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我抱你回村吧。”李排长说着,轻轻抱起小不点,转身往村里走。旁边的战士们立刻警惕地观察四周,手放在腰间,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小不点一路上很安静,眼睛滴溜溜地转,观察着战士们的一举一动。从他们的警惕性来看,这些战士肯定经历过实战,但团队配合和队形方面还有些欠缺,不够完美。

“看来有时间还是得训练一下他们,顺便把村里的青壮年也拉来练练。”小不点心里琢磨着。一路平安无事,到了村口,小家伙不想麻烦他们,就要求李叔叔放他下来,他要自己回去。

“咿呀……咿呀……”小不点跟战士们敬了个礼,转身飞奔回家,身后又是一阵尘土飞扬。

回到家,小不点又是一身脏兮兮的。阿妈把他抱去,又给他洗了一次澡。洗完后,他没有出去,而是回到房间,把竹子连泥土一起装进木盒子里,开始观察它们的生长状态。

这次观察主要有几个目标:第一个是寻找控制竹竿的基因,把它截取出来,和水稻控制植株高度的基因嫁接,培育出抗倒伏、硬度更高的水稻品种;第二个是竹香味基因的截取,嫁接到控制水稻香味的基因上;第三个是根系基因,竹子根系发达且耐旱,如果能嫁接到水稻上,水稻的根系也会更发达,吸收养料更快;第四个就是竹子的快速发育基因,竹子一晚上能长高几十厘米,如果能把这个基因也嫁接过去……

小不点的神识一直外探,感觉头晕了就喝牛奶补充能量。终于,在晚饭时,他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基因。

晚饭有鱼汤,小不点喝了两碗鱼汤,又喝了四十瓶牛奶,然后跟阿妈她们打了个招呼,就飞奔出门。他首先跑到家里梯田的水稻田,拔了两颗水稻种在木盒子里,然后飞奔回生物实验室。

到了实验室,小不点换上防护服,直接进入。他拿出山葵苗、各种竹子、水稻等,又拿出神针和小刀,切下一片山葵叶子。接着,他探出神识,用神针把各个细胞分离成个体,找出自己发现的几个基因进行截取。截取完一个基因,就嫁接到另一个基因完好的细胞上,再拿出一个小器皿装上培养液,把嫁接好的细胞放进去培育。

他继续嫁接了一百多个细胞,分别装进一百个器皿,标注好后进行培育。嫁接完山葵细胞,他开始观察水稻控制根系、香味、植株高度、生长速度等基因。观察了一个小时,水稻的几个基因也全部找到。他像处理山葵一样,切下一片水稻和各种竹子的叶子进行细胞分离,把每种竹子所需要的基因截取出来,嫁接到水稻细胞里。每个品种的竹子嫁接了一百个细胞,标注好后分开待用。

接着,他又观察控制水稻稻穗长短的基因。有了前面的经验,这个基因很快也被发现,并截取嫁接到各种已经标注好的水稻细胞里。培育了十几分钟,从原来的单个细胞不断分裂成几万个细胞。这些细胞分裂出来的后代基因都很稳定,没有发生变异。

从嫁接了不同品种竹子基因的水稻细胞中,每种分出一百个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培育。在倒入足够的培养液后,一个小时,细胞就开始从单个发育成植株。真是太神奇了!

植株的根系快速延伸,很快玻璃器皿里全是白嫩的根系。继续倒入营养液,让它们快速吸收,又过了两个小时,植株已经长到三十公分高。等到植株长到六十公分时,小不点开始制作木板,把各个品种分隔在封闭的空间里,防止它们相互授粉,影响试验结果。

天亮时,所有水稻品种的植株已经停止长高,开始结穗。趁着这个时间,小不点快速跑回家吃了早饭,又扛着一个新的翡翠小奶瓶过来。加上上次存的半瓶牛奶,现在已经有一瓶半,足够他顶一阵子。

中午,稻穗已经开花,人工授粉完毕。因为没有昆虫,小不点只能用棍子轻轻抖动稻穗进行受精。每授粉完一个品种,他都出去洗一次澡,防止带着其他稻穗的花粉搞混品种。

这时,植株的差异已经很明显了。有的植株只有七十公分高,有的却有两米多高,杆子又硬又高,像竹子一样。稻穗也很长,足足有两个半大人的巴掌长。其他品种的稻穗也不短,都有两个成人巴掌长。

中午,小不点喝了上次那半瓶牛奶,然后在一层的走廊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后,他在水塔旁边找了个平整的地方,弄了一块三四亩的沙地田。他从河里弄了不少沙子和一小部分淤泥,利用毛细管和压强原理,把水从水管导引到沙田,让沙田二十四小时都有流动水。

做完后,他又去生物实验室培育了三百株山葵小苗,种在一小块沙田里。种好山葵,他回到实验室继续观察水稻的情况。这时,米浆已经逐渐饱满,估计再过几个小时就要成熟了。他又加满培养液,耐心等待。

到了晚饭时间,小不点跑回去喝了两碗汤,又喝了三十瓶牛奶,吃饱喝足后,继续飞奔生物实验室。回到实验室,稻穗已经开始发黄。小不点开始采收稻谷,每种嫁接的水稻都采收一半,剩下的继续等熟透再收。其实现在收的都是种子,留下的是要煮饭尝试口感,检查是否可以安全食用。

趁着还没熟透,小不点又走出科研室,堵住洞口后,拿出四箱侦查天文望远镜,扛起飞奔回祠堂。到了祠堂,他把箱子全部交给团长伯伯,然后跟他们挥挥手道别,飞奔回家睡觉了。

祠堂门口,团长伯伯看着小不点远去的背影,笑道:“老伙计啊,这下其他边防部队也可以装备了吧?”

“是啊,上次那几十台全部运往南边,那边勉强够用。其他兄弟边防的部队也急需这些设备啊,可惜现在没有了。”排长叹了口气。

“不过现在好了,新疆、内蒙、东北那些压境的百万兵马,我们也能实时侦查了。”团长伯伯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