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24

    +
  • 恢复默认

第243章 文会开始

说着,李世民就往屋外走去。

“啊?不继续了?”赵铭顿时有些失望。

李世民没有接茬,转而再次提起文会的事情。

“赵小子,你得参加文会,知道吗?”

赵铭连连摇头,“没意思,就五百贯的钱,实在提不起兴趣。”

“朕看你小子就是怕露馅,还什么五百贯提不起兴趣。”李世民鄙视道。

“陛下,你这话我就不赞同了,我有什么是害怕露馅的啊?”

“那你怎么不参加,别给朕说什么五百贯钱,提不起兴趣这种话。”

“本来就是啊,区区五百贯,浪费我时间和精力。”

赵铭一边说,一边回到沙发上坐下。

李世民提下脚步,转头见赵铭没有出去的意思,不满道:“你小子起来,随朕出去。”

“不去,没意思,我还不如在这里,眯一会。”

李世民转身,来到赵铭身前就是一脚,这次赵铭没有躲,因为李世民根本就没有用力。

“起来,随朕出去,今日这文会,你小子必须给朕参加。”

赵铭摇头,态度坚决,“我不。”

“嗯?朕的话你敢不听?”

李世民眼神威胁的盯着赵铭。

赵铭见状,无奈起身,跟在李世民身后。

虽然可以偶尔的耍耍脾气,可凡事都需要一个度。

赵铭能够感觉得出来,要是再不答应,恐怕李世民就真的生气了。

李世民满意的转身,当先往屋外走去。

李丽质紧紧的跟在后面,只不过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赵铭太过敏感。

他感觉李丽质似乎在故意放慢脚步,然后偷偷地用余光看自己。

李丽质此刻,确实在偷偷观察着赵铭。

刚刚赵铭与李世民的举动,让她很是好奇。

李丽质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父皇与臣子这样的相处。

哪怕是程咬金和尉迟敬德,这两个李世民的爱将,似乎也没有像赵铭这么的放松。

而且,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他们,都是跟随李世民多年的老人了。

在年轻一辈之中,赵铭更是独一份了。

哪怕是太子李承乾和其他的皇子,谁在李世民面前,都是规规矩矩。

甚至是小心翼翼,和赵铭的放松完全相反。

既然出了房间,就站在外面走廊,往楼下看去。

王德很有眼力见,从屋内搬了三张椅子出来。

此刻,一名王家的成员,正在三楼的另外一边,大声的说着此次文会的比试规则。

规则很简单,所有参加比试的人,不限题材。

每人一首诗词,然后就在一楼大厅,由大家共同赏析,评选出前五十名。

若是谁觉得自己的名次,评选得过低,可以要求由孔颖达、颜相时和虞世南重新评定。

大家对此都没有任何意见,大家都是读书人。

一开始听说这个规则,不少人还在想,等会要不要公关一番,让好友都投自己。

现在听到,若是对名次有异议,可以请孔颖达颜相时他们重新评定。

所有人顿时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不再有其他想法,唯有凭本事说话。

毕竟,若是提出异议,结果重新评审的结果还是一样。

恐怕以后再文人圈子里,将会成为大家的茶余饭后的笑话,头都无法抬起来。

等到选出前五十名,接下来就不能自由发挥了。

孔颖达、颜相时和虞世南,每人会出一道题,然后大家根据出的题目来作诗。

三道题,三首诗,综合评选出前十名。

最后,再由孔颖达他们,给前十名进行名次的排定。

对此,大家同样没有任何的意见。

毕竟,无论是孔颖达还是颜相时亦或是虞世南,随便一位都有资格,对参与文会的人,进行名次的排定。

更何况,还是三人一起排定了。

他们三人,在文人学子的圈子之中,就是权威!

李世民听罢,微微点头。

由孔颖达、颜相时和虞世南三人来作评定,没有人会怀疑公正性,哪怕是李世民。

即便李世民知道,孔颖达有些时候,会有些私心。

相比起颜相时和虞世南,孔颖达人格上差了那么一些。

可现在的场合,李世民相信孔颖达即便是有私心,也会全部收起来。

除非,他想要把孔家的招牌,被他所抹黑。

“好了,现在各位若是有了佳作,即可来到二楼,当众诵读。”

“旁边会有专人,负责把诗词的内容记录下来,等到后面会挂起来供大家赏析。”

王家的人大声说道。

话音落下,王家的人退了下去,等待别人拿着自己诗词上来。

过了好一阵,并没有谁第一个上去。

大家都是相互之间,在小声的讨论着。

“王兄,这次的文会,乃是你王家所提出,你难道不应该第一个上去,给大家打一个样吗?”

郑家郑玄毅,手中折扇轻摇,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对王崇基说道。

郑玄毅说完,周围人都看向了王崇基。

“是啊,王兄,此次乃是你王家的主场,你上去给咱们大家打一个样。”

韦家此次参加文会的人,也出言说道。

王崇基看了看周围人,最后笑着点头道:“好!既然大家都不愿第一个上去,那王某就先献丑了。”

说完,王崇基抬脚,往楼上走去。

王珪见到儿子最先上来,眼底有些担忧。

王家此次给王崇基准备了好多首诗词,就是为了 此次文会的头名。

其他大家族也是同样如此,都给自家参加此次文会的后辈,准备了不少诗词。

他们这些大家族子弟前来参加,自然不是冲着那五百贯。

他们为的是名,都希望能够借文会,让自家子弟名声大噪。

王崇基一边走,一边不停的想着,第一首应该选择哪一首。

他从小就跟着族中名声最大的王勃学习,自身诗词功底十分深厚。

很快,王崇基来到二楼,看到楼下无数双眼睛都盯着自己。

王崇基一时间竟是晃了神。

“公子。”

王家负责记录诗词的人,低声喊道。

王崇基这才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先是对三楼的孔颖达他们躬身行礼。

然后又冲楼下拱手,高声道:“诸位同窗,王某先献丑了,诗名《少年行》。

“少年意气紫凌云,策马江湖不问津。”

王崇基两句一念出来,顿时引得一片喝彩。

即便是三楼的孔颖达和颜相时以及虞世南,都是微微点头。

一边的李世民,同样是眼睛一亮,用欣赏的目光,看向王崇基。

王崇基继续高声往下念。

“襟抱未开先照日,心花欲绽已逢春。”

“胸藏风雅三千首,笔绘山河五百轮。”

“莫惧前途风雨骤,归来依旧笑红尘。”

王崇基一口气后面几句全部念完,现场暂时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在细细品味这首诗,今天能够进入兰桂轩的人,都是饱读诗书之辈。

自然能够明白,王崇基的这首《少年行》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楼上孔颖达他们,更是忍不住开口点评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