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在睡梦中,与神秘人对话。
神秘人虽然拒绝露面,却给唐王说了天界许多秘密:
看似与世无争的神明,其实跟凡人的心态差不多,也会嫉妒、也有贪婪的欲望。看似安宁祥和的天界,运行规则也跟凡间一样,遵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
只是因为仙人长生不死,寿命悠长;又因为古神、旧神经历的劫数多,修行境界高,实力强横。
新神被他们强力压制,即使有造反的心,也没有反抗的实力和机会。
而凡人因其短命,又与天界隔着极难逾越的鸿沟天堑,天界即使有变化,凡人也感觉不到。
所以天界才给人永远和平安宁的样子。
另外一个令唐王深感震惊的秘密:神明也会死。
他们的死亡,寿不过百年的凡人根本看不到。
就象蜉蝣感知不到人类的死亡一样。
如果朝生暮死的蜉蝣有思维,在它们心里,凡人的寿命就是不可估量的长久。
蜉蝣从生到死,短短一天,跟人类动辄上百几十年的寿命相比,对世间只是惊鸿一瞥。
蜉蝣与凡人。
凡人与神明。
两者道理相通。
神秘人告诉唐王,现在的天界面临一场劫难。
这场即将降临的劫难面对的是全体神明,不论新神、旧神,还是古神,都必须经受劫难的磨砺。
具有强大神通的神明,已经预感到这场劫难无可避免。
劫难面前,不同派别,不同立场的神明,暂时放弃分歧,表现的空前团结。
坐在一起研究对抗劫难的办法,试图从中找出一条生路。
一个个方案提出,一个个被否决。
最后他们发现,释门佛陀的二弟子金蝉子是破劫的关键。
通过经卷,将东土的命运与神明绑定,是神明唯一可以避开劫难的机会。
于是组建取经队伍,前往西方灵山求取真经,便是神明研究出来的唯一度劫的办法。
西天取经初衷是什么?
唐王最清楚不过。
魏征梦斩犯天条的泾河龙王,使得唐王保护龙王不死的承诺落空。
龙王冤魂不散,阴司将唐王告下了。
唐王去阴司阎王面前对证,其实那时候泾河龙王已经被观音菩萨带走转世投胎去了。
所谓对证,双方并未见面。
阴司之行,唐王却见识到了成千上万的冤魂无法超度。
那些死于战争残魂冤鬼,纷纷向唐王索命。
阻挡唐王返回阳间的路径。
为了彻底消解冤气,超度冤魂。只有请释门高僧,做一场规模空前的水陆大会,才能清净阴司。
经过层层选拔,玄奘法师脱颖而出。
而后经过了菩萨献宝。
大唐上下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公开竞宝。
最终确定了玄奘才是命中注定的取经人。
然后唐王在睡梦中受到神秘人的警告,告诉他,千万警惕,不能让释门控制了大唐子民的神智,如果听任不管,大唐的结局跟他现在所在空间一样。
这个空间称之为:人国之墓,神明之墓。
飘浮在这里的硕大云朵中,裹着无数肤色、体态、相貌各异的人族的尸体,他们无一例外的,脸上现出安宁舒适的笑容,仿佛是在极为高兴的状态下死去的。
神秘人告诫唐王:每朵云彩都代表着一个凡间的国度,他们现在的模样,就是被释门控制下的状态。
丧失了进取精神,没有独立自主发展的动力。
这些国度从上到下,创新、开拓能力被永久锁死了。
在经卷条文的束缚下,他们循规蹈矩的活着,不敢越雷池半步。
不管现实多么痛苦,多么不如意,他们都安于现状,沉浸在对来生的美好幻想里。
对现实没有期待,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到了这一步,这些国度虽然表面还活着,其实已经成了行尸走肉,浑浑噩噩的活着,跟死亡无异。
神秘人进一步解释。
大唐从上到下,从君王、到大大小小文武百官,一直到偏僻的乡里村夫,他们跟其他国度的人种其实是不一样的。
唐王不置可否,觉得神秘人的说法危言耸听。
做为大唐天子,他见识广博,长安城汇集了全世界各地的商贾,什么样的人他没见过!
蛮夷也好,外邦也罢,除了肤色,风情、语言不同外。
都是一颗头,两只手、一个身子,两条腿。
那些人中不乏智慧聪明之士。
大唐子民也有不少痴傻蠢呆,难以教化之辈。
都是凡俗之人,难道大唐的子民还有优越感?
“呵呵......你看看这里,人国坟墓多不多?”
人国坟墓当然就是飘浮在周围的,裹着尸体的云朵了。
“很多!”
唐王初来到这里,走了很长时间,见到都是一块块云朵形状的坟墓。
“释门创立时间不过一千多年,就有这么多国度沦陷了。据我所知,早在千年前,便有释门弟子东度前来传播教义,却收效甚微,就算现在,虽然东土寺庙遍地,僧人众多,‘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在楼台烟雨中。’却一直无法成了大唐唯一的信仰。你猜原因何在?”
“我国向来以儒家教化,法家治国。”
“对啊!所以这么肥的一块肉在面前,老是吃不到嘴里,他们急坏的,想了很多办法,总是不能如愿。于是便策划了取经行动,试图给大唐的所有人戴上金圈,控制麻痹他们的思维。那天天花乱坠时,到底发生子什么,你亲眼目睹,毋庸赘述。”
丹药将伪装成天花的金圈炸毁的场景,犹在眼前。
“我听闻释门理论高深,神通广大,完全可以通过神迹,通过行剃头之举,让我国臣民自愿皈依,何必用如此手段?”
虽然神秘人确实帮唐王击碎了释门试图控制大唐的阴谋。
唐王仍然想不明白,释门为何要采取如此卑劣的手段。
“难道这些国度,都用这样的方式取得的?”
他指着飘浮四周的云朵形人国之墓,不解的问道。
“不是!传播教义,信仰教义,自然皈依,成为虔诚信徒。其他国家都是一样的流程。他们初到东土,也想用之前流程,只要辛苦一些,信徒越来越多,自然而然整个国家都在释门的控制之下。”
“等到他们真正行动起来,才发现大错特错。信徒确实发展的不少,虔诚者也大有人在,但关键时刻,这些信徒面临天、地、君、亲、师、以及国家的选择时,总是毫不犹豫的抛弃他们曾经深信的释门,选择拥护他们和他们祖先曾经拥有的,根深蒂固的传统。”
“经过一千多年传播,释门的高层绝望了,他们软硬兼施,给予足够的好处,显示神迹,试图以地狱、业障、来世等恫吓,都无法彻底控制这方国度上的人。”
“哦!为什么?”
神秘人一番长篇大论,成功勾起唐王的兴趣。
“就因为大唐人种跟其他国度的人不一样?”
“是!释门创始者发现了其中的差异,不但不沮丧,反而高兴的不得了。越发坚定了将这里纳入释门的决心。”
“这不是缺心眼吗?明知不可能,头还是么铁!他们控制了我们的神智,让我国成为名存实亡的国度,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毕竟世界上的国度多如千毛,何必揪着我国不放?”
“因为你们的特殊能给释门带来巨大的利益。这些利益比释门控制的所有国度加起来,还要多千万倍。”
“太玄乎了,不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