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叶珍儿被这么一叫,感觉有点憋不住笑。她知道,似乎大户人家是这样称呼的,但有一天这称呼传进自己耳朵里面,多少还是不习惯的。

她腼腆的朝叶来喜点点头,扶住他上了马车。

叶全问起张康宁来:“姐,我姐夫最近咋样?功课复习的如何了?”

叶珍儿叹息:“还是老样子,每天关在房间里面就是苦读,坚持了这么久,我看着也心疼。”

“那也没办法,他自己在这一道上有坚持,就让他再读上一年吧,总之明年秋季就要去考试了。”

“嗯。”

“他先前跟我说过,要是这一次再没有中的话,以后就不坚持读书参加科举了。所以从那时候到现在,读书的劲头似乎比之前更甚了。”

“他有他的坚持,但我也有我的想法。我觉得就算考不上也没有关系,他若能当个教书先生养家糊口,也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了,能考上最好,万一以后还能博个功名出来,对雅柔来说也是好的。”

叶苗听完之后笑着对叶珍儿说:“是啊,姑姑。我觉得姑父明年能考上!”

“哈哈,那就借我们苗苗的吉言了!”

几人说着,马车就到了张家门口。

马车刚停下来不久,耿爱花听到动静就从床上爬起来,掀开窗帘子,看见低矮的土墙,外头停了一辆马车。

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是什么富贵人家来找她儿子的,就急忙下床。

收拾妥当,走到门外就见叶珍儿带着叶全和叶苗走进来。

叶全看见老太太,首先朝她打招呼:“耿婶子!”

耿爱花嘴角抽了一下:“是你们来了,我还以为是谁呢?”

叶全提着手中的东西,在空中晃了一下:“这不是马上中秋节吗?我带着苗苗给您和我姐她们送节礼来的。”

耿爱花不咸不淡地说了句:“奥,你们进屋喝水。”

她此时心里在想,来送节礼就送点破东西,还不如直接送钱来的实在呢。现在叶家又不缺钱,给他姐姐姐夫点钱怎么了?那是应该的!

叶珍儿见耿爱花没闹,脸色也好一些:“对,进屋喝水。老三,你和苗苗先在这儿坐一会儿,我去给你们倒水。”

见儿媳妇走开了,耿爱花坐到上首,又朝外瞅了眼那个大气的马车,她试探道:“外头的马车怎么还没走?你们是包了来回的?”

叶全道:“哦,那马车是我们新买的。”

“哟,看来这铺子赚了不少钱呀!叶家都快成大户人家了!”

叶全谦虚道:“哪里哪里,只不过来来往往的,没有个车也不太方便,就咬着牙买下来了。”

听见这话,叶苗暗戳戳给自家老爹竖了个大拇指。所谓财不外露,当别人尽心试探的时候,还是要收着点。

况且,耿爱花那种性子的人,万一知道他家很有钱了,以后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幺蛾子呢!

“这样啊。但是我听说你们那个铺子好像在镇上很红火呀,给伙计们的工钱还高,肯定要赚不少钱的吧?”

“婶子,您看哈,我们铺子刚开张,镇上又有多年的老店如意酒楼立在那里,我们就算再红火,能红火过他吗?”

“要是红火过他,怕是我们这铺子也开不下去了!”

“您想,如意酒楼能开那么久,背后肯定有人,但是我们叶家你们也知道我们有谁呀,我们就是一些泥腿子出身的!”

“如今能做个生意已经是了不得的大事了,就是赚个辛苦钱罢了。”

“这开店呀,除了租着铺子一个月的租金,伙计们的工钱,还有那些菜品的原料成本刨去这些剩下的已经不多了。”

“苗苗呢,也是心疼长辈,给我又买了几个下人,我娘也有贴身的丫鬟伺候,这些丫鬟也是要花钱的!”

“不仅买回来要花钱,每个月还要给例银,虽说咱这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但多少也得给一些吧!”

“另外呢,在镇上少不了要认识些人,要维护相互之间的往来,肯定要出些人情吧,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呐!”

“所以啊,您看我们铺子就是表面的光鲜亮丽,要养这么多人,上上下下二三十口当真是很不容易。”

“不瞒您说,开铺子开了这么久了,我们也没攒下几个钱!”

耿爱花听得一愣一愣的,叶全一边说着,他一边心里也在嘀咕,好像他说的那些都有道理。

看来做生意就只能赚个小钱,还是他儿子好,以后考取了功名当上官了,那不是大把大把的钱就来啦!

她是听说过的,据说隔壁县有个寒门秀,才考上了举人,朝廷给了个县令的位置。

那县令刚上任半年多的时间,娶了贵妻不说,还纳了几房小妾。又给家里置办了不少房产地产,铺子呢!

所以在耿爱花的认知里,只要当上官了,就会变得很有钱。

可是她呢,听故事也只听了一半。而最后的半段就是那个县令因为贪墨案被判斩首,祸连全族!

屋内的氛围被张康宁的出现打破。

“全,苗苗,你们来了!”

叶全和叶苗忙站起身:“姐夫,读书呢?”

“对,最近天气不是渐渐凉下来,适合读书,我每天就多看一会儿。”

“也别太累着了,还是身体为重!”

“嗯,我晓得的。”

张康宁指着二人:“快坐,快坐。”

张康宁看着叶苗:“哎呀,好久没见苗苗又长高了不少!”

还有就是更漂亮了,只是他这当姑父的不好说出口。

叶苗笑道:“嘿嘿是呢,去年我还在爹爹这呢,今年都快赶上他肩膀头了!”说着手还在自己身上比划。

张康宁乐了:“你这年纪正是抽条的时候呢!”

看见侄女,张康宁难免想起自家女儿,已经好久没见了:“对了,雅柔怎么样?”

叶苗打趣道:“您跟姑姑还真是心有灵犀,问的话都一样!”

耿爱花在旁边坐着,大大翻了个白眼。

这泥腿子出身的,养出来的孩子也是没有教养,这种不羞不臊的话,都从一个未出阁的女子被里说出来!

而张康宁却不这样觉得,在他看来,心有灵犀这个词儿是有典故的,叶苗能将这成语信口拈来,想来最近在学业上也没少下功夫!他很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