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 第81章 困厄守志,内忧外患心弥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1章 困厄守志,内忧外患心弥坚

“天雷”的余音尚在耳畔回荡,那尖锐的声响仿佛还在刺痛着耳膜,硝烟的味道依旧刺鼻,如同无数根针直往鼻腔里钻。

盛王站在高处,目光如炬,扫视着这片刚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土地。

远处那残垣断壁像是被巨兽蹂躏过一般,断壁上还残留着战火熏黑的痕迹,在视野里显得格外刺目,空气中弥漫着的血腥味,浓重得仿佛能将人淹没,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朝廷中,对李环态度的转变如同风向标般摇摆不定。

一部分人因为之前的胜利,对盛王态度稍有缓和,但更多的目光依然带着审视和怀疑,那目光犹如冰冷的箭镞,刺得人浑身不自在。

尤其是皇子李璘,他暗地里如同潜伏的毒蛇,不甘心自己的势力被李环的光芒所掩盖。

他四处活动,拉拢朝中大臣时那鬼鬼祟祟的身影仿佛暗夜中的老鼠,试图利用这些人来质疑李环的新战术,阻挠他在军中的进一步发展。

盛王对此心知肚明,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动摇,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他眼中的光芒更加锐利,一种凝重的气势在他周围蔓延开来,令人不敢直视,那气势仿佛实质的压力,让人觉得呼吸都有些困难。

营帐内,气氛沉闷而压抑。

哥舒翰,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此刻眉头紧锁,脸上的皱纹像是更深了几分,写满了不悦。

他被李璘一党的人所影响,再次公开质疑盛王的战术。

“殿下,老臣还是认为,您所用的这些奇技淫巧,终究不能长久,行军打仗,还是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哥舒翰的话语如同冷箭,直指盛王的战术核心,那话语撞击在营帐内的空气中,带着一丝寒意。

盛王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迎上哥舒翰。

“哥舒翰将军,战场瞬息万变,若是一味固守成规,只会错失良机。我所用的,并非是奇技淫巧,而是根据战场形势做出的最合理的选择。事实证明,我的战术是有效的!”他的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那声音在沉闷的营帐里回荡,像是敲在众人的心鼓上。

哥舒翰还想反驳,但盛王丝毫没有给他机会,继续说道:“若要论资历,我自愧不如,但我相信,我所看到的是未来,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的目光不应只停留在眼前的得失,而是要放眼天下!”

营帐内,两人针锋相对,气氛紧张得仿佛能凝固空气,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哥舒翰的眼神中带着不屑和质疑,像是一座难以撼动的大山,那眼神中射出的目光像是实质的攻击。

盛王则毫不退缩,他的目光坚定如磐石,直直地盯着哥舒翰,仿佛要穿透他的灵魂。

周围的士兵们,紧张地握紧手中的武器,冰冷的武器把柄硌得手掌生疼,汗水从额头渗出,在这紧张的氛围下却不敢抬手擦拭,那汗水沿着脸颊滑落,痒痒的却只能忍着。

突然,一个士兵匆匆闯入,打破了这压抑的氛围,“报!城内…城内….”士兵的声音带着一丝慌乱,那声音有些颤抖,话还没说完,就捂着胸口,咳嗽起来。

士兵断断续续地禀报:“城内…出现…疫病…” 一句话如同惊雷,炸响在营帐内,那声音冲击着众人的耳膜,让人心头一震。

哥舒翰猛地站起身,脸色大变:“疫病?何处来的疫病?!”

士兵喘息着说:“城…城中百姓…还有…一些…士兵…开始…发热…咳嗽…”

盛王心中一沉,他知道这是崔乾佑的阴谋。

崔乾佑狡猾多端,深谙兵不厌诈之道,这次散播疫病的谣言,就是为了瓦解军心,孤立他们。

谣言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恐慌的情绪在军中弥漫开来。

士兵们开始互相猜忌,原本高昂的士气,瞬间跌落谷底,那种低落的情绪像是一层阴霾笼罩在军营上空。

周围的荒野,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更加萧瑟,风声呜咽,如同鬼哭狼嚎,那声音钻进耳朵里,让人毛骨悚然,更增添了几分恐怖的气氛。

那风吹在身上,冰冷刺骨,像是无数把小刀子在身上割着。

盛王走出营帐,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那空气像是无数根冰针直刺喉咙,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小时候在宫廷中被人排挤的场景,那些冷眼和嘲讽都化作他此刻坚定的力量。

他知道,此刻他必须尽快控制局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下令封锁消息,同时派出亲信,亲信离去的脚步声在寂静的环境里显得格外清晰,前往城中调查情况。

他亲自走访周边的几个地方势力,向他们解释军中并没有爆发疫病,并展示了军营的防御措施,以及严格的卫生管理。

他还慷慨地赠送了一些草药和粮食,以示诚意,那些草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粮食颗粒饱满的触感在手中能清晰地感受到。

有些地方势力被盛王的真诚和实力所打动,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

他们原本对朝廷军心存疑虑,担心被卷入这场战争的漩涡,但盛王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盛王回到军营时,天色已晚。

他站在高处,望着远方闪烁的灯火,那微弱的灯光在黑暗中显得有些朦胧,心中充满了希望。

军营中,士兵们的情绪也稍有缓和,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一个士兵指着远方,惊恐地喊道:“殿下!你看!”盛王顺着士兵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夜空中,映照出一片火红……

“不好!”盛王心中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夜空。

浓烟滚滚,遮蔽了星月的光辉,那浓烟带着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熏得人眼睛都有些睁不开。

黄河渡口,再次陷入了战火之中。这一次,崔乾佑采用了火攻之计。

数百艘火船,如同离弦之箭,直冲渡口而来。

烈焰熊熊,火舌舔舐着木质的栈桥,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声,那声音如同恶魔的咆哮,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

河面上,火光倒映,波光粼粼,如同一条火龙在翻滚,那火红的颜色刺得人眼睛生疼。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疯狂地钻进每个人的鼻腔,令人作呕,那味道像是要把喉咙都腐蚀掉。

炽热的温度像是要把周围的一切都融化,热浪扑面而来,烤得人脸颊发烫,皮肤像是要被灼伤一般。

朝廷军的士兵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火攻,一时乱了阵脚。

惊恐的喊叫声,在夜空中回荡,那喊叫声中充满了恐惧,让人听了心里直发慌。

“稳住!不要慌!”盛王的声音,如同炸雷一般,在混乱的战场上响起,那声音像是有一种魔力,让人心神一凛。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的火海,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现代书籍中各种灭火的知识画面,心中快速地盘算着应对之策。

他的眼神越发坚定,像是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毫不犹豫地大声下令:“所有人,用浸湿的麻布捂住口鼻!”那麻布湿漉漉的触感贴在脸上有些难受,但能过滤掉一些刺鼻的味道。

“弓箭手,压制敌军火力!其余人,准备沙土和水桶,用沙土覆盖火源,用水桶泼水灭火!”他的声音如同战场上的号角,充满了力量和自信,士兵们听到命令后,仿佛被注入了强心剂,迅速行动起来。

一桶桶水,泼洒在燃烧的栈桥上,发出“嗤嗤”的声响,那声音像是水与火在激烈地抗争。

一袋袋沙土,倾倒在火苗上,阻隔了火势的蔓延,沙土落下时发出沙沙的声音。

弓箭手们,冒着浓烟和烈火,那浓烟熏得眼睛流泪,炽热的火焰烤得皮肤刺痛,瞄准敌军的火船,射出一支支利箭,利箭划破空气发出嗖嗖的声音。

火势逐渐得到了控制,浓烟也渐渐散去。

朝廷军士气大振,呐喊着,向敌军发起了反击,那呐喊声充满了斗志,响彻整个战场。

崔乾佑的火攻之计,不仅没有奏效,反而激起了朝廷军的斗志。

盛王站在渡口,望着狼狈逃窜的叛军,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他身上的盔甲,在火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那金属的光泽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耀眼。

哥舒翰看着盛王,他没想到,盛王竟然能够如此沉着冷静地应对这场危机。

“传令下去,打扫战场,救治伤员。”李环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转身走向营帐,背影挺拔,如同巍峨的山峰,屹立不倒。

“殿下……”高适快步跟上,欲言又止。

盛王停下脚步,转头看着他:“何事?”

高适深吸一口气,说道:“此次大胜……恐怕有人……”

黄河渡口的火光渐渐熄灭,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焦糊味,夹杂着血腥气,令人作呕,那混合的味道像是腐烂的尸体散发出来的。

盛王回到营帐,脱下被汗水浸透的战甲,那战甲沉甸甸的,带着汗水的咸味,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殿下,”高适的声音低沉,“这场胜仗,只怕有人不乐意见到。”

盛王轻笑一声:“我知道。李璘不会善罢甘休,朝中那些墙头草,也会再次摇摆。”他端起一杯冷茶,那茶杯在手中有些凉,一饮而尽,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却让他感到一丝清醒。

高适担忧地说:“此次崔乾佑损失惨重,恐怕会狗急跳墙。我们不得不防。”

盛王点点头,目光深邃:“崔乾佑诡计多端,绝不会轻易认输。他一定会另寻突破口,我们需要早做准备。”

渡口一战后,盛王的威望再次提升。

原本质疑他的将领,也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哥舒翰更是主动来到盛王的营帐,语气中带着一丝敬意:“殿下,老臣之前对您的战术有所误解,还请殿下见谅。”

盛王坦然一笑:“哥舒翰将军,战场瞬息万变,唯有随机应变才能克敌制胜。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现在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对抗叛军。”

哥舒翰点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

营帐内,压抑的气氛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团结和希望。

然而,在叛军营帐中,气氛却截然不同。

崔乾佑脸色阴沉,拳头紧握,指节泛白。

“盛王!我一定要让你付出代价!”他咬牙切齿地说道,“来人!传令下去,将所有粮草集中起来……”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我要让盛王的军队,活活饿死!”

与此同时,几百里外的长安城,李璘正与几个心腹密谋。

“盛王如今声势正旺,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除掉他。”李璘语气阴冷,“否则,一旦他平定安史之乱,我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一个心腹献计道:“殿下,我们可以散播谣言,说盛王拥兵自重,意图谋反。”

李璘摇了摇头:“此计太过拙劣,难以取信于人。”

另一个心腹说道:“不如,我们从粮草方面入手。只要切断盛王的粮道,他的军队不攻自破。”

李璘眼前一亮:“好计!就按你说的办!”

夜深人静,盛王站在营帐外,仰望着星空,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那星星闪烁的光芒在深邃的夜空中显得有些遥远。

“殿下,夜深了,您该休息了。”高适轻声提醒道。

盛王收回目光,叹了口气:“我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匆匆跑来,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地说道:“报……报告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