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缘落今朝 > 第122章 解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私宅处,宫内的太医给躺在床榻上的七皇子李予知包扎完,目光略有严肃。

“殿下臂膀上的伤已经没什么大碍了,不出几日便可痊愈,只是殿下体内似乎还有一个毒素,药效霸道,是不常见的药性。”

“是玉石散粉。”

听到七殿下淡淡的话语,太医知道七殿下方是知道自己被下毒的事情,这才分析道。

“臣从医三十余年,玉石散粉的名号也是略有知晓,此物虽无毒,但是却掺杂着一种特殊的药汁,会一直抑制着中毒人内力的愈合。”

下毒的人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们知道七皇子武功非凡,便先行给七皇子下药抑制武功,这样即使一次刺杀失败,只要李予知还没有恢复过来,总有一天会被他们得手死于非命。

太医方才一直在旁边也听到了夜秋的汇报,心里暗叹殿下命大无恙,否则真是后果不堪设想。

李予知闻言点了点头,叶太医在宫内时就为自己看病,不同于其他太医院的人,所以这些事情李予知并无意隐瞒他。

“叶太医,依你看,我这个毒可有解?”

听到七殿下的问话,叶太医踌躇了半晌,“殿下,这玉石散粉流传于江湖,一般是制毒之人才会有对应的解药,不过对于此毒物的解药,臣可以复刻出来,只是还需要一个药引。”

“何物?”

“金株三七,生长繁叶为四瓣,盛开金黄色花朵的野生三七。”

金株三七,不同于寻常的野三七,稀有且难以寻觅。因为对生长条件和花期等等各种苛刻因素,一般的药师难以碰到。

最重要的是,这味中药可以直接化解李予知体内玉石散粉的毒性,也是汤药的最后一味药引。

听到叶太医所描述,一旁的苏清若有所思,他挠了挠脑袋似乎觉得此物自己格外熟悉。

“叶太医,你说的是这个吗?”

众人沉寂的空隙里,苏清的声音引得目光齐聚。

话音一落,就见苏清手里正捧着一个盆栽,里面的花草摇摇曳曳,其中最为瞩目的是那盛开的金黄色的花朵和整齐的四瓣绿叶。

整个太医院都寻不出来的金株三七,居然种在七殿下后院的花盆里?!

夜秋看着这长得正茂盛的盆栽,也是觉得熟悉,随后恍然大悟:“想起来了,这不是花二小姐上次给殿下疗伤找到的草药吗?”

“殿下,这就是传说中的金株三七啊!”

太医头次见到传闻中的药物,激动的话都飘了音。

他虽然没见过花家二小姐,但是这如此珍贵又难寻的药材竟然被她轻而易举的找到,看来这花家二小姐还真是七殿下的福星!

李予知闻言自是想起来这盆草药的来历,想起初次遇见到花半缘的夜晚,他看向苏清手里的盆栽,垂下了头。

“命定之人吗?”

李予知喃喃自语,眼眸泛起一丝波澜。

有了药引,叶太医也是立即调制出解毒的配方,李予知刚喝下汤汁没多久,就有内侍来报,说是陛下召见七殿下进宫。

李予知收拾好后立即令人备车前去皇宫,等走进皇帝的内殿之时,发现屋里不仅有皇帝在场,软座上还坐着一位俏丽华贵的身影。

李予知见到那人立即撩起衣袍准备行礼,“儿臣见过父皇、见过皇姑姑。”

还未等宣仁帝说话,座上的倩影已经先行一步扶起地上的李予知。

“七殿下有伤在身,不必多礼。”

眼前的女子正是李予知的皇姑姑,李淑,封号东华长公主,虽贵为公主,但她并不是宣仁帝的亲妹妹,而是先老王爷的嫡女。

早年,大宣为了安稳外患,下令让东华长公主远嫁回纥和亲,只可惜好景不长,东华长公主刚嫁过去不久,便遇上回纥内乱,而她的丈夫大可汗也被暗杀。

众人都以为她在异国他乡活不过几日的时候,可她竟然能独自扶持继子成为新可汗上位,五年后,大宣与回纥关系缓和,她这才被大宣以长公主最高待遇接了回来。

东华长公主一脸笑意的扶着李予知,而李予知知道这位皇姑姑在父皇这里地位并不一般,他谢过东华长公主后,便顺势坐在软座之上。

“你的伤势如何了?”

李予知闻言恭敬的回道:“谢父皇关心,儿臣受的都是些皮外伤,所幸的是在城门儿臣及时被救下了,并无大碍。”

“儿臣此番,还发现了有关之前赈银丢失的踪迹,应该是一个组织。”

嘭!

瓷器盖碰的叮铃作响。

一声略带惊慌的声音响起,李予知便看了一眼身边的东华长公主。

“热茶太烫了一时没拿住。”

知道自己有些失态了,东华长公主莞尔一笑,“呵呵,七殿下入宫觐见定有要事,皇兄,臣妹还要去皇嫂那里尝尝新茶,就先退下了。”

说着,东华长公主向宣仁帝微微行礼后,款款离开了殿内。

后宫女子不议朝政,见到东华长公主离开,宣仁帝点了点头,自然没有多言。

殿外,东华长公主一经走出屋外,就见原本笑意盈盈的脸上豁然骤变。

她冷着脸,招过身边的亲信,低声吩咐几声,随后扭头看向大殿的位置,眼眸闪过一丝冷漠。

殿内,待门窗重新关闭后,宣仁帝看向李予知眼神如炬,先行问道:“萧洛那小子说,是在那土匪的马车里发现了你,而发出求救信号的正是那个叫花半缘的小女娃。”

宣仁帝眼神犀利,盯着李予知。

帝王向来多疑,赈粥之事他原本是打算委派给太子去做,只是因为事发突然,太子去处理怀州之事,所以这任务便到了李予知的身上。

七皇子一去城门赈粥便被刺客土匪袭击,而恰好是因为花半缘的做法让这些刺客暴露了出来,现在土匪被揣了窝,追回了官银,外面无一不说七皇子有勇有谋,骁勇善战。

那风头差点都要盖过了太子的名声,仿佛所有的事情都既惊险又合理。

不管太子如何,但是涉及到储君和常年在边外带兵的七皇子,他想得比常人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