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吧,话说回来,学习这东西,有时候就像嚼蜡,不是每个人都能嚼出甜味来的。
特别是这些孩子,他们中的有些人,可能还不太明白上学到底是为了啥。
甘湉初来乍到,也没法一下子扭转他们的想法。
她也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上完字母课后,甘湉突发奇想,要给每个孩子起个英文名字。
她的班级里有十五个十岁左右的小萝卜头——
男生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女生却少得可怜,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大部分孩子都姓刘,还有几个小徐、小赵什么的。
其中有个叫刘流的小男孩,调皮得跟个小猴子似的,课堂上话多得跟机关枪似的。
甘湉给他起了个英文名叫John,他一听就乐了——
也不管这个名字啥意思,就兴冲冲地问道。
“甘老师,我以后就叫皱纹了,对吧?”
甘湉笑着点点头,帮他纠正发音:“是John,不是皱纹。”
刘流跟着念:“皱纹……哦不,John!”
甘湉还发现,这些孩子的发音也是个大问题——
地方口音浓重得跟老陈醋似的,普通话也说得七扭八歪的。
第一节课上,就有好几个孩子问她问题,那口音听得甘湉差点笑出声来。
哎,看来支教的路还长着呢。
不过没关系,她有信心,也有耐心,一步一步带着这些小家伙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甘湉愣了好一阵子,脑袋里跟转风车似的,总算是搞明白了他们那帮人在聊啥。
说起来,这上课嘛,难度其实也就那么回事,跟走钢丝似的,虽有挑战但还算稳当。
唯独这交流,就像是骑着三轮车走山路,颠簸得让人头疼。
甘湉这边正忙着给孩子们灌英语这杯“洋墨水”。
他心里头那个惊讶啊,就跟发现新大陆似的——
没想到,祝烨琳居然在那头教起了音乐!
音乐?这家伙和音乐八竿子打不着吧?
甘湉心里头琢磨着,祝烨琳这家伙——
他要么是跟阿拉伯数字较劲的数学老师,要么是整天跟瓶瓶罐罐打交道的科学达人。
结果甘湉忘了,祝烨琳可是个钢琴高手,指尖上跳动的音符能绕地球好几圈呢!
更别提他以前还是街舞界的扛把子,韵律、节奏,对他来说那就是小菜一碟。
“报名的时候,音乐老师这职位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我头上了,想不接都不行。”
祝烨琳耸耸肩,一脸无奈地说道。
甘湉好奇地问:“那你打算怎么给这些小家伙上音乐课?”
说起来,祝烨琳可不是那种随便糊弄的人。
他眉头一挑:“按部就班那多没意思。”
“既然开了这门课,总得玩点新花样吧。”
“我呀,打算让他们动手创造点啥。”
这家伙上网搜罗了一堆资料,第一节课的教案愣是写了满满五张A4纸,跟写小说似的。
结果呢,最后定下来的就那么几句话,简直比大海捞针还难猜。
这可把甘湉的好奇心给勾起来了,等着瞧他的好戏呢。
甘湉整天忙得跟陀螺似的,课表排得满满当当。
反观祝烨琳,那叫一个悠闲,一天就两节课。
五个班级,一周下来,每个班才分到两节音乐课——
祝烨琳这活儿,简直就是喝着茶就把钱挣了。
祝烨琳一上课,教室里那叫一个热闹,跟炸了锅似的。
其他教室的同学耳朵都竖得跟天线似的,被这动静给吸引过去了。
他教室里那气氛,绝了!学生们笑得跟花儿似的。
甘湉自然也不甘落后,猫着腰跑去偷窥了。
第一节课上,祝烨琳两手空空。
他往讲台上一站,大手往桌子上一拍,跟敲鼓似的,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创造音乐。
“别管声音大不大,也别管别人怎么看,就用手在桌子上打节拍,造出自己的音乐!”
这还不算完,他还让学生们把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拿出来。
“对,就是那个铅笔盒,也能成为你的乐器!”
甘湉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心里头那个佩服啊,简直五体投地。
“木棍当乐器?没问题,咱就是这么有创意!”
“哟,你还会吹口哨呢,真有两把刷子!”
“……”
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不光甘湉,连其他教室的娃娃们都跑来凑热闹。
这场音乐盛宴瞬间火了。
就这样,他们的支教之旅,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日子悠悠地过着,像溪水一样平静,没有啥惊天大新闻,也没啥能刻进骨子里的故事。
一周眨眼就过去了,甘湉也适应了这里的支教生活,跟娃娃们的方言交流也越来越溜。
转眼周末就到了,周六周日,咱们的休息时间到!
甘湉琢磨着,跟祝烨琳出去遛遛弯儿,看看这纯天然的美景。
这儿啊,离城市远着呢,风景原汁原味,看得人心里头那个舒坦。
路上,甘湉跟祝烨琳聊着这一周的教书心得。
甘湉直挠头:“这帮小家伙的口音,哎哟,有时候我真听不懂。”
祝烨琳笑笑:“这方言多有特色啊,中国嘛,地大物博,哪儿的人文气息都不一样。”
甘湉继续吐槽:“不光是普通话,他们的英语发音也一言难尽啊。这可咋整?”
她上网翻了个底朝天,愣是没找到啥速成的妙招。
甘湉知道祝烨琳的英语溜得很,发音标准得跟教科书似的。
她向祝烨琳取经:“你英语咋学的啊?”
“就是靠环境呗。”
祝烨琳说:“我小时候,我妈给我找了个美国外教,一对一地跟我聊。”
甘湉那叫一个羡慕。
祝烨琳接着说:“后来我上了外国语学校,天天用英语跟同学交流,语言环境就这么来了。”
“哇塞,太牛了!”
祝烨琳摆摆手:“这算啥,你也能行。不对,你现在就已经很棒了。”
甘湉还是犯愁:“可这儿的孩子们哪有机会这样啊,发音真的好难纠正。”
“为啥非得纠结发音呢?”祝烨琳反问道。
“啥?”
“发音固然重要,但是吧……”祝烨琳慢条斯理地说道。
“我的意思是,发音是基础。”
“但咱们教孩子,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爱上学习,不是吗?”
祝烨琳悠然开口:“你瞧,语言嘛,说到底就是沟通的桥梁。”
“咱们不光能用肢体、眼神,还能用声音传递心意。”
“关键是,只要对方能get到你的点,至于方式嘛,真的不那么重要。”
甘湉被这番话绕得云里雾里的,眉头微皱。
祝烨琳见状,笑道:“你总该听过日本人说英语那味儿吧?”
甘湉一听,立刻点头:“哎呀,那味道,太纯正的日本特色了!”
“那印度人的英语发音呢?”祝烨琳接着问。
甘湉继续点头,心里渐渐有了点谱。
刹那间,她仿佛被点亮了智慧的火花,恍然大悟。
“普通话不标准又怎样?英语发音带点口音又怎样?”
“语言嘛,归根结底就是个交流工具。”
“咱们可别被这个“壳”给框住了,别让它成了束缚咱们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