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强词夺理的一家人
林老头叹息一声:“有福人,住福地,那地方冬暖夏凉,本来就是个好地方,就是要耐得住寂寞清静。”
林老头是个老秀才,考到三十岁也没能中举。
他那个时代,林家他父亲这一支还是有一些田产,共四千多亩水田。
因为儿女太多,他又要读书,全家不事生产。
林老太又是穷人家姑娘,不善经营,他同辈的又是五个兄弟,八个闺女。
那时候嫁妆比彩礼还贵,为了嫁姑娘,他的爹妈割地赔田嫁女,一下子,他只得了三百亩田。
这些田地到了他们手上,不到十年功夫只剩下了五十亩,因为他也有三个女儿,卖了一些田地做嫁妆。
要不是三个儿子又分了家,说不定现在饭都吃不起了。
穷人家的女儿,休提嫁妆二字。
凡宝家曾经住在村子里的隔壁的隔房堂兄的堂嫂,不过是十三个小儿巴掌大的饼子做了聘礼娶来的。
隔房堂兄长得帅气无比,曾经被无数少女惦记过,可惜因为没有钱,在锦绣江对岸的新庄娶了个无盐女,笑起来所有的牙花子都在外面了,一张血盆大口。
这个女人就是十三个饼子娶回来的。
后来是男人特别争气,赚下了不少银子,甚至还把凡宝家的房子也买了。
不过两口子是真的运气差,刚买到房子没多久,发水灾房子也没了。
一家子没有反省自己的投资错误,反而仇恨上了凡宝一家人。
他们家现在有三个孩子,大的十多岁是女儿,比凡宝小一岁,那小姑娘长得跟她妈一模一样,大嘴,皮肤粗糙。
二的也是个女儿,修眉俊眼,很像她爹,长了一双琉璃猫眼,美得惊人,与林万幸年纪一般大。
然后又生了个儿子,也是生的漂亮极了,随了他爹的长相,也就只有一岁,还不会走路。
林万顺将自己家的神仙洞地板磨平,自然要向家人表表功,便劝父母来住几天。
“秋天这边可美了,再说到城边去泡泡温泉,这才是神仙过的日子。
说不定心情好了修为就突突突往上涨。”
父母也听劝,将所有的体力活都交给了仿生人,星夜赶往神仙洞。
回来刚刚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下午就听说村里出事儿了。
林老六家的一双儿女,大清早起来坐在灶前玩火,被干松针突然燃起来的大火烧了。
那一对如花似玉的儿女,二女儿当场去世,小儿子虽留得命在,却是半边脸都毁了容。
那个十三个饼子彩礼钱娶回来的丑媳妇,每次骂儿女都是“你个天火烧的!”
凡宝家和他们家还是两隔壁的时候,只有大女儿,凡宝阿娘实在是听不下去,就会劝她:“一语成谶。自己家的娃不要这么骂,父母的话是金口玉言,对娃子不好。
万一哪天真发生这样的事情你哭都没地方哭。”
那婆娘冷言冷语:“自己家的屁股都擦不干净还管别人家的闲事,你自个儿子调皮捣蛋,捞鱼摸虾饿死全家。
读个书回来就往田埂上跑,一家子吃的死鱼烂虾,过的花子生活,还好意思说我。”
当地人当时没有什么做鱼虾的好本事,一般的女人做出来鱼虾都腥味特别重,让人下不了口。
顾琴书是大家出身,尽管父不问母不疼,但教养得当,起码的厨下操作还是要学的,什么东西去腥味,什么东西搭配味更美,那都是一五一十学过了。
俗话说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在这些方面,都有些不同。
当时凡宝家生活很贫困,林万顺一散了学就不见踪影,到处捞鱼摸虾。
小孩子当然是为了玩得过瘾,但拿回来的鱼虾全都被顾琴书做成了美味。
隔壁的闻着味道就觉得不舒服,就觉得他们一家过的惨兮兮。
因为顾琴书听不得大嘴女人打骂女儿那血淋淋的骂声,就说过她好几次。
“你个天火烧的,你个贼杀的刀砍的,让人砍在十字路上不回头的,你个夜半三更被鬼拿的。
你个天雷劈的,你个天杀的,你个狼吃虎咬的,你个豺狗咬烂豹子拖的……”
大嘴女人自己以为自己会骂人,再说骂的是自己的女儿,嫌顾琴书多管闲事:“二婶,管好你自家的人就行了,别对我们家这边说三道四,我生的我自己想怎么骂怎么骂。”
等凡宝阿爹和大哥去深山一去不回,大嘴女见人就笑:“肯定被老虎吃了呗。穷还不安份,庄稼一收就往山上跑,他们以为自己是山神他儿子,每一次都能打回猎物来还无伤无死?
那么好打的猎别人怎么不去?真是好言难劝该死的鬼,我早就说过这样干不行。”
事实上是,凡宝家里打了大型猎物,都要把自家隔壁的请来搓一顿,连上自家子侄。
扛回一条大蛇都要配只鸡请他们,秉承着远亲不如近邻这种话。
就是希望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妻女能得一些照应帮衬。
可是他们父子俩因故不能回家,被这一家人嘲笑得够呛。
现在一双儿女被火烧了,没有反省自己的粗心大意,两口子竟然对凡宝一家人恨之入骨。
上午着的火,下午就抱着血糊里拉已经没了气的女儿,来神仙洞跪地不起,向顾琴书讨要说法。
大嘴女人声声泣血,句句含悲:“要不是你胡说八道一语成谶,毒言毒语,我一双儿女怎会遭此泼天横祸……”
“你个几千里路上乞食养汉的臭婊子,拉着男人的衣裳尾巴到这里来,现在咒得我全家家破人亡,你们要是不出来给我们个说法,我们就在这里跪上一辈子。”
顾琴书怎会理她?直接带上凡宝和另四个小的,加上无所事事的老二,去了温泉别院,好吃好喝去了。
“如果他们来能好好说话,说不得我们要给他们去疤痕的丹药和药膏,让他们的小儿子恢复如初。
如此强词夺理,不可理喻,我管他谁是谁,就让他一家人好好享受这痛苦吧!”
林老六夫妻二人跪了一天,到了夜里双双受不住晕倒了。
男人跪一天以后再也没有来,女的第二天又来。
不少同村同姓的人都劝她:“娃走的这么可怜,你让她入土为安吧,别再这样放在这里了……说来说去也不是人家的错,你自己咒的就很难听。
这样会臭在这儿的,对你的的娃对人家都不好。”
“滚你女马的蛋,别来我面前瞎叨叨,死了娃的人家不是你,我这一对如花似玉的娃,他们家要是不偿命,老娘就跪死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