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章 卫青谋算,李广决断

平叛前线。

卫青站在点将台之上,身姿挺拔如松,自从他参与平叛以来,已过数日,虽战无不克,攻无不胜,不断收复失地。

但时值冬日,诸侯王选择坚壁清野,避而不战,他也不想无端屠戮,因此便与叛军僵持下来。

他目光深沉地望着台下正在操练的新军,这些士兵们队列整齐,步伐矫健,展现出蓬勃的朝气与昂扬的斗志。

“陛下此番推行的新兵制,实乃高瞻远瞩之举。”

卫青看着刘据下达的圣旨,还有《长安晨报》的详细报道,微微颔首,眼神中流露出赞赏与认同之色。

“往昔之募兵制,虽能在短期内迅速集结兵力,然长此以往,致使户籍锐减,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民生凋敝,且地方豪族借机坐大。”

“弊端尽显,隐患无穷。”

他双手背在身后,缓缓踱步,继续说道:

“如今这新制,设立军户,使兵农合一。将士们既有保家卫国之责,亦有躬耕劳作之务,既保得边疆安宁,又能自给自足,充实仓廪。”

“此乃固本培元之策,于国于民,皆为大利。”

卫青停下脚步,目光炯炯地看着士兵们熟练地进行着战术演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道:

“且看这些新军,因着有了土地的保障,训练起来更加用心刻苦,对大汉的归属感也愈发强烈。他们深知自己所守护的,不仅是国家的疆土,更是自己的家园与亲人。”

“如此一来,军队之凝聚力、战斗力必将大幅提升,我大汉之军威亦将重振雄风,重现昔日之辉煌。

一旁跟着卫青到前线平叛的司马迁也感慨道:“陛下这一变革,犹如一场春雨,滋润了我大汉这棵参天巨树,使其根基更为稳固,枝叶更加繁茂,假以时日,必能在这乱世之中屹立不倒,再创盛世华章。”

卫青感同身受的点头,道:“你跟在陛下的身边日久,对他自然很了解,他自打在咸阳实行新政至今,真是惊才绝艳,睿智英明啊!”

司马迁闻言不断点头道:“臣时常被陛下的惊才绝艳和仁义圣明所折服,陛下智深似海,我等只是依计行事便可。”

“报!”

忽然有卫士来报,两人顿时神情肃穆。

卫士走进殿内,将一个宣传纸张递给卫青和司马迁,两人呢看后,均是眉头紧蹙。

只见纸张上,赫然写着:“紫微暗淡,异星将起,新主临世,德泽四方。”

卫青沉声道:“这些诸侯王,妄图想用这等卑劣手段来动摇我大汉国本么?”

“民间对谶言和祥瑞等事,皆是深信不疑。”

司马迁来回踱步,显然有些焦头烂额。

卫青点头道:“虽然你我心知肚明此法与那厌胜之术都是无稽之谈,但无奈民心所向,一定要小心应对。”

他站起身,望着窗外挥舞着武器操练的士兵,忽然转头问司马迁道:“子长,你对陛下了解颇深,若按照陛下行事风格,该如何破解?”

司马迁停下脚步,眼神忽然焕发出神采,兴奋的说道:“卫王,臣昔日和陛下喝茶闲谈时,还真谈及过此事,陛下曾说……”

汉武帝刘彻已经在咸阳乐不思长安了。

此时他刚从阿娇闺房扶着老腰出来,正一边品茶一边津津有味的看着报纸。

“霍去病真乃我大汉之虎将啊,当年朕的眼光就是好啊。”

刘彻对霍去病以少胜多击溃匈奴倒是反应平平,而是看着报纸上报道的新式装备非常感兴趣。

“这方便饭、睡袋竟如此神奇么?简直和霍去病是绝配啊!”

李广也是眼神放光的看着报纸上曝出的新式装备,目露憧憬道:“这些东西要是给左右扶风也配上,那岂不是……”

刘彻打断李广的遐想道:

“老匹夫,别做梦了,这些新式装备只有卫青和霍去病才配,至于你?太子怕是都忘记你长什么样子了吧?怎么样,朕之前跟你说的事情,考虑清楚没有?”

李广装糊涂道:“恕老臣愚钝,不知道刘大人所说的是哪一件事情?”

刘彻被李广气得吹胡子瞪眼,但着实拿着老匹夫没办法,打也打不过,骂吧又总是一拳打在棉花上,真是油盐不进啊。

索性继续看报纸,不过他看着看着脸色就阴沉起来,将报纸往桌子上一摔,怒道:

“这逆子,朕的募兵制推行多年,虽有小弊,却也保我大汉边疆多年安宁。他倒好,这是要将朕的政策全盘推翻吗?”

刘彻就像一个喷发的火山一般,饶是连李广此时也不敢跟他正面硬刚了,东方朔借口昨日操劳过度,昏昏欲睡。

刘彻继续道:“朕殚精竭虑,为的是这大汉的江山社稷,他怎就不明白朕的苦心?如今他取消盐铁官营,推行新政也就罢了,这兵制他也要改?”

“他刘据莫不是要向天下人昭示朕的决策皆是错的?这是要让朕颜面何存!”

汉武帝霍然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声音愈发的低沉:“想当年,朕力排众议,推行募兵制,多少艰难险阻都一一挺了过来。这其中的心血,岂是他能轻易抹杀的?”

汉武帝的眼中闪烁着怒火,双手紧握成拳,指节泛白:“他这是不孝!全然不顾朕的感受,只顾着自己所谓的新政,难道他就如此急于证明自己,连朕这个父亲都不放在眼里了吗?”

此刻他才真正的感觉,好像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那江山、权利、臣子,还有意气风发、睥睨天下的大汉皇帝,

正在逐渐离他而去。

刘彻兀自埋怨咒骂,感慨了一会儿,看着装傻充愣的李广和昏昏欲睡的东方朔,顿时觉得更气了。

好几天没见董仲舒,老匹夫虽然总是跟他说反话,但有时候还是讲一些道理的。

再看李广和东方朔……

刘彻好气啊!

此时此刻时间不等人,形势不等人,刘彻不知不觉间,竟然是满头大汗,整个身体正不由自主的颤抖。

“朕还没老,朕还不能放手,朕一手打下来的巍巍大汉,还不能交给别人,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亲儿子,也不允许!”

刘彻来回踱着步,眼神闪烁,步伐不断地加快。

片刻后,他忽然对一直守在门外,前几日被他赐名的卫尉吩咐。

“刘兴,适才你说有诸侯王挖出了谶言石?”

卫尉刘兴点头道:“禀陛下,确实如此。”

“既然有谶言,那伴生的祥瑞,怕是应该也有吧,不知道在不在附近?”

刘彻继续问,然后悄悄的对着卫尉疯狂使眼色。

刘兴也是机灵人,忙道:“陛下,臣确实听说了此事,就在离此处不远的朔方境内。”

刘彻忙道:“太子广施新政,坊间口碑甚好,那祥瑞可是关于他的?”

刘兴连忙点头道:“陛下圣明,正是如此。”

刘彻转而对李广道:“李广,这下你可有事情做了,要赶去上雒看一看那祥瑞才行,朔方是交通要塞,毗邻匈奴和代国叛军,不要被有心人利用了,对你的天子不利!”

李广肃然起身,若真是如此,那他可真要去控制舆论了。

“即刻起程去朔方!”

李广吩咐左右,起身走出治所,巡视各地本就是他的职责所在,如今大汉纷争四起,他也不能一直无所作为。

刘彻则是眸光闪烁,嘴角扯起阴谋得逞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