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 第80章 小黄门任常山郡郡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0章 小黄门任常山郡郡守

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夏),张让等宦官势力达到极盛!时中长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粟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宁典等十二人皆封侯,贵宠无比,时人称为“十常侍”,灵帝曾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

于是十常侍无所忌惮,各起高宅大第,规模同于皇宫,又其父兄子弟出任州郡牧守,残害百姓,贪暴胡为,无人敢问,天下怨声四起。

就连宦官小黄门也被张让下放,此时张让询问小黄门想要去哪里任职?小黄门一时不知如何回复,张让笑道:“傻孩子,南方物产丰富,财富众多,何不去往此处”?

小黄门却是想了想对着张让说道:“干爹,孩儿还想伺候您于左右,不想离开太远”如果非要选择一地任职,那孩儿就选常山郡吧,这常山郡离洛阳也不算远,到时候也方便孩儿回来看您!

其实小黄门也想了下,自己并无根基,只是仰仗张让及陛下之威可以得到些许权利,如果万一有一天张让或者陛下不在。。。那自己可就真的失宠,到时候别人还不把自己生吃活剥了?

也就自己在常山郡有些人脉,那常山郡郡守张堪也是早就打算告老还乡,自己不如就去那常山郡享受一下做官的快乐!

张让一听有些出乎意料,不过转念一想,既然自己的干儿子有意去往此处,那自己就安排一下,也算满足了他的心愿,就这样小黄门任职常山郡郡守一事,被张让三言两语间敲定下来!

得益于赵武奉上的《瘟疫防治论》一书,今年的寒流并没有大规模引起瘟疫灾害,有些地区虽然发生大规模的传染病,但是众人根据《瘟疫防治论》书中的方法也是逐渐将疫情控制下来。

但是在天灾面前,人祸更显为重!

官员横征暴敛之下,百姓挣扎而不得生存的现象比比皆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各地郡县,或者豪门大户之中频频上演。

这时候的太平教已经不满足于传播治病救人之理念了,随之而来的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样的口号!!!

可笑的是百姓们疯传的太平教口号,人尽皆知,但是身在庙堂之上的官员和汉灵帝却是酒肉池林,充耳不闻,各个官员勾心斗角,只在乎自己个人利益的得失,不管天下大势的变化。汉灵帝也是每日歌舞升平,在官员的恭维声和美酒的陶醉下迷失自我。。。

公元183年秋,赵家此刻一众核心人员又是齐聚一堂,此刻众人已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有的是更为深重的叹息声!

这时候戏伯庸率先开口道:“今日从各地贩卖商贩的口中得到消息,冀州,青州,幽州,徐州,豫州,兖州等地都出现了同一口号,那就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戏伯庸随即又说道:“这些可恶的太平教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真是胆大妄为至极!!!

戏伯庸在痛斥这些太平教无法无天的行为时,也对赵武之前的预料感到震惊,没想到去年过年之时的担忧,今日果然成真!

真应了赵武的猜想,大家全都震惊无比!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众人齐齐看向赵武,寻求解决之道!

赵武也是苦笑,自己只是知道,该来的总会来!来了之后自己也是有些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了!要是这时候戏志才能在自己身边,那该多好!!!

事到如今,赵武只得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如今之势,朝廷腐败,民心渐失,太平教趁虚而入。我们虽无力改变整个大局,但可保一方平安。”众人纷纷点头。

赵武说道:父亲可将家中私兵召集起来,训练他们以应对可能到来的乱局。同时,父亲也要派人前往各地,秘密联络一些有志之士和清正廉洁的官吏。通知他们早做防备!

另外还请戏先生书信一封,快马加鞭通知子升兄,要多加防备!注意自己的安全才是!这时戏伯庸听闻赵武此言也是心中一暖,危机时刻不忘自己儿子安全,果然是重情重义!

赵武又看向赵忠,问道如今家里第三层围墙搭建进度如何?赵忠回道:按照计划还需三月才能完成!

赵武摇头说道:“时间太长!不行!我看可以用增加工钱和给予粮食等方法,招收更多百姓前来加快围墙的建设!”

另外父亲也可以对周边百姓说,只要是自愿来我赵家之人,现在都可以在此定居,以后也可以享受赵家的福利!

此话一出,众人也都是为之一怔,没想到赵武会有如此决心,要知道每年赵家给佣人发送的粮食几乎可以供人免费吃一年的量,这下周边百姓还不全都过来?

赵武见此情景,继续说道:“百姓现在来我们家就是我们的亲人!”如果日后再来我们家,那可能就是敌人了!!!

此话一出,众人皆醒,于是赵铠也拍了拍赵武的肩膀,说道:“我儿此言有理,我等当知,人在饥饿之时,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于是赵忠赶忙点头答应,加快围墙建设和招收周边百姓过来(又过不久,赵家周边百姓听闻可免费搬到赵家居住,有疑惑的,有欣然前往的,也有安土重(zhong)迁不肯离去的,不过最先赶往赵家的居然是那免费租地耕种的百姓,只有他们清楚,是赵家免费给了他们生存的希望,去往赵家生活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随后赵家第三层围墙建起后,在围墙内这接近八千的百姓,陆陆续续搬到此处定居。)

谁曾想,黄巾过后寸草不生,就算是无意加入黄巾的百姓,不是被逼加入,就是被杀死,那些后来想到赵家之人,最后也是被黄巾洪流所淹没。

这时候常山郡张堪,携一众地方大小官员全部在郡守府迎接新郡守的到来,谁曾想,这新郡守居然是宦官小黄门!

只见小黄门(原名张庭)率先开口道:“诸位辛苦了,日后常山郡管理还需要仰仗各位!”张堪不得已,笑着回复道:“大人您言重了,治理一方哪是我等本分,今后还要仰仗大人您才是”!

随后常山郡众官员一一和小黄门见礼,常山郡迎来新郡守的同时,常山郡太平教的教众也迎来了他们的渠帅褚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