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没有其他事就退下吧。”萧子洐似是有些乏了,抬手按了按额间,闭目养神道。
“臣告退...”让她来,原来就是说这事?
萧子洐睁开眼,一双漆黑的眸子跟随着若离的背影,想起夜影汇报她的起居,“属下安排的人在这些时日观察发现,总有一小股势力暗中保护他,只是,若大人好像不知...”
不知么?
嗤笑一声,他的这个四弟越来越让人琢磨不透了啊。
‘四弟到底在顾虑什么呢?真是越来越让朕好奇了!’
退出养居殿,常德将若离引向旁边偏殿,远远的就看见一行人,一姝丽女子身披娟纱,内着旖旎拖地的红色襦裙款款而来,淡白色云烟衫,高髻云鬓,镶嵌珍珠碧玉扶摇,近来细看肤如凝脂,妩媚入骨...
来人在殿前站定,发丝散如瀑,丹唇微启,道:“皇兄可在里面?”
如此叫皇上的人...这位应该就是大殷朝最受宠的公主殿下——萧芷欢。
常德拱手行礼,“公主,陛下正在养居殿等您呢。”
若离同样拱手行礼。
萧芷欢刚才就注意到常德旁边的站着的人,开口询问道:“这位大人是?”
“微臣是新任翰林院侍郎若离...”
“你就是那个探花郎?正好,本殿近来在宫中无聊,闲暇时可陪本殿走走?”遇见相貌俊朗的小生,她就是想要逗弄一番。
“是,公主可随时传唤微臣...”
零八同她讲过,这位公主极喜美食,享遍山珍海味,还从民间大肆收购不传秘方,着人将美食的做法制定成册,以供百姓流传。
细细打量一番,公主容貌甚美,身形纤瘦,这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喜欢美食却吃不胖,多有杀伤力!
常德在旁边道:“殿下,陛下还要奴才带着若大人去往偏殿,回来接着伺候。”
“那本殿就先去给皇兄请安...你且去吧。”萧芷欢带着刚做好的乳鸽汤,细细打量了一下探花郎,笑脸盈盈的跨进养居殿。
偏殿虽是临时置办,但办公的桌椅,休憩场地确是俱全,常德从衣袖里掏出一块通行令牌。
递给她道:“若大人,这是御赐通行令牌,除了后宫,其他可自行前去,陛下还说你用它来往藏书阁也方便,凭此令牌可借调古籍撰写兵书...”
“您可收好了。”
若离双手接住令牌,拱手行礼:“多谢陛下!”
“谢常公公!”
“奴才还要回去伺候陛下,若大人有事可唤福来...”说完招手换来一内监,模样清秀,看上去年纪比她还要小...
“奴才福来,见过若大人!”是个机灵的...若离点点头。
“多谢常公公。”
“那奴才就告退了。”
前三甲中,除了秦书郡不能参政上朝,朝中只剩下若离...
聂长风上任水利监,皇上召见养居殿,当晚就辞行前往定州处理津水水患。
可到了地方,远比他想象的更糟糕,朝廷拨款到地方,受洪水侵袭的村庄不下百处,地方官员瞒而不报,致使上千户百姓损失惨重,流民失所。
他将定罪的官员一一上报,押解回京,关入刑部大牢,自己着人在下游挖出一条沉积许久的河道,打通津水,双条河道分散疏通洪水,两岸加固大堤大坝,才富有成效...
一时间名声大噪。
可谓真正的是,皇帝眼前的红人。
......
编纂兵书的日子一天天流逝。
转眼到了析城学院一年一度的诗会,各地文人墨客纷纷赶赴京都,秦书郡早早地来到若府,看到若离在吃早饭,夺下了她手里的蟹黄包,一口塞进了嘴里。
“哎...我的包子!”若离心心念念了好久的蟹黄包,才刚吃了一个,这显眼包就来了。
“别吃啦我的爷!咱们吃曲水流觞去,不比你这包子好吃,现在不留着肚子等会儿就吃不上了,快快快!我也饿着呢...”
“你饿也不让我吃啊?”若离控诉道。
“今天好不容易是休沐日,你让我好好休息一天啊...”
若离被秦书郡急急的拉出去,边跑边回头对侍女说:“彩环,我那蟹黄包放好,晚上我回来吃!”话音未落,人已经没影了。
彩环捂嘴笑道:“知道啦!大人...”
马车上的若离,满脸郁闷的瞪着秦书郡,这位爷讪讪一笑,信誓旦旦的保证,到了那绝对不会后悔,美食都是公主搜集的,每年都不重样。
若离这才好受了些,刚才那个蟹黄包应该吃的再快些,吃了一个感觉更饿了...可恶!
析城学院建在京郊的龙角山,路程要半个时辰,沿途的景色覆盖了一座座山峰,山路蜿蜒深邃,马车行驶途中,云雾也越来越近,漫山的花叶,织就了连绵的彩景。
马车终于停下,若离下马车站在半山腰,极目远眺,一望无际的云海,波涛翻滚,气势磅礴,天地广阔!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啊...”
秦书郡下马车听到若离脱口成诗,没留神脚下一滑!
一声惊呼,若离听到动静,连忙转身扶稳秦书郡,“秦兄,没事吧?”
“没事儿没事儿,我刚才都不敢叫出声,真怕惊到仙人...”
若离忍不住笑出了声,是她的错。
秦书郡整理了一下衣摆,在前面带路,将请柬交给外院的侍卫,指了指若离,低语说了一句:“他是我朋友,翰林院侍郎若离,跟我一起来的。”
侍卫连连点头,“小王爷快请!若大人快请!”
引入眼帘的学院倒是让若离有些惊讶,非传统的院落高阁,而是以银杏树围至外墙一圈。
步入学院里面,山茶花郁郁葱葱,争奇斗艳,海棠娇红似火,宛如朝霞,染红了半方苍穹...各种奇花异草,点缀其中,园中雾气缭绕,步入其中犹如置身人间仙境。
沿着几条羊肠小道越往里走,人声越渐渐热闹起来。
亭台楼阁,往来皆是文人、贵女...或驻足,或登高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