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为今日受伤的人数着实不少,而且时间已然不早,夜幕如同厚重的幕布般缓缓落下,周围渐渐陷入一片寂静与黑暗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继续前行可能会有危险,于是决定暂且在原地停下脚步,好好休息一番。明日再继续赶路。

顾辞远静静地坐在熊熊燃烧的火堆旁,那火光映照在他坚毅的面庞上,忽明忽暗。他的手中紧紧握着慕汐瑶递给他的药,那药瓶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气,仿佛带着一股神奇的力量一样,在他的心里是一片的涟漪。

马车里的玉茗看到顾辞远手中的药瓶便知道,这个是公主给的。她有些不理解慕汐瑶这样做的缘由,这是单纯的关心也用不着自家公主亲自去送药,如果有别的意思,她就想不到了,便也偷偷的看着闭目养神的慕汐瑶问道:“主子,给顾统领送药的事你吩咐个人给就行了,你为什么要亲自给顾统领药呀!”

“因为这样才能,达到我想要的结果”。慕汐瑶沉声开口。

“什么结果呀”,玉茗有不解的问道。

“就是让顾辞远感激我”。慕汐瑶抬眼看着玉茗道。

“主子,为什么要他的感激呀,他不过是一个统领。”玉茗撇嘴道。

“就是因为他是统领,你别看他现在这是个小小的统领,以后的事情谁有知道呀,还有我这样做对皇兄有帮助的”。

“对太子殿下有帮助,主子是说拉拢顾辞远能得到昭平侯府的帮助。”玉茗一脸笑容的问道。

“还不算太笨”,慕汐瑶笑道。

“主子,你怎么能说我笨呀”,玉茗一脸的委屈。

“没有啊,我没有说,是你自己说的,我们家玉茗是最聪慧的”,慕汐瑶辩解道。

慕汐瑶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她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拉拢顾辞远不仅能增强己方势力,更能让太子在朝堂上获得更多支持。

“玉茗,我们要懂得未雨绸缪。如今朝局复杂,各方势力争斗不断,多一个朋友便多一份保障。况且,顾辞远并非普通统领,他背后的昭平侯府亦有权有势。若能得其相助,对于皇兄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慕汐瑶耐心地解释道。

玉茗听后,恍然大悟,不禁对自家主子的深谋远虑深感钦佩。

“还是主子想得周全,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玉茗询问道。

慕汐瑶轻抚着手中的绣帕,沉思片刻后道:“等待时机,静观其变,便好了,其他的以后在商议。”

“嗯,我知道了主子”。玉茗表示自己懂了。

“那便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赶路”,慕汐瑶揉了揉额头道。

“好的,主子,那我便退下了。”玉茗说完话,便退了下去。

次日,一行人又出发赶路。还是遇到了各种的刺杀,还好有惊无险。

慕汐瑶这些时日陪着太后,因为太长时间赶路的原因,太后的身子骨有些不好了,慕汐瑶每天给太后施针,所以这些时日太后大多数的时候,都是睡着的。

——

走了几天的路,终于到了京城。

当走近城门口时,眼前的景象着实令人震撼不已。城门口早已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群,这些人一个个神情激动,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们都是早早地便来到这里,只为了能够亲眼见到慕汐瑶和太后。百姓们心中充满了对她们的敬仰与期盼,因为他们都深知,慕汐瑶此次乃是为国祈福而去皇陵,而在这短短三年的时间里,百姓们的生活如同被施了魔法般,越来越美好,庄稼丰收、市井繁荣,一切都变得那么顺遂如意。正因如此,百姓们更是打心眼里觉得慕汐瑶是神女转世,对她怀着深深的敬畏与尊重。如今,一旦听闻慕汐瑶即将归来的消息,每一个人都像是受到了感召一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涌向这城门口,大家都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准备用最热烈的方式迎接她的归来,那场景,仿佛整个京城都因她的到来而沸腾起来。

马车里的慕汐瑶静静地聆听着,那如潮水般此起彼伏的百姓欢呼声,仿佛一声声有力的鼓点,敲击在她的心间。前世她是人人都不喜欢的公主,现在的她是人人仰望的公主,可真是...

马车的玉茗,此刻却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与激动,好几次都差点站起身来,想要冲出去一探究竟,但还是忍住了,只得强忍着躁动,直直地坐在那里,双手紧紧交握在一起。

慕汐瑶望着这般模样的玉茗,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这丫头平日里总是一副冷静自持的样子,如今却露出如此可爱的神情,着实让她觉得有趣。

而在马车外,顾辞远缓缓来到马车旁,恭敬地问道:“公主,百姓都想见到您一面,这可如何是好?”

慕汐瑶微微思索片刻,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说道:“没事的,这些都是百姓的一片心意,既然他们如此渴望,那我便下马车去吧,也算是满足他们的心愿。”

“好的,公主。”顾辞远轻声应道,而后便默默地退到了一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敬佩。

随着慕汐瑶在慕星辰的搀扶下缓缓下车,那一刻,整个场面仿佛瞬间凝固。百姓们看到传说中的临安公主真容,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纷纷跪地行礼,口中高呼:“拜见太后娘娘,拜见临安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后娘娘站在一旁,微笑着点头示意:“都平身吧。”

百姓们闻言,连忙起身,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目不转睛地看着慕汐瑶,仿佛要将她的每一个细节都刻在脑海中。慕汐瑶则还是戴了面纱,但举手投足之间便让人充满敬佩。

慕汐瑶和一行人终于到了宫门口,宫门口堆满了人,最前面的不是别人,就是一直念叨慕汐瑶的皇帝,还有太子,慕清念,连百官都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