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轩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伸出手与部落首领紧紧相握 。
在准备返程前,刘正轩对舰队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经过长时间的航行,船只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磨损,船员们齐心协力,对船只进行了修复和保养,确保它们能够安全地完成归程。
一切准备就绪后,舰队满载着希望,踏上了返回乐安郡的征程。在归程中,他们再次穿越北太平洋。虽然没有遭遇像来时那样猛烈的风暴,但变幻莫测的天气和汹涌的海浪依然给航行带来了不少困难。然而,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坚定的信念,舰队最终成功地回到了乐安郡。
当舰队缓缓驶入港口时,码头上早已聚集了无数翘首以盼的百姓。旗帜飘扬,锣鼓喧天,士兵们整齐列队,百姓们欢呼雀跃。人群中,肖静岚焦急地张望着,眼中满是期待。当她终于看到舰队的身影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舰队靠岸后,刘正轩第一个走下船,百姓们立刻围了上来,欢呼声此起彼伏。“刘将军,你们可算回来了!”“这次远航一定收获满满吧!”百姓们热情地呼喊着。士兵们也纷纷上前,向归来的船员们敬礼致敬。
肖静岚奋力挤过人群,来到刘正轩面前。“正轩,你平安回来就好。”她声音哽咽,眼中满是关切与喜悦。
刘正轩看着肖静岚,心中暖意涌动,紧紧握住她的手说:“放心吧,此次远航收获颇丰,乐安郡有希望了。”
随后,刘正轩向众人展示了从美洲带回的各种种子和树苗,简单讲述了此次远航的经历。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士兵们也为能参与到这样意义重大的远航而感到自豪。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舰队归来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乐安郡,整个城市都沉浸在喜悦与希望之中 。
刘正轩瞧见了前来迎接的凌峰。他快步上前,神色急切又充满期待地说道:“凌师长,事不宜迟,赶快去找些经验丰富的农民来,就说要移植些种子和农作物,让他们带上相应的农具,速来将军府!”凌峰领命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转身安排人手,奔赴乐安郡的各个村落,召集那些熟知农事的农民。
没过多久,凌峰便领着几个面容朴实、身背农具的农民匆匆赶到了将军府。此时的刘正轩,早已在将军府后院清理出一片空地,那里,一座高大宽敞的玻璃花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刘正轩满脸热忱地迎上前来,向农民们拱手致谢:“各位乡亲,此次远航,我们从遥远的美洲带回了许多珍贵的种子和树苗,它们关乎乐安郡未来的兴衰。如今,就仰仗各位的丰富经验,一同将它们移植到我们这片土地上。”
农民们听闻,纷纷好奇地打量着那些装在精致木箱里的种子和树苗,眼中满是惊叹与疑惑。一位头发斑白、满脸皱纹的老农上前一步,开口问道:“将军,这些怪模怪样的东西,当真能在咱们这儿生根发芽?”
刘正轩自信满满地笑着点头:“老丈放心,只要我们运用得当的方法,定能让它们茁壮成长。”
紧接着,刘正轩便开始带领农民们着手种子的前期处理工作。他先来到放置玉米种子的木箱前,拿起一把种子,向大家展示道:“这玉米种子,咱们第一步要进行严格的挑选。大家仔细瞧瞧,要选那些颗粒饱满、色泽鲜亮,没有虫蛀痕迹的种子。”说着,他便示范起来,将手中的种子逐一检查,挑出几颗不合格的放在一旁。
农民们围拢过来,认真地学着刘正轩的样子挑选种子,一边挑还一边相互交流:“你看这颗,好像有点瘪,是不是不行?”“对,将军说了,要饱满的才好。”
挑选完玉米种子,刘正轩又拿起辣椒种子说道:“辣椒种子比较小,而且表皮有一层蜡质,不利于水分吸收。咱们要先把它们放在温水中浸泡,大概七八个时辰,这样能加快发芽速度。”他指挥着农民们将辣椒种子小心翼翼地倒入准备好的温水盆中,同时叮嘱道:“大家注意,浸泡过程中要时不时搅拌一下,让种子受热均匀。”
在处理土豆种子时,刘正轩向农民们解释道:“土豆我们用块茎来种植。大家看,要挑选这种表皮光滑、芽眼明显的土豆,然后把它们切成小块,每块保证至少有一个健壮的芽眼。”他拿起一个土豆,熟练地切成小块,农民们依样画葫芦,很快就掌握了切土豆块的技巧。切好后,刘正轩让大家把土豆块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着,“晾上一两天,等伤口愈合了,种下去就不容易烂。”
对于番荔枝种子,刘正轩格外谨慎。“这番荔枝种子,我们得先把外面那层果肉清洗干净,不然容易发霉。”他亲自示范,将番荔枝种子放在清水中搓洗,直到种子表面干干净净。“清洗完后,再把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两天,之后放在湿润的纱布上催芽,要保持纱布湿润,每天都得喷水。”
处理刺梨种子时,一位年轻的农民好奇地问:“将军,这刺梨浑身是刺,种它有啥用啊?”
刘正轩耐心地解释道:“这刺梨用处可大了,不仅果子酸甜可口,还富含营养,能增强体质。咱们把它的种子用沙子埋起来,放在阴凉处,等到来年春天再拿出来种,这叫沙藏处理,能提高发芽率。”农民们听了,纷纷点头表示明白。
红薯种子的处理也有讲究。刘正轩说:“红薯一般用薯块育苗。咱们选好红薯后,把它们埋在湿润的土里,保持温暖,过不了多久就能长出薯苗。等薯苗长到一定高度,就可以剪下来扦插了。”
在刘正轩的指导下,农民们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各项种子处理工作。整个玻璃花房里,充满了大家交流讨论的声音和对未来丰收的期待 。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正轩每天都早早来到花房,查看种子的催芽情况和薯块的育苗进度。农民们也都干劲十足,他们精心照料着这些来自远方的种子,仿佛看到了未来乐安郡丰收的盛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玉米种子陆续发芽,嫩绿的芽尖破土而出;辣椒种子经过浸泡和催芽,也开始露出点点绿意;土豆块茎上的芽眼茁壮成长,长出了粗壮的幼苗;番荔枝种子在湿润纱布的呵护下,萌发出了小小的嫩芽;刺梨种子在沙藏中积蓄着力量;红薯薯块更是长出了一丛丛嫩绿的薯苗 。
随着种子和薯苗的生长,刘正轩深知,要实现大面积种植,还需要专业的人手悉心照料这些作物。一天,他把参与种子处理的农民们召集到花房,郑重地说道:“各位乡亲,这段时间大家跟着我处理种子,辛苦了。如今种子和薯苗都在茁壮成长,接下来的照料工作至关重要,这关系到未来大面积种植能否成功。我想请各位继续负责照料这些作物,我会以高价雇佣大家,让大家毫无后顾之忧。”
农民们听后,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位中年农民说道:“将军,我们都知道这些种子来之不易,也很想把它们照顾好。但这高价是多少呢?我们也得养家糊口啊。”
刘正轩微笑着说:“每人每月三十两银子。而且,只要我们能成功实现大面积种植,未来的收益不可估量,大家都能从中受益。”
农民们听了,眼中露出惊喜的神色。那位老农站出来说道:“将军,你一心为我们乐安郡着想,我们信得过你。既然你这么有诚意,我们愿意跟着你干!”其他农民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刘正轩见状,十分欣慰。他接着说:“太好了!那从现在起,大家就全面负责这些种子和薯苗的后续工作。我会把种植和管理的技术要点再跟大家详细说一遍,大家务必牢记在心。”
随后,刘正轩又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将各种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浇水频率、施肥方法、病虫害防治要点等,一一向农民们耐心讲解。农民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问题,刘正轩都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