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115章 九乃极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舍恩大臣!舍恩大臣!”

“哦,不......!”

坚振圣事后,汉斯那小小的平静并没有维持太久。

就在汉斯接受成年礼的第二天,和外交部长舍恩大臣共进午餐时,外交部的职员又一次一脸惨白地跑了过来。

好吧,虽然这种事他已经习以为常了。

“呼,又是哪里出事了?巴尔干?波斯?”

舍恩大臣仿佛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命运,双手抱头,一脸绝望。于是,汉斯代替他开口,把还没来得及吃的一块烤猪肘放回盘子里。

看来今天这顿午餐是泡汤了。

“哈......哈......!都不是!是远东!远东刚刚传来了急报!”

“远东?”

这个时候,东亚能发生什么大事,竟然严重到打扰他们的午餐?

汉斯想来想去,除了伊藤博文被刺杀,实在想不出别的了。

而说实话,那件事还不至于闹到这种地步吧。

就在他努力回忆自己是否遗漏了什么时,那名调整好呼吸的职员说道:

“xx发生革命了!”

“嗯?哪里?”

听完霍夫曼的报告,汉斯愣愣地看着他,又瞥了眼餐厅墙上挂着的日历。

然后再次问他:

“慢点,德语说慢点再说一遍。你说哪里发生了什么?”

“革命!xx各地爆发了大规模起义,革命派已经宣布共和了!”

“卧槽,真的假的。”

这消息实在太过震撼,以至于让汉斯下意识的笑出声,中文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

这么快就亡了?

......

与此同时,远东。

咣当——咣当——

“伊藤先生,我们马上就要到沈阳了。”

“希望他们快点到,我可不喜欢等待。”

日俄战争结束后,重新掌握权力的伊藤博文与日本,也趁着这片土地陷入革命动荡之际,再次燃起了对大陆的野心。

伊藤博文打算向清廷出售武器,以此换取金钱与利益。

“愚蠢的山县那家伙只知道靠战争解决问题,结果当然会是失败。”

然而,伊藤博文并不一样。

他有信心在不流一滴血的情况下,获得山县有朋梦寐以求的一切。

这就是所谓的“外交”,这才是伊藤博文的方式。这也是他与如今因无法承受舆论指责与明治天皇压力而失势,只能在家里看孙子耍乐的山县有朋之间最大的区别。

“话说回来,年纪大了,身体确实不如从前了。这次的交易若能顺利结束,我得请个假好好休息一下。”

如今,日本已将朝鲜殖民地化,一切进展顺利,无需担心。

‘反倒是军部的那些家伙,我更担心啊。’

自日俄战争后掌握政权以来,伊藤博文就决心不再坐视军人横行,试图将他们排除在权力之外。

因此,如今的伊藤博文被陆军和海军视作共同的敌人,稍有机会,他们便不择手段地想要将他拉下马。

愚蠢之辈。

但同时,也极具危险。

即便现在不动手,若继续放任他们,总有一天会彻底失控,最终毁掉日本。

正如日俄战争那般。

‘绝不能让这种事再次发生。’

幕府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为了日本的未来,伊藤博文发誓,在自己死之前要进一步强化文官统治,确保军人永远无法干涉政治。

吱——嚓——!

“哦,看来到了。”

正当他沉浸在思绪中时,火车已经抵达了目的地。

伊藤博文与随行人员缓缓走下列车。

然而,他却不知道,在原本历史中,他的生命就是在此地终结。

咔哒——

“伊藤先生,伊藤先生,这边!”

迎接伊藤博文的日本人中,有人呼唤着他的名字。

就在伊藤博文转头,举手回应问候的瞬间,空中猛然响起了一声枪响。

砰——!

“呃!”

“伊藤先生?!”

“啊啊啊啊啊!”

伴随着唯一的一声枪响,一颗子弹准确无误地贯穿了伊藤博文的眉心。

这突然的枪响,甚至让不远处刚刚伸出手枪想行刺的另一人一愣,然后赶紧收起手枪匆匆离去。

而伊藤博文甚至未能留下遗言,便倒在了车站的地面上,当场毙命。随行人员与为护卫他而驻守沈阳的日本军队,在四处弥漫的尖叫声中,疯狂寻找刺杀伊藤博文的凶手。

但那个终结伊藤博文生命的人,却始终不见踪影。

远处,远离车站的一座高楼上,一道人影收起了装有瞄准镜的步枪。

“......为了共和。”

那人低声呢喃,随后按照训练自己的退役德国老教官的教导,赶在听到枪声而赶来的日本军队到来之前,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伊藤博文,这次依旧未能逃脱自己的命运。

......

第二天。

“伊藤博文那家伙死了啊。”

“那是谁?”

汉斯一边啜饮着咖啡,一边看着晨报,看到伊藤博文被狙击手射杀的消息后,忍不住嗤笑一声。坐在他旁边的路易丝歪着头看着他。

“一个日本的政治人物,不用在意的家伙。”

“是吗?”

确实如此,事实上,不论在原本的历史中,还是在这个世界,伊藤博文的暗杀从国际角度来看都不算什么大事。

反倒是在欧洲,王室成员被无政府主义者暗杀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要是全世界因为日本一个老政客被杀而沸腾,那才奇怪了。

“说起来,今年还真是喧嚣啊。”

“可不是嘛。”

“真希望以后别再有什么冲突和革命,能一直和平下去就好了。”

听到路易丝这么说,汉斯只是苦笑,默默地抚摸着她的头发。

事实就是这样,与维多利亚·路易丝的愿望相反,欧洲的和平依旧在不知疲倦地奔向终点,日历上的年份也不知不觉悄然从1909年翻到了1910年。

全球即将被战火疯狂染指的1910年,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