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鲁南人民抗日支队
李妈一边整理着行李,一边兀自絮絮叨叨地说着,“等你到了老家县城,就直奔江边码头。
那里有很多送山货的排客,你见着了就打听打听,问问有没有咱们村的人。
要是碰上了,你就报上你大伯或是你大舅的名字,都是乡里乡亲的,他们一准会热心带你回村。
对了,家乡的客家话你还会说吧?你可别讲官话,他们平日里在村里、在县城,都是讲客家话,讲官话和上海话他们很可能听不懂!”
李海波赶忙点头,“会会会!虽然比不上在老家土生土长的人讲得那么地道,但日常交流肯定没问题!”
李妈这才放下心来,“会讲就好,从你出生起,我和你爹就坚持在家讲客家话,也一直督促你学。
就是怕有朝一日你回了老家,和乡亲们没法顺畅交流,被人当成外人。”
李海波微微一愣,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好奇,问道:“合着,你们一开始就打算了将来回老家啊?”
李妈停下手中的动作,望向远方,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乡愁,轻声说道:“人总是要回去的,落叶归根嘛!
这大上海,虽说繁华热闹,可终究不是我们的家。
在这里,总觉着心里空落落的,只有回到老家,脚踩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心里才踏实。”
李海波看着一脸沧桑的母亲,心中五味杂陈,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是啊,在这大上海,老妈不仅是个外乡人,这里还藏着她曾经的伤心过往。那些不为人知的心酸与委屈,或许只有回到老家,才能慢慢释怀。
……
鲁南,一处被山峦环绕的隐秘山坳之中,茂密的山林像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将这里与外界隔绝开来。
一群游击队战士们正穿梭于战场之上,有条不紊地武器弹药。
就在刚刚,他们在这里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这场战斗的胜利可谓是酣畅淋漓。
押运粮食的鬼子和伪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足足有三十多人被击毙。
而那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伪军,此刻则乖乖地举手投降,俘虏人数多达五十余人。
更让人兴奋的是,他们成功缴获了五十板车粮食,这些粮食对于物资匮乏的抗日队伍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参与此次战斗的游击队共有两百来人,分别来自鲁南抗日支队和微山湖游击队。
战斗结束后,两支部队的指挥官凑到了一起抽烟。这两人都是典型的山东大汉,一脸浓密的络腮胡,浑身散发着豪爽的气息。
其中一人从兜里掏出烟,递给另一人并帮忙点上,深吸一口后,感慨道:“老孙,这一仗还得谢谢你啊!
要不是你们及时赶来支援,我还真没十足的把握能吃下这帮鬼子汉奸!”说话的正是微山湖游击队的指挥官老洪。
老孙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老洪你这就见外了不是!
大家都是抗日的兄弟部队,本就该相互照应。
再说了,老孙我别的本事不敢说,就最喜欢干这种半路劫道的活,那叫一个痛快!”
老洪笑着摇摇头,打趣道:“你个老孙,都当八路了,还满口土匪黑话。小心教导员知道了又说你!”
老孙听了,不禁打了个哆嗦,苦着脸说道:“哎呀,这都多少年的习惯了,一时半会儿还真改不了。
再说了,教导员不是不在嘛!
你可千万别打我小报告,那家伙的嘴,太能说了,我实在是招架不住!”
老洪哈哈一笑,说道:“瞧你那点出息。
放心吧,你的教导员又不是我的教导员,我马上就赶回微山湖,碰不到他的。
话说你们不是两同学吗?怎么会这么怕他?”
老孙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释道:“倒也不是怕他。
我们俩读书的时候就好得跟穿一条裤子似的,现在一起搭档,默契那是没得说。
唯一让人头疼的就是,这人一说起大道理来,一套接着一套,跟连珠炮似的,我是真受不了!”
老洪听后,拍着老孙的肩膀,笑得前仰后合:“哈哈哈,原来纵横鲁南的孙大刀也有怕的人。
不过话说回来,教导员讲大道理也是为了咱队伍好,思想上不拧成一股绳,仗可没法好好打。”
老孙撇了撇嘴,“别叫我孙大刀,我现在叫孙保民,保境安民的革命军人。”
正说着,不远处跑来一个小战士,气喘吁吁地报告:“营长,俘虏都已经押解妥当,连长特地让我来问问您,接下来该怎么安排。”
老孙应了一声,转头对老洪说:“老洪,一起去瞅瞅?”
老洪摆了摆手说道:“看个屁,就地遣散了吧!这地方鬼子随时可能反扑,不宜久留,咱们得赶紧撤。”
此时,战场打扫工作已然结束,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些许硝烟散去后的气息。老洪紧紧握住老孙的手,用力地晃了晃,眼神中满是默契与信任,简短地道了声别。
老孙伫立原地,目光紧紧追随着老洪带领的微山湖游击队远去的背影。
回想起几次并肩作战的经历,每一次生死与共,都让两支部队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那是在血与火中铸就的革命情谊,坚如磐石。
良久,老孙深吸一口气,转过身,对着自己的队员们喊道:“同志们,把粮食装车,咱们回营地!”
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将缴获的粮食整齐地装上板车。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讨论着刚才战斗的精彩瞬间。
就在快到营地的时候,前方匆匆跑来一位营部的通信员。
只见他满脸焦急,跑到孙营长面前,大声报告道:“报告营长,教导员传来紧急口信,说刚刚接到支队下达的重要命令,让您即刻带着一连火速前往抱犊崮集合!”
孙营长闻言,眉头微微一皱,紧接着追问道:“抱犊崮?那二连和三连呢?他们情况如何?”
通信员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连忙回复:“教导员得到消息后,已经亲自带着二连先行赶过去了。
副营长那边也已经送了信,此刻三连应该也在奔赴抱犊崮的路上。”
“这是全营紧急集结,看来是有重大任务。”孙营长神情变得严肃,转头看向一连长,“一连长,马上安排可靠的人手,把这批粮食赶紧送回营地,找隐蔽之处藏好了!
其余人跟我急行军,目标抱犊崮,动作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