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来燕京必须去的地方
翌日清晨,那暖煦且柔和的日光,宛如灵动的精灵,
轻盈地穿过了程潇家的窗户,悄然无声地洒落在苏墨和程潇的面庞之上。
两人悠悠转醒,睡眼惺忪间,还带着些许清晨的慵懒。
简单洗漱过后,他们并肩围坐在古色古香的餐桌前,一同享用早餐。
餐毕,苏墨惬意地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骨骼间发出轻微的脆响,
随后,他微微侧头,看向身旁的程潇,眼眸中闪烁着神秘而又柔和的光芒,轻声唤道:
“潇潇,今天咱们可得去燕京城好好采购一番,去看望那些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前辈们。”
程潇微微一怔,原本清澈的眼眸中瞬间闪过一丝深深的敬意,
她欣然点头,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温暖的笑意,说道:
“好呀,仔细想想,我也的确好久没见他们了,心里怪想念的。
也不知道赵爷爷和孙前辈他们最近过得怎么样,真盼着能快点见到他们,
再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
二人携手出了门,迎着清晨的微风,前往燕京城中最为繁华热闹的商业街。
这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仿佛一座巨大的宝藏库,承载着城市的繁华与喧嚣。
他们率先走进一家装修典雅、颇具古韵的高档祭祀用品店。
店内,各类祭祀用品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每一件都好似出自能工巧匠之手,
经过精心雕琢,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散发着独特的气息。
程潇不由自主地伸出手,轻轻抚摸着质地优良的蜡烛,那细腻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她不禁感慨万千:
“他们为国家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宝贵的生命,这些最好的东西,他们当之无愧。”
苏墨一边认真地将精美的贡品和昂贵的元宝小心翼翼地往袋子里装,一边深有同感地点头应和:
“是啊,回首往昔,若没有他们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舍生忘死,
又哪能有我们如今这般安宁、幸福的生活呢?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是我们永远的英雄。”
购置完祭祀用品后,两人又兴致勃勃地穿梭在热闹非凡的街巷之中。
街道上,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充满生活气息的乐章。
苏墨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一家颇具年代感的老字号小吃店,兴奋地说道:
“这家的驴打滚可是一绝,我之前尝过一次,那味道至今难忘。
我想着,英烈们肯定也会喜欢的。”于是,他们走进店内,
精心挑选了驴打滚、糖火烧、豌豆黄等各种极具老北京特色的小吃,
每一样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不一会儿,
他们便装了满满几大袋,手中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对英烈们满满的心意。
一番精心采买后,两人提着大包小包,步伐略显吃力地来到停在路边的房车旁。
他们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这些物品一一搬上车。
随后,苏墨熟练地发动房车,缓缓驶向烈士陵园。
按照陵园的相关规定,这里是严禁焚烧纸钱之类物品的,不过,苏墨因特殊原因拥有特权。
在门口完成登记手续后,苏墨迈着大步流星的步伐朝着陵园内走去,还未走到英烈们安息的地方,
他便扯着嗓子高声喊道:“前辈们,我来看你们啦,还不来个人迎接一下!”
那洪亮的声音在陵园内回荡,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传递着他对英烈们深深的思念与敬意。
话音刚落,一群年轻和中年模样的英烈身影,如同幻影一般缓缓浮现。
年轻的赵刚,身姿挺拔如松,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如同阳光一般温暖,他快步迎上来,热情地说道:
“小墨,你可算来啦,我们日盼夜盼,可把你和程潇给盼来了!
这段日子,我们常常念叨着你们,就盼着你们能来和我们唠唠嗑。”
中年的孙丽,眼神和蔼而慈祥,她也跟着说道:
“小墨、程潇,你们一块儿来,真是太好了!看到你们,我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苏墨快步向前,脸上带着恭敬又亲昵的神情,紧紧握住赵刚的手,说道:
“赵爷爷,好久不见啊!每次见到您,都觉得您还是那么精神矍铄。”
接着,他又走到孙丽面前,笑着关切地问道:
“孙前辈,最近过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儿和我们分享分享?”
程潇也笑着和大家打招呼,声音清脆悦耳:
“爷爷们、前辈们好,我又来看望你们啦!
每次来听你们讲故事,我都感触颇深,那些故事就像一束束光,
照亮了我对过去的认知,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英烈们纷纷热情回应,一时间,欢声笑语在陵园上空回荡,现场氛围格外温馨,
仿佛这里不是庄严肃穆的陵园,而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大家庭聚会。
赵刚好奇地问道:
“小墨,你俩最近在忙些啥呢?该不会光顾着二人世界,把我们这些老家伙给忘了吧?”
苏墨挠挠头,脸上露出一丝腼腆的笑容,说道:
“赵爷爷,瞧您说的,我哪敢呢。这阵子就瞎忙活呗,反正一直没闲着,不过心里可一直惦记着来看你们。
不管再忙,我也忘不了你们对我的好,对国家的付出。”
这时,孙丽接过话茬,目光中带着深深的回忆,仿佛穿越回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小墨啊,你知道吗?最近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刚入伍的时候。
那时候,条件可艰苦了,军装破了又补,补了又破,武器装备也远远比不上敌人。
但大家的士气却无比高昂,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保家卫国。
有一次执行任务,我们在冰天雪地里埋伏了三天三夜,干粮都冻得硬邦邦的,难以下咽,可我们只能就着冰冷的雪啃。
那雪一入口,寒意瞬间从舌尖传遍全身,但没一个人喊累,大家都静静地趴在雪地里,
眼睛紧紧盯着前方,就等着冲锋的命令。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坚守和无畏。”
赵刚也来了兴致,兴致勃勃地说道:“我记得有一回战斗,我们被敌人重重包围了,弹药也快耗尽了。
四周都是敌人的枪炮声,硝烟弥漫,生死一线。但我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相互扶持,
相互鼓励,硬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敌人拼到了援军赶来。
那时候,战友们之间的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现在想想,那些日子虽然艰苦卓绝,充满了危险与挑战,
可每个人都怀着一腔热血,为了国家和人民,义无反顾,真是让人热血沸腾啊。”
苏墨听得入神,脸上满是敬佩之色,感慨道:
“赵爷爷、孙前辈,你们太了不起了。要是没有你们当年的英勇付出和无私奉献,哪有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呢?
你们的故事,就像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孙丽微笑着说:“这都是大家共同的功劳,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看到现在国家越来越繁荣昌盛,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社会安定和谐,我们在这儿也感到无比安心。
我们的牺牲和付出,都有了最好的回报。”
苏墨笑着说道:
“前辈们,这次我带了好多好东西,给大家打打牙祭,先吃着,吃完咱们再接着聊。
我还想听你们多讲讲过去的事儿,那些故事,对我来说,比什么都珍贵。
”英烈们也不见外,纷纷欣然享用起苏墨带来的贡品和小吃。
赵刚拿起一块糖火烧,轻轻咬了一口,那熟悉的味道瞬间在味蕾上绽放,他笑着评价道:
“还是小墨会挑,这味道和我上次在燕京吃的一模一样,太怀念了。
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在燕京街头奔波的日子。”
大家听了,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苏墨和程潇陪着英烈们谈天说地,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悄然西斜,柔和的阳光洒在大地上,
给整个陵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余晖。
两人的午饭也只是随便吃了点水果对付过去,沉浸在与英烈们的交流之中,
他们甚至都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下午,老领导李老的电话突然打了过来:
“小墨啊,你小子跑哪儿去了?赶紧来一趟,和我们吃个饭,我们几个老家伙想见见你。
事儿还挺急的,你可别磨蹭。”
苏墨挂断电话,一脸无奈地对英烈们说:
“前辈们,实在不好意思,有点急事得先走了,下次再来看望你们。
我保证,下次来给你们带更多好东西,听你们讲更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