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说的太好了。知足者常乐呀。我还记得当初在平房的时候嫂子就特别的快乐,很知足,如今也是一样的,所以嫂子你从来都没有变过。”
轩逸又想起了第一次见到如意时的情形。他也是第一次去那种贫民窟呀。
如今回想起来,竟然恍如隔世。
“我提议,今天这么开心的日子,又在这么超级大的豪宅里,我们每个人都讲一个特别的故事吧。”
林兰提议道。讲故事好呀,她正好可以为她的小说收集各种素材。
钟天意第一个举手支持,“我同意。还有谁同意啊,同意的举手。”
随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
“看来,大家都特别愿意听故事呀。那我就先讲一个吧。”
慕容轩逸傲娇地看着众人。
如意一听轩逸要讲故事,马上来了兴趣。她赶紧催促,“轩逸,太好了,我还从来都没听你讲过故事呢,你赶紧说。”
于是,轩逸缓缓开口。所有人都认真地听着。
“从前,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住着一位名叫灵秀的美丽女子。灵秀自幼便聪明过人,无论是学习还是技艺,她总能迅速掌握并超越常人。然而,灵秀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相反,她总是保持着一种谦逊的态度,从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才华。”
“灵秀的父亲是一位老木匠,他常常告诉女儿,闺女啊,才华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用得好可以助人,用得不好则会伤人伤己。要学会隐藏自己的光芒,等待时机再展现。灵秀将父亲的话铭记于心,她深知,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炫耀,而在于沉淀和积累。”
“小镇上有一家老旧的图书馆,里面藏书丰富,但由于缺乏管理,许多书籍都破旧不堪。灵秀闲暇时总喜欢去那里,她不仅爱读书,还擅长修复书籍。每当她发现一本破损的书籍,都会小心翼翼地将其带回家,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将其修复如初。然而,她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自己的这一技能。”
“有一天,小镇上迎来了一位远方的客人,一位着名的文学家。这位文学家听说小镇上有一家老旧的图书馆,便慕名而来,希望能在其中找到一些珍贵的古籍。然而,当他走进图书馆时,却被眼前破败的景象所震惊。许多书籍都散落一地,破损不堪,他感到十分惋惜。”
“图书馆的管理员得知文学家的来意后,焦急万分。他知道,如果无法让文学家看到图书馆的价值,那么这座图书馆很可能会被遗忘,甚至面临关闭的命运。就在这时,他想起了灵秀,那个总是默默在图书馆角落里看书的年轻姑娘。管理员找到灵秀,将情况告诉了她,并请求她帮助修复一些书籍,以展示给文学家看。灵秀欣然答应了,她知道自己隐藏的光芒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灵秀花了整整一个晚上,将图书馆里最珍贵的几本古籍修复得焕然一新。第二天,当文学家看到这些修复后的书籍时,惊叹不已。他没想到,在这个小镇上,竟然有人拥有如此高超的书籍修复技艺。文学家对灵秀的才华赞不绝口,他提出要将灵秀的技艺介绍给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她的才华。然而,灵秀却婉言谢绝了。”
“她说,我修复书籍,并不是为了名利,而是出于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尊重。我希望我的技艺能够默默地传承下去,帮助更多的人珍惜和保护书籍。文学家被灵秀的谦逊和无私所感动,他决定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一篇文章,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在文章中,文学家高度赞扬了灵秀的才华和品格,称她是隐藏的光芒,是小镇上的瑰宝。”
“文章发表后,灵秀的名字在小镇上迅速传开。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她依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继续在图书馆里默默地修复书籍,传递着知识和文化的火种。灵秀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才华不在于炫耀和张扬,而在于沉淀和积累。只有当我们学会隐藏自己的光芒,等待时机再展现时,我们的才华才能真正地发光发热,照亮更多的人。我的故事讲完了,大家喜欢吗?”
轩逸热情地看着大家,期待着众人的回应。
“轩逸哥哥,你这个故事有点太长了,好啰嗦呀。”
陆君安不太满意。总感觉浪费了他的时间。并且对于其中的内容,他也不太认同。
轩逸尴尬了,“我啰嗦么?”
如意赶紧鼓掌,“轩逸,你的故事的确有点长,但我听明白了,谦谦君子。你是想告诉我们,真正的君子谦逊又低调,从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才华,这是一种美德,也是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方式。对吧?”
轩逸赶紧点头,“还是嫂子聪慧呀。哈哈哈。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