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怎么发动总攻,你知道人家姑娘喜欢什么嘛?”

夏天一脸无奈地看着赵天山,眼中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在他看来,赵天山这个所谓的“总攻计划”简直草率得离谱。

追求一个女孩子,哪能如此盲目行事呢?

“不知道!”

赵天山大大咧咧地摇了摇头,脸上竟没有丝毫的忸怩与羞涩。

在他质朴的认知里,喜欢是一种纯粹而本能的情感。

不需要被那些细枝末节的喜好所束缚。

他坚信,只要自己捧出一颗赤诚之心。

肯为对方付出百般努力,就必然能叩开爱情的大门。

“那你总该知道姑娘的其他情况吧?”

夏天不死心地继续追问。

他实在难以相信,赵天山在对张曼玲了解如此匮乏的情况下。

就敢口出狂言要发动爱情总攻。

“这个我知道!”

赵天山一听,连忙挺直了腰杆,脸上瞬间扬起得意的神色。

仿佛在展示他的独家宝藏。

“姑娘叫张曼玲,是个女的!”

他说得一本正经,甚至隐隐还有些骄傲。

丝毫没有察觉到这番话的荒谬,那认真的模样。

就像是在宣布一件无比重大的事情,让人忍俊不禁。

“没了?”

夏天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直勾勾地盯着赵天山,仿佛想从对方脸上找出更多关于张曼玲的信息。

“哦对,还有,我赵天山喜欢她!”

赵天山骄傲地仰起脑袋,又补充了一句,他的胸膛挺得高高的。

仿佛这句话是他最坚不可摧的武器。

是他在爱情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底气。

夏天听完赵天山的话,顿时感到一阵深深的无语。

他无奈地用手扶了扶额头,心中暗自腹诽。

“这他妈的都哪跟哪啊?”

“就赵天山这样的愣头青,张曼玲真的会喜欢嘛?”

他忍不住扪心自问。

要是自己处在张曼玲的位置。

面对这样一个对自己知之甚少却满腔热血的追求者,会不会点头答应。

思索再三,他给出了一个笃定的答案:不会。

在他看来,赵天山这样的追求方式实在太过幼稚。

要是他都能成功,那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自己都能把名字反过来写。

“老赵,我建议你发动总攻之前,还是应该去好好请教一下冯程。”

夏天强忍着笑意,十分委婉地给出了建议。

“让他传你两招,你成功的机会会高一点。”

赵天山听了夏天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心里虽然还有些不服气,觉得自己的真诚足以打动一切。

但也不得不承认夏天说的有几分道理。

或许真的应该去请教一下冯程,看看这位“情场”高手有什么高招妙计。

想到这里,他抬眼望向窗外依旧淅淅沥沥下着的秋雨,暗暗下定决心。

自己一会儿就去找冯程取取经,一定要让自己的“冬季总攻计划”万无一失。

秋天的雨,仿佛被施了咒语,一旦下起来就没完没了。

塞罕坝这片广袤的土地也未能幸免。

细密的雨丝如牛毛般纷纷扬扬。

交织成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将整个塞罕坝笼罩其中。

“这雨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于正来坐在办公室中,眉头紧锁,双眼紧紧盯着窗外延绵不绝的秋雨。

塞罕坝确实盼雨,雨水是这片土地复苏的希望,是树苗茁壮成长的甘霖。

但这雨要是毫无节制地一直下,带来的就不是生机,而是灾难了。

一旦引发涝灾,那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这怎能不让他忧心忡忡呢?

夏天同样坐在技术科的办公室中,望着窗外的雨幕,心中暗自叫苦。

这些年,他在工作上顺风顺水。

事情基本上是,干一件成一件。

渐渐地,他竟疏忽大意起来。

就连最基本的警惕性和常识都抛诸脑后了。

俗话说,大旱之后必有大涝。

虽说这话并非绝对真理,但其中蕴含的自然规律却不容忽视。

而他,竟然因为一时的大意。

没有仔细观察天象,就盲目地组织栽种了9万多棵树苗。

如今,看着这不停歇的秋雨,他满心懊悔。

若是真的遭遇洪涝,今年秋季种下的树苗怕是要全军覆没。

夏天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心中默默祈祷。

希望这场雨能早日停歇,树苗不要受灾太过严重。

至于补救措施,他思来想去,却发现根本无从下手。

一号宜林地面积太大了,当初栽种就耗费了林场大半职工整整一周的时间。

如今秋雨肆虐,能见度极低。

派人去补救树苗,不仅困难重重,还极有可能让职工陷入危险之中。

一旦发生意外,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权衡之下,在洪涝已成定局的情况下。

夏天只能忍痛放弃今年秋季造林的成果。

雨已经连绵不断地肆虐了五天五夜。

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雨滴重重地砸在地面上,溅起层层水花,仿佛在宣泄着大自然的愤怒。

林场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于正来神色凝重地看着坐在会议室中的众位领导,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根据小夏的观测,以目前秋雨的架势来看,极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洪涝。”

于正来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打破了会议室中死一般的寂静。

“所以,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做好防洪准备。”

“于场长,那今年秋季造林种下去的苗子怎么办?”

黄子明听着于正来的话,皱了皱眉头,开口问道。

听到黄场长的话,会议室再次陷入了死寂。

所有人都沉默不语,大家心里都清楚。

在这场天灾面前,那些树苗就像风中的浮萍,岌岌可危。

拯救树苗,谈何容易,人力、物力、天气状况,无一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可放弃树苗,又实在心有不甘,那是大家辛苦劳作的结晶啊。

许久,于正来沉重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目前看来,我们只能先确保人员安全,将精力集中在防洪上。”

“树苗的事,只能听天由命了。”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苦涩。

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也是当下最现实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