开始建设了。”

房遗爱看着纸张上面玻璃瓶子的样式,一脸为难。

“赵兄弟,这恐怕很难做出来啊!”

“嗯,有什么困难,房兄你说出来,咱们共同想办法。”赵铭说道。

“是这样的,这玻璃只有在高温烧红之后,才可以对其塑形。”

“可是,烧红的玻璃,没法上手进行塑性 啊!”

“还有……”

房遗爱现在对玻璃的特性,也有很多的了解,当下把困难都讲述了一遍。

赵铭一听,笑着说道:“这个很好解决。”

房遗爱提出来的这些困难,主要是他的思维,停留在了制作陶瓷的方法上面了。

陶瓷瓶制作,是先制作坯体,然后再进行烧制。

玻璃瓶如果也如此做,自然是困难重重,甚至以现在的工艺,根本没办法解决。

赵铭继续说道:“这样,明日我去一趟玻璃工坊,房兄你先挑几个机灵一些的匠人。”

“到时候,我教他们如何制作。”

“那行!”房遗爱当即点头道。

赵铭说没有问题,他根本不会去怀疑。

在场的二代,潜移默化之下,对赵铭的话深信不疑。

随后,众人又说了一下,水泥工坊、玻璃工坊以及砖坊的情况。

现在砖坊的生意依旧极好,属于是供不应求。

一番商量之后,赵铭当即决定,扩大砖坊的规模,并且大量的招收工人。

“赵兄弟,若是去外面招收工人的话,你咱们砖窑的技术,就会泄露出去啊。”

长孙冲说出自己的担忧。

“是啊,咱们现在虽然产量依旧不够,可那是因为咱们掌握的技术,比别人的好,可以减少很大的成本。”

“这要是技术被别人学了去,咱们就没有优势了。”

程处默也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赵铭听罢,轻笑道:“这个其实不用内心。”

随后赵铭给众人分析了起来,算是给他们科普了一下,规模与成本的关系。

听完赵铭的分析,所有人都没有了意见 ,决定按照赵铭的说法去干。

其实赵铭的想法很简单,如今他们生产的青砖,口碑已经树立起来了。

长安城以及周边的人,想要购买青砖,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所生产的砖。

别人即便是得到了技术,也很难一下子就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赵铭他们的砖坊,现在属于是一家独大。

别人若是想要竞争,直接用最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就能够搞死对方。

赵铭他们有先发优势,市场份额大。

若是打价格战,他们就算一百块砖只赚一文钱,算下来也不会亏本。

可别人就不行了,别说一百块砖只赚一文钱,就是十块砖赚一文,最后注定要亏损。

因为赵铭他们砖坊,还负责送货上门。

这一块一直都是李德謇在负责,他们家有着稳定的渠道,可以低价购得淘汰下来的战马。

别人若是也卖砖,你要是不跟着送货上门,谁买啊?

可要是送货上门,送货上门的成本将会大大提高。

众人一直聊到中午,吃过午饭后,各自开始忙碌起来。

赵铭起身,准备前往工部曲一趟。

要生产玻璃瓶,还需要打制一些工具才行。

赵铭准备用吹制的方法来生产,所以需要不少的铁管,另外就是一些模具。

他依旧还兼任着工部侍郎,直接去工部找人制作也方便。

房遗直听到赵铭要去工部,就和赵铭一路。

房遗直在东宫任职,刚好与赵铭同路。

途中,房遗直向赵铭提起了杜构。

杜构现在也是在东宫任职,并且很得太子李承乾的信任和器重。

“赵兄弟,不是我背后搬弄是非,这杜构子太子面前,说过你好几次坏话,被我听见了。”

“你看要不要我找个机会,让你与太子见上一面?”

赵铭听罢没有放在心上,摆了摆手道:“我最近事情挺多,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房遗直欲言又止,他说起杜构,实际上就是想要赵铭提早和李承乾多亲近。

可是有些话,他又不好明说。

如今,不少二代们在家中长辈的安排下,都开始向太子靠拢。

这么做,自然是提前与储君打好关系,等到将来吃啊能够继续维持家族的地位。

房遗直相信赵铭不会不懂这其中的道理,可赵铭拒绝与李承乾接触,他又不好劝说。

赵铭虽然年纪与他们差不多,可与他们这些二代,却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那就是赵铭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是李世民的臣子。

而且还是朝中重要的大臣。

朝中大臣若是与太子交往过密,难免不会让皇帝起疑心。

尤其是随着太子的年纪逐渐长大,皇帝更会有诸多的想法。

最是无情帝王家!

哪怕皇帝和太子是亲父子,可他们又是君臣。

皇家的事情,本就还能复杂,臣子在其中每一步都需要谨慎才行。

不然,最后落一个什么样的结局都不奇怪。

远的不说,就是前太子李建成以及他下面的属官,他们最后的结果,同样也很难一言所能诉说。

哪怕李世民在大度开明,除了魏征等少数人,其他的现在坟头草都老高了。

再说魏征,一来是他自己本身的能力出众。

二来是因为李世民想要通过魏征,让朝堂不要继续动荡。

房遗直一直都记得父亲房玄龄,曾经对他说过。

不是魏征魏玄成喜欢做诤臣,也不是他天生就是大喷子。

魏征之前还是李建成属官之时,可不是现在这样。

他之所以现在有事没事喷几下李世民,你是独属于他的生存之道。

他越是喷李世民,李世民就越是不会动他,哪怕被气个半死也只能忍着。

因为,李世民若是因为魏征喷他就降罪,那世家以及不少李渊的旧臣,就会大做文章了……

当然,魏征自己也很会掌握其中的度,不会真的作死,把李世民往死里喷。

这算是他们君臣之间的默契了。

魏征因此成为刚正不阿的诤臣,李世民也收获了明君的美誉。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魏征自己本身是真材实料的基础上,能够为李世民办事。

要不然,事情的结局就会另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