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是超雄症不是神精病 > 第278章 牌匾题字和右军家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8章 牌匾题字和右军家声

第278章 牌匾题字和右军家声

可惜的是丁家三人,没有一个是有驾照的,只是简单的看了看车之后,两辆车一起来到的汾阳路的王家。

虽说刚才已经受到过一次豪宅的冲击,但是进了这截然不同的深宅大院,再一次让丁家人感觉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豪宅。

天色也已经彻底的暗下来,花园什么的也没啥好看的了,带着三人极为正式的绕到了前门,进了宅子。

现在的正堂原本挂着的书画作品已经是大不不同了。

一进门,正面墙上的这些字画就让三人走不动道了。

最上面就是一块黑底金字的“一等功臣之家“关键还不是祖荫,右下角明晃晃的写着一九九六年十月的字样。

这不显山不露水的王鲁海,虽然没有他妻子和儿子的名气大,可是如今看来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在国人朴素的价值观体系中,这才是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本,不然再多的繁华可能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罢了。

不过当他们再看到牌匾之下的“华人之光“四个字,和极为惊人的某某赠的落款之后,刚才无根之木的想法好像还是有些草率了,人家马静女士如今也是响当当的闻名世界的人物了。

至于原本正面请书法宗师沙门海题写的“右军家声”四字,已经移到了侧面墙上了。

而王鲁海又拍回来的,“万山红遍“巨幅作品,正好衬托着上面的匾额和题字。

绝对是相得益彰和谐无比。

体制内的丁广胜和杨丽,或者说所有爱国的国人,怎么会不了解匾额题字的分量。站在正堂前久久不能自已,等到平复下心情之后,转身冲着王鲁海和马静两人,恭敬无比的鞠了一个躬。

“王同志,马同志,辛苦了。”

简简单单三个字,表达了太多含义,此时的两人这才放心下来,觉得女儿没有嫁错人,咱丁家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原本千万上亿的豪宅也好,五星级奢华无比的酒店也好,这只是保障了自己女儿今后的富裕生活而已,其实两人回过神来之后,并不觉得全都是好事。

大家族豪门巨富的故事,大家也不是不了解,新闻中,影视文学作品中,那些腌臜事情是不少见。

所以丁广胜和杨丽欣喜之余,多多少少也有些担心,对于女婿今后的专情与否打下了大大的问号。

其实也不是问号,几乎可以确定这王女婿不可能只有自己女儿一个爱人。

但是等站在了王家正堂前,在这匾额与题字之下,那些顾虑和担心也都抛之脑后,余下的就只剩下与有荣焉。这就是我们国人五千年来植入灵魂的家国情怀,其他国家的人是理解不了的。

结束了严肃的流程之后,见到亲家并没有解释这牌匾的来历,两位都懂得其中的分量,也就不多嘴,又一次开始了愉快的参观活动。

不过老王还是得意的将侧墙上的“右军家声”四个字,给好好的解释了一遍。

这个其实王永中在上一世就知道,王家祖籍是鲁省琅琊人,据说,据说啊,可以追溯到东晋的王羲之。

具体是不是真的,王永中没有深究过,但是王家包括爷爷辈和老家的亲戚长辈一直是深信不疑的。

所以所有王家人,包括老爸还有自己,对于书法的热爱也就不奇怪了。

这四个字,就是老爸托人厚着脸皮让沙老给写的,每次有人来,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反复介绍这“右军家声”。

而丁广胜自诩文化人的大校长,自然对于书法也是极为热爱,听到居然王家还是王右军的后代,那也是笑容满面更是容光焕发起来。

饭桌上,两位母亲就婚事那是反反复复的商量,而两位父亲却就着茅子和华子,在书法上讨论的不亦乐乎。

“什么?你这里还有《平安贴》。”

见到激动的老丈人,王永中就知道,老爸他是又控制不住开始炫耀起来了。

有时候觉得老爸四十多的人了,很多时候都脾气性格还是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也像小孩一般,对于自己的爱好总是忍不住炫耀得瑟。

比如刚搬来,逢人就吹嘘他的大鱼缸,什么珊瑚多难养啦,什么建立海水生态系统多讲究啦。

之后随着收藏的书画作品越来越多,就变成了,赵孟頫的行楷多秀美啊,董其昌的条幅多灵动啊。

直到《平安贴》入库之后,他反而不敢再炫耀了,一个是真怕了国家文物局的官员们,啰啰嗦嗦反反复复的求着他,让他发扬风格能捐献出来。

还有一个就是再这样秀下去,得瑟下去,这一批一批来藏宝库看《平安帖》的人是真的太多了,对于文物的保护非常不利。

之后只有最亲近的人,他才会透露一下自己的珍藏。

所以这次亲家也算是一家人,终于是让他找到了炫耀的机会。

饭后王鲁海带着三人,全套连体防尘服,帽子口罩手套是一个不落,这才打开了厚重的库房大门。

王永中和马静两人嫌麻烦就没进去,坐在客厅开始讨论起了婚事。

“老妈,我们这次也不要去太多人,你知道的我这里还不方便,我的同学就一个不叫了。”

“哈~你也知道啊,造孽啊,那么多的好姑娘,都白瞎了。”

说完冲着儿子的脑袋就是一下。

王永中习惯性的揉了揉说道:“你轻点声,咱说正事,后面不少事情呢。签证包机还有后续还要带他们旅游,最大的问题就是脱团的风险。”

老妈经过提醒也是考虑到了,自家的亲戚,随着自己家做大做强,全都鸡犬升天,每家人都已经身家不菲。包括原本烂泥扶不上墙的小叔一家,如今据说已经十几家网吧上千台电脑了。他们去了欧洲发达国家,根本无需考虑风险,绝不可能脱团失踪。

而丁家的就不一定了,不是说看不起他们家人,这个确实也是极为现实的问题。

马静思考了下轻声说道:“我看他们丁家人都蛮好的,所以不会太过分,把几大姑八大姨那些关系远的亲戚都请去。我前面也和杨姐计算过,如果算上请的出假的小辈,他们双方不会超过10家,也就是30人左右。这些都是直系亲戚,多多少少都有些家底,在魔都生活的也都还不错。“

王永中也是才知道,丁家父母两边都是老魔都人,不是教育系统就是医疗系统,要不就是小官吏,国企小领导,属于比上不足不下有余的家庭。

惊叹着看完国宝级书法之后的三人,带着王鲁海送的几幅名家字画之后,高兴的结束了这次亲家间的会面。

送走亲家之后,终于是轻松下来的马静,拿起手机就拨打了巴黎的长途电话。

而远在法国的丁蕊,在哭声中,一个劲的感谢着婆婆的关爱,然后被王永中抢过电话,上楼你侬我侬去了。

就这样,忙忙碌碌的到了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