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华娱激荡年代 > 第七十二章 还没上映,先把钱赚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十二章 还没上映,先把钱赚了!

闭幕式之后的戛纳,这座小城仿佛一瞬间就被掏空了。

熙熙攘攘的人群消失不见,就连那60米的红毯也收了起来。

不过,有一家小酒馆,却聚集着不少中国人。

“今天晚上!一切消费全都由我买单!”

获奖之夜应该疯狂,姜汶也展示了自己的大方跟豪爽。

沈放心里清楚,最后肯定是杨老板买单。

既然有人买单,那么,买单的人是谁就不重要了。

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儿别往心里搁。

沈放正打算践行此等人生哲理的时候,却被拍了一下。

“师姐,你这是……”

“怎么想一个人喝酒”

“当然不会,这样的场合,谁能独善其身呢。”

“哈哈……别搞这些文绉绉的东西,一点儿不像个年轻人。”

“是我贫嘴了,敬师姐一杯!”

“一杯可不够!”

“啊”

沈放一回头,发现是曾姐,这位师姐已经有了微醺之意。

好像曾姐上次喝到这个程度还是上次。

“至少三杯!怕了”

“当然没有!喝!”

曾姐今天显得十分豪爽,也许在电影里,她的角色没那么的重要,可是现在,谁还在乎什么电影啊。

沈放也不想考虑那么多,喝就喝。

二人喝的是红酒,这显然是照顾师姐的酒量。

这酒度数确实不高,可三杯过后,也有些上头。

沈放莫名回想起之前,印象最深刻的女子喝酒场面,目前有三个。

刘一菲是一派纯真,她好像个冒失鬼,却偏要闯入酒的世界。

小蜜有些逞强,她好像总是要显示自己的能耐。

曾姐喝酒最女人,有一种独特的妩媚。

“你想什么呢”

“哦,没什么。”

沈放的短暂溜号,被师姐给抓住了。

“之前我跟章紫衣聊了一下,她很想感谢你。”

“这……”

“师弟,恭喜你了,卖拐成功。”

“啊,这个,我没忽悠她……”

沈放有些尴尬,但这件事确实有本山叔跟范老师那个小品的感觉。

可也不算是忽悠,章紫衣后来闯荡好莱坞失败,还得回国发展,偏向一下自己人,对她有好处。

只是曾姐却突然在沈放的耳边说了一句。

“她谢你了,现在该我了。”

“什么”

沈放这一瞬间没有反应过来,却听曾姐声音突然大了起来。

“我能拍这部电影,可得好好感谢一下你呀。”

大概,她是听姜汶说过了吧……沈放在当初确实给了姜汶一点建议。

但让沈放没想到的是,师姐突然就在他的腮帮子上留下了一个艳红的唇印。

亲了之后,媚眼如丝的看着他。

“哦吼!”

“带劲!”

“来来,喝酒!”

还没等沈放反应过来,曾姐的这个举动就引来了一阵起哄。

那这就只是个‘感谢’,而不算是个吻

沈放不知道,他现在也没空想这些,他甚至来不及擦去这个印记。

只能是先应付一个个朝他来的酒杯。

……

“两项大奖!中国电影再度闪耀戛纳!”

“《太阳照常升起》姜汶时隔5年再度归来!”

“能演又能拍,沈放不愧中戏状元!”

“沈放扬名戛纳,与两位师姐同框!”

“独家专访沈放,全方位解析这个前‘无名小卒’……”

当沈放从戛纳回来,已经是六月了。

六月天,在当下还是个网站,沈放也只是耳闻。

一下飞机,他就买了许多的报纸跟杂志。

他这是就想看看,媒体是怎么夸自己的。

果然,还挺不错。

坐在出租车上的沈放,不断的翻阅报纸杂志,他脸上的笑容完全藏不住了。

沈放并没有跟着姜汶他们一起回来,在戛纳还有些事情想要办一下。

电影节其实也是一个生意场,在获奖之后,就有欧洲的电影公司提出,希望购买这部《孤岛惊魂》在欧洲的影像制品版权。

这算是一个很常规的情况,对方的报价也还算可以。

30万欧元,十年版权。

听上去好像不多,但实际上这个买卖相当不错。

在欧洲上映一部电影,这么说吧,就算是欧洲这些国家本国的电影,也很难,更别提上映之后大收票房。

这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确实是真相。

就以法国为例,这个现代电影的发祥地,目前的本国电影市场,已经完全被好莱坞的公司以及电影霸占。

是有wto协议,关于文化产业这一块,也是有保护,可是,这个保护跟没有也差不多。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部来自亚洲的电影,想要上映就很难了,更别提取得好票房。

不如就走影碟市场好了,这个市场很大,能赚到钱。

至于版权买卖的形式,大概就两种,分账还是买断。

就目前而言,亚洲电影基本上都是买断,就算是大师级别的片子,也是如此。

分账确实听上去更诱人,可是,分账意味着增加财务成本,欧洲那么多的国家,光法律就乱七八糟的。

想要按照分账收钱,没准到最后连雇人的工资都给不起。

更何况,咱们这部片子没什么大咖,全是东方面孔,这很难拿到高票房。

沈放大概了解这些,他又将这笔生意跟大哥龙说了。

大哥龙也很高兴。

最后,讲价到35万欧元十年。

按照目前的汇率来计算,差不多是350万rmb。

也就是说,《孤岛惊魂》这部电影还没有正式上映,便已经实现了盈利!

就算是扣了税,那也是赚钱了。

沈放十分高兴,因为忙这件事,就在法国多待了几天。

其实,《太阳照常升起》也有版权商看中,只不过,姜汶还想再等等看,所以就先回过了。

毕竟,他不在乎钱,反正都是杨老板的钱。

就这么的,等沈放回到了祖国,回到了京城,他并没有遭遇记者的围堵。

记者们之前是把姜汶他们给堵到了,好一通拍照。

心情很好的沈放,打算先回趟家。

给那丫头打个电话。

“那个,家里现在怎么样”

“伱回来了”

“啊怎么听你的声音怪怪的”

“没,没什么,对了,你先去找藤哥他们好不好”

“小蜜,你不会是对我的房子做了什么吧”

“什么也没有!哦对了,祝贺你获奖!嘻嘻……”

“哦,多谢多谢。”

什么情况

但,毕竟大家是好兄弟,沈放得给这丫头面子。

如果她能搞定,那也就没什么。

于是,沈放就又给藤哥打了电话。

“放啊,恭喜你呀!”

“多谢藤哥,只不过这个奖……”

“你要火了,真的要火了呀,哎呀,你不知道啊,这把我给馋的呀……”

“哈哈……藤哥,你这包袱对我不新鲜。”

“真的吗”

“那当然了。”

两兄弟聊了一阵,就好像舞台上对戏,还是一出喜剧。

不过,藤哥还是说了一些重要的事情。

戛纳闭幕式那天晚上,他们一帮人也是在网吧关注颁奖细节。

这让沈放很感动。

好吧,藤哥并没有说,他们那天晚上打了不止一个本。

这个不是重点嘛。

真正的重点是……

“咱们这个《夏洛特烦恼》啊,秋雅这个角色得变动一下了。”

“变动”

沈放一听,就打车去了世纪剧院。

……

原本喧嚣的排练房里,现在就两个人。

“我要去演《一帘幽梦》了。”

“这样啊,那恭喜你。”

“对了,我还没恭喜你呢。”

“那咱们互相恭喜。”

张嘉妮,再度看到沈放,便想两人单独谈谈。

现在单独了,她稍稍有些羞涩。

这羞涩在沈放眼中,他的理解是,眼前这个姑娘要变成紫菱了。

确切的说,这个剧叫做《又见一帘幽梦》,但剧情上跟老版的差不多。

这个时间点,琼谣大妈的戏还是很吃香的。

张嘉妮获得了紫菱这个角色,算是真正化蛹成蝶。

不过,沈放的脑子里又忍不住出现了那个名场面。

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紫菱失去的可是爱情!

老版也有这段,这三观真让人无语。

琼谣大妈嘛,她的那些小说还有剧,三观都挺怪的。

人家有大好前途,沈放也自然不能留着她继续出演秋雅。

电视剧女主角,可比话剧演员吃香多了。

“祝你取得成功。”沈放送上祝福。

并且伸出了手。

可张嘉妮看着他,眼神十分复杂,但最后,还是握住了沈放的手。

“多谢你,但我想问个问题,可以吗”

两人的手没有松开。

“尽管问。”

张嘉妮咬了咬嘴唇,才说道:“秋雅跟袁华,就不能好好的在一起吗”

这是戏,沈放合计了一下,给出了一个答案。

“他们俩个人,都属于那种想的太多的类型。”

这算是回答吗?

张嘉妮点了点头,便松开了手,走之前,还对沈放笑了一下。

“你日后成了大明星,也别忘了我呀。”

沈放没多想,直接说道:“当然不会忘。”

就这样,秋雅去做紫菱了。

……

“不能耽误人家前途!”

“这没错!”

“那么,有没有备选”

“这个……我们到时候也找了几个。”

沈放跟藤哥还有祥哥得讨论一下秋雅这个角色的选角问题,很快,祥哥就拿出了好多张照片。

咱们国内挑演员是这样的,基本上都是从照片入手。

而藤哥很快就发表了自己的独特看法,挑了一张照片给沈放。

“这个怎么样我觉得她很有喜剧人的特质。”

沈放一看这个照片,他差点儿喷了。

这不是贾铃吗

要说以后,那她肯定是演不了秋雅的。

可是现在照片里的铃姐,就很苗条!

还真就不能说,不能出演秋雅这个角色。

难道,藤哥跟铃姐,这就要开始一段孽缘

“放,咋样”

藤哥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伯乐。

沈放轻咳一声,“藤哥,可以备选,但咱们能不能找个更漂亮一些的”

更漂亮

藤哥看着沈放的眼神就不一样了,脸上的笑容挤出好多的褶子。

“看不出来呀,你小子挺sai啊!”

色,在东北有时候念sai。

沈放被搞了个大红脸,“我才没有!”

按照剧情秋雅跟袁华是要对接的嘛。

但就算不考虑这个,沈放还是觉得,铃姐的秋雅不太靠谱。

“藤哥,秋雅虽然人品不好,可她的美丽也是学生时代回忆的一部分。”

这个‘回忆’若是铃姐,她以后那形象……岂不是成了回忆杀

还好,藤哥被沈放这话给打动了,会继续好好找找。

……

从世纪剧院出来,已经是下午了。

沈放看还有时间,就干脆回学校。

他已经准备好了那个本子。

“凯旋归来”

一见到常老师,沈放的压力就又来了。

“常老师,咱们不开玩笑的,我之前答应的那个本子,给写出来了。”

常老师十分想看沈放窘迫的神情,但眼下一提本子,她也很好奇。

“拿来。”

沈放干脆递过去。

映入常老师眼帘的,首先是三个大字。

《驴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