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梨花镇小饭馆 > 第204章 三丝银鱼羹(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大牛这事过去了之后,秦蓉倒是同刘娘子成了莫逆,刘娘子很喜欢秦蓉做的吃食,每日她都要来宝蓉轩吃上一顿饭。

原本衙门里的衙役也是十分愿意同刘娘子一起的,刘娘子是外乡人,七八年前才来的梨花镇。

刘娘子初来梨花镇时就带着一个包裹,起先她住在客栈里头,后来因着遇上了命案差点被当成是嫌犯抓了起来。还好她有一手验尸的本事,正好衙门的仵作老荀头去世了,这便由刘娘子顶上了仵作这活。

这一干就干了许多年。

衙门里因为一直缺仵作,大家都怕刘娘子忽然不干了,于是给刘娘子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县衙提供了一处小院给刘娘子住,每个月还开工钱给刘娘子。

刘娘子一直都是一个人,也没什么花销,所以这些年也攒下了不少银钱。她虽不擅同人相处,但是却并不小气,时不时的也会给些银钱买些吃食给在衙门里当值的差人。

刘娘子自己很少出面,怕人嫌弃她晦气,但是她却会叫同自己住一处的公厨的帮厨小桃出面,所以这些年下来,衙门里的人倒是都挺喜欢刘娘子的。

宝蓉轩的吃食价位不算很贵,但是对于差役来说,若是天天吃还是吃不起的。所以,有那厚脸皮的差役,真会厚着脸皮同刘娘子一道,蹭上个几口也很不错。

刘娘子倒是不会说什么,只是每当荤菜端上来时,刘娘子总是会说上一句“嗯这段肋排切得到位,若是先放血,直接从……”

每每刘娘子这么说完,那些差役眼前感觉全是各种尸体的样子,真真是没了胃口,最后刘娘子果然还是清净了。

刘娘子倒真不是故意的,她只是没想到这些差役明明日常也会接触命案,怎得她说两句,却一点接受度都没有……

……

秦蓉今日去码头时,买到了一些小银鱼,银鱼属于太湖三白之一,有“水中软黄金”之称,最是有营养,熬汤羹也是极好的。今日的银鱼都是村民抓来的野生银鱼,秦蓉在脑子里快速过了一遍,便决定做上一道三丝银鱼羹作为今天的主菜。

相熟的菜贩子送来的蔬菜里正好有青菜、茭白和鲜香菇,材料基本齐全了。

秦蓉围上腹围,操刀先将青菜、茭白和鲜香菇切丝,鸡蛋只取蛋清,接着在锅中倒水,水开后下银鱼以及切好的香菇、茭白、青菜。

煮上几息,便可以倒入蛋清了。

秦蓉边倒蛋清,边搅拌,最后用水淀粉勾芡,三丝银鱼羹便做好了。

宝蓉轩今日来了一位客人,端的是一副富贵样,陈树柏在宝蓉轩做了这许久,也算是见过一些有权有势的富贵人了,可是今日的这位,却还是叫陈树柏觉得富贵的晃眼。

这位客人的衣裳通身都绕着金丝,是真正的金丝而非金线,一手的宝石扳指,还戴着两块碧玉通透的玉佩,那成色,陈树柏从未见过。

庄成虽认不得这位客人身上的好东西都是什么材质的,可还是被这客人的富贵给迷住了,只因为他说了句“客官请坐”,这位客人便打赏了一个银锭,庄成看着面色如常,实则紧张死了,因为这到手的赏银估摸着得有二两到三两银子。

“客官,请问要点些什么菜品?”

那客人手上还握着两颗球形的玉髓,他一边转着玉髓,一边道:“有什么招牌或者特色吗?”

“今日的菜品有蜜汁烤鸭、腌笃鲜、蜜汁糖藕、炙烤羊排、虾饼、干锅茶树菇、东星斑鱼汤、香煎玉米烙、香油鸡、脆青笋……这些都算是我们的招牌菜,汤品有三丝银鱼羹,是我们今日的新品。”

“三丝银鱼羹……我从前在太湖边尝过这么一碗鱼羹,是我毕生所尝中最美味的一道汤羹,想来甚是怀念,招牌菜便一样来一道吧,只是这三丝银鱼羹却是一定要上的。”那客人道。

“一样来一道……”

庄成有些犹豫地道:“客官,这么多招牌菜你一个人可吃不完,这么多美食浪费了就有些可惜了。”

那客人瞧庄成如此说,“哈哈哈哈”大笑起来,“你们宝蓉轩难道每日客人都没有吃剩下的?”

庄成仔细想了想认真地答道:“确实没有。”

那客人闻言有些稀奇,“哦?小郎君夸了好大的海口,你便上了这些菜,若是吃不完,自有人会来吃。”

庄成见状也就退下了,他同秦蓉报完单后,秦蓉有些诧异地问道:“一个人来的?”

“对。”

“你去问问三丝银鱼羹要先上还是后上。”

“好。”

那客人对三丝银鱼羹特别的怀念,于是要求先上汤羹,秦蓉点点头麻溜地做好了一碗三丝银鱼羹。

“客官,您的三丝银鱼羹好了。”

那客人点点头,仔细瞧了瞧面前的这碗三丝银鱼羹。香菇丝、青菜丝、茭白丝如同交织于白玉盘中,看起来竟有着一股子清冷感。

靠得近些,那三丝银鱼羹的香味缓缓的萦绕,叫这客人不觉食指大动。

客人舀了一勺汤羹送入口中,羹汤的鲜美在味蕾上散开,银鱼极为嫩滑,三丝丰富的口感层层递进,叫人觉得美妙至极。

“不错,不错!”那客人喝完一口汤羹后,不住地夸赞。

没一会儿,一碗三丝银鱼羹便喝完了,因着这一碗三丝银鱼羹的美味,这客人对剩下的菜品也变得格外地期待。

菜品一道道上来,上来的每道菜客人都尝了尝,他发现这宝蓉轩的小二哥竟然没有说谎,每一道菜的味道都十分不错,甚至比他在京城尝过的还要好吃。最为关键的是,宝蓉轩的这些菜品,有些做法他是从未见过的。

他自诩见多识广,却没想到还是天外有天。

他招呼了身边的随从一道坐下来吃,心中甚为感叹,这样的美食还是莫要浪费的好。

……

刘娘子原是打算晚市再来的,可是中午她刚剖完了一具尸体,实在是饿的很,衙门公厨的吃食也实在是让人没有食欲,所以她这才焚香沐浴了一番赶来了宝蓉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