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小医师 > 第247章 船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莫问忍不住吸了口冷气。

不会吧,不会那天一巴掌给小姑娘的取向打歪了吧?

脑子里突然就浮现出一句话,‘莫桑,故乡的百合花开了。’

不由得打了个激灵,‘坏了,有人抢老婆了。’

但又想到那天自己的屁股挨的那几棍子。

我拿命去赌,你跟我说这话?

那我屁股不是白遭罪了?

“兕子不喜欢吗?”旁边一直没说话的李丽质终于开口。

“这发簪跟阿姐的一模一样呢,我看看,哎呀,这里还有我们兕子的名字呢。”

李丽质从莫问手里拿过玉簪,仔细查看一番,故意挑起李明达的好奇。

李明达背对着两人,眼睛微动,想看又忍住不去看。

“哎呀,这是什么?哦,原来是李叔写的东西啊。”

莫问也不玩了,别弄巧成拙。

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布帛。

“嗯~写的什么呢?要不兕子帮我看看?”

说完,展开布帛,越过李明达的头顶,放在她的面前。

李明达好奇的看了一眼,确实是李世民的字迹。

“你...”

李明达扫视一遍,不敢相信的扭回头,却撞在莫问胸口,打出一声闷响。

“这个...”李明达指着布帛,不知道该说什么。

莫问揉了揉胸口,这丫头头真铁,“当然是真的了,李叔的飞白体我又不会写,除了他,也就你能模仿一下。”

李明达眼眶发红,看向李丽质,见她笑意吟吟的点点头。

“你们...”

“别,千万别,李叔知道你哭了又得抽我屁股。”莫问急忙开口安慰。

李明达双手死死的抱住莫问,头埋在他的胸口,眼泪一颗一颗的流。

最后,在两姐妹的逼问下,莫问坦白了那天为什么挨揍,以及这张布帛又为什么出现。

那天两人达成协议,莫问厚着脸皮跟李世民要了字据。

气的李世民差点没抄棍子再抽他一顿。

不过好在他威逼利诱的,李世民最终还是写了。

“你真是不要命了。”

李丽质责怪的看了莫问一眼,是真不怕死吗?

李明达则是开心的拉着莫问的手,小郎君小郎君的叫个不停。

“嘿嘿,挨一顿打而已,值。”

莫问伸手揉揉两姐妹的脑袋,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

“陛下,大船团准备的已经差不多了。”

紫宸殿内,将作少匠阎立德跟李世民汇报工作。

(阎让,字立德,魏王妃阎婉的父亲。)

自从李世民决定要讨伐倭国,那这造船的事情就提上了日程。

虽然紧急了一些,但这几个月以来,倒是有了一百余艘的海船。

幸好国库充足,加上李世民自己的小金库,还有皇后内帑出资,加班加点的还在继续努力建造。

这件事是秘密进行的,为的就是避免走漏风声,免得那些倭国人知道了什么。

最近的几个月,他们是真的安分。

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其他时间一概不外出,就算有人外出,必须带着会说大唐话语的人跟随,而且还得带着鸿胪寺安排的人员一起。

有句话说的真对,有些人真的就适合当狗。

当初拿他们当人看,他们嚣张跋扈,肆意妄为。

结果逼着他们砍了自己人,他们反倒老实了。

“好,朕知道了,这些时日立德辛苦了,记住,此事必须保密。”

李世民点点头,叮嘱阎立德必须保密。

“微臣明白,请陛下放心。”阎立德立马表态,恭敬行礼。

“好,此大功一件,等事情了结,朕大大有赏。”

李世民毫不吝啬自己的封赏,有能力的人,多赏一些,自然有大大的好处。

阎立德眼睛一亮,对着李世民拜谢。

寒暄几句,阎立德离开,留下李世民独自思索着什么。

良久,李世民抬起头,眼里全是森然之意。

“倭国...”

~~~~~~

第二天,莫问正打着哈欠,准备给两姐妹做一个大号的纸鸢出来。

他正忙活着呢,李世民带着护卫们急匆匆的进来了。

“我说你这医馆开了干什么?每次我来的时候都没人。”

环视四周,一个病人都没有,李世民毫不客气的一屁股坐下,自己给自己倒茶。

莫问翻了个白眼,“不是,李叔你很闲吗?怎么来的次数比丽质她们还多?”

李世民一瞪眼,混小子,哪壶不开提哪壶。

想起书案上的一堆奏折,李世民一阵头大。

“行了,不扯其他的,都下去。”

李世民没心思跟莫问闲聊,开口让其他人离开。

等人离开,李世民主动开口,“还记得那些倭国人吗?”

莫问一愣,心底闪过一丝欣喜。

“船造好了?”

“还差了些,只有一百多艘。”李世民有些失望。

这些倭国使臣自从专心学习东西,进度确实快的很,别等着哪天他们要回国了,自己这边的船还不够。

“一百艘,大船吗?”莫问心里算了算,一艘大船,大概能载七八百人。

更大一些的一千多人,但这种船建造困难,想要快速建造,不如多造一些小一点的。

如果都是木兰舟,或者是苍舶这种坚固又能抵抗风浪的船,就差不多足够用了。

除去船工,每条船的士兵可以有五百多人,一百艘船,已经可以运送近五万人。

除去一部分的物资占比,起码也能有两三万士卒。

(木兰舟,苍舶,唐朝时的船只种类。)

“木兰舟八十艘,苍舶三十多艘。”

李世民点点头,说出阎立德告诉自己的数目。

莫问点点头,“那之前我给李叔的那个飞雷炮,做出来了吗?”

“飞雷炮?你想的名字?嗯~确实贴切,前段时间,工部传来消息,确实可行,你是打算带上那个?”

李世民不由好奇,这火药好是好,就是怕水怕潮。

这要是准备去倭国,一路上漂洋过海,怕是都得报废。

“放心,我们只带炮筒过去,火药我们可以现做,就让我们用倭国人来实验一下飞雷炮的威力。”

莫问略作思索,提出自己的意见。

“好,就依你所说,带上。”李世民一拍桌子,赞同的点点头。

莫问沉思良久,抬头看向李世民,“李叔,这次,我也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