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另一个办法
沈璃笑着谦虚。
“不过大人,容我问句贴己的话,你就没有一点不高兴?”
沈璃摆摆手:“赵大人这话可就小瞧人了,这天下男子哪个不是三妻四妾,与其等着男人找些小狐狸精来气我,倒不如陛下赐婚,未来他想不收心都不敢。”
“高,沈大人实在是高。”赵文才敬佩道:“要么说您能当大人呢,就是比我家那个通情达理,想纳房妾室都不准。”
“难为赵兄了。”沈璃一脸的同情。
两人又是说又是笑的,虽然旁人听不到说什么,但都意识到沈璃好像没怎么难过,一时间气氛又恢复了正常。
甚至因为公开谈论这件事,比往常的话更多,更火热了些。
沈璃看到几个来送折子的太监探头探脑,眼中有不易被察觉的笑意,但这笑容之下泛着更深的冷意。
当天下值之后沈璃没有回顾府而是回了娘家,她知道家里人才是最担心的,她要去安抚一番。
她到的时候父亲还没回家,只看到母亲和妹妹面沉似水,看那样子恨不得找谁去拼命。
萧百灵见到是女儿进门后迅速调整了一个笑脸:“璃儿回来了,那个事你别放在心上,有你爹在呢,一定能让皇上收回成命的。”
“我也觉得。”沈璃笑了下,看着自家母亲泛红的眼睛,出言安抚:“娘,这点小事我能应付,您别难过。”
“娘没有难过,娘想了大半日了,即便郑嫣然真的嫁到顾家去以长安那孩子的心性也绝不会喜欢她的。”
萧百灵拉着沈璃坐下,劝她:“这样还不是有她没她都一样,你一切照旧,可千万别想不开。”
“姐你别怕,过阵子我还搬回你家去,见那郑嫣然一次就打她一次,看她敢和你抢姐夫。”沈悦也顶着红眼圈走来了。
“娘,悦儿,我真没事,这不是还有三个月,谁知道她嫁不嫁得进来呢?”沈璃几乎相当于明示了。
萧百灵叹了一口气,她的话没说出口,但在她看来改变圣意的可能微乎其微。
果然沈自在回来的时候阴沉着一张脸,看到沈璃也在愣了下,随后挤出一点笑:“璃儿,没事的,爹会让陛下收回成命的。”
“爹,女儿还真是有事要您帮忙,您跟我来一下?”
沈自在虽然不解这时候还能有什么事比对付这桩婚事更要紧,但还是跟着女儿到了书房。
门关上,书房里便只剩下父女二人。
“爹今日去见皇帝了?”沈璃问。
沈自在点头:“是爹无能,没能让陛下立刻改变心意,但爹会想办法再劝陛下改的。”
“他说自己有难言之隐,弈王势大,不得已而为之?”沈璃坐下,一番话说得随意。
沈自在诧异,随即再次点头。
“所以爹决定与弈王正面碰撞,撞个鱼死网破,来换女儿不被人抢男人是吧?”沈璃继续问。
沈自在这一整天心情都是悲怆的,但此刻竟然有点不知所措了。
女儿在他身边安插眼线了?
“您别紧张,我没派人跟着您。”沈璃只觉有些好笑,笑了声之后又道:“您了解皇帝老儿,他的话您信几成?”
沈自在冷静下来想了想,这才道:“陛下是想借我沈家的手压制弈王势力。”
“看来爹的确很了解他。”沈璃早就没了尊称。
沈自在难得没有纠正她,而是继续道:“压制弈王本就是为父想做的,也算是不谋而合,璃儿放心,爹一定竭尽全力。”
“爹对女儿真好。”沈璃笑了。
“傻话,爹就你们两个女儿,不对你们好还能对谁好去。”沈自在也难得的笑了下。
“爹,女儿有个更好的主意,您要不要听。”沈璃话锋一转,又回到了正题上。
————
顾家被赐婚的事情传遍了京都,顾家对此事十分重视在未来的几天内也传遍了。
事情持续发酵,街头巷尾的议论声也开始五花八门了起来。
但总体还是觉得皇家这样做十分不地道,有事的时候让沈璃出生入死,如今躺在人家的功劳簿上安享盛世的时候又给人家男人塞平妻。
双方阵营的官员们也开始摩拳擦掌,在准备接下来的一场大战。
如今朝局虽然大多数朝臣倒向弈王,但沈家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小觑的,此时一部分官员便如同赌徒一般,在考虑押宝在谁身上。
但他们好像猜错了,接下来的几日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不要说集中弹劾一个人,就连普通的弹劾都少了许多。
好像御史们也在等一个时机,不少人已经背地里将自己写好的奏折不断润色,想在此次大事件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可就是没人提。
成帝在大朝会上听到的最多的谏言还是早立太子,说国本稳固便可江山万年。
同时废后的主张也是甚嚣尘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立储立贤这一主张再次堆满了皇帝的龙案。
成帝总觉得事情脱离了掌控,也意识到自己身边人的不足,于是迅速升沈自在为内阁首辅,原本次辅的位置由后面的阁老顶上。
另外召回去为亲人守孝的曾经的次辅回朝,多次催促李睿为他分忧,但李睿仍旧还是装病。
其间李睿曾经派人给沈璃送去了一封信。
他问的是沈璃是否需要他,如果可以,他愿意再次走出来,帮她一起搞掉弈王。
以李睿勤王的功绩,便是现在争储君也是被许多人看好的,但他不想在风口浪尖被人吹捧和算计,于是刚回来便称病不出宫门了。
看得出来,他是真的没有野心争这一切。
李睿活得通透,最讨厌的便是尔虞我诈,而他现在为了她萌生了走进这个旋涡的想法。
沈璃心下温暖,但还是婉拒了。
睿王此时出现在朝堂上无疑会被当成竞争国本的人选,而被议过储君的皇子即便未来老老实实,下场也不会有多好。
她不能将睿王置于风口浪尖,自己的事情还是自己做为好。
她不能将睿王置于风口浪尖,自己的事情还是自己做为好。
朝中最反对立弈王为太子的是沈自在,但他也只有自己,即便贵为首辅也不曾用过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
收效不大,远出成帝的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