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尽管廖永明这才刚进市区,对市场的调研工作还没开启,根本不知道未来可能会干什么项目。

但他却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让大姐夫跟着他干。

现在这样正好,大姐夫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为棉纺厂培养下一任采购科科长。

而廖永明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仔细考察市场,慢慢做出决定。

毕竟对市区不够熟悉,廖永明则又详细问了问,市区里有哪些区域相对来说比较繁华,又有哪些重要的国营工厂。

以及大姐夫他们作为市区本地人,他们又对目前的生活,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有所期盼。

几人又聊了很久,正好晚上吃的那么多也消化的差不多了。

廖永明这才带着李大告辞,并在大姐夫的带路下,直接在棉纺厂旁边的招待所办理了入住。

“这招待所跟咱旅店比,真差远了。”

廖永明与李大直接开了个双人标间。

这房间大小、布置与床铺情况倒是大同小异。

但其他方面,这个招待所可比旅店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都不用提房间里面没有任何壁画了,这毕竟是他们旅店独有的特色。

可这洗的泛白的、破旧的床品、梆硬的枕头,就首先跟旅店提供的质量没得比。

再说招待所前台服务员的态度。

要不是大姐夫赵海平亲自送他们过来,可以想见前台服务员的态度能有多差。

刚刚李大还看见,有别的住客想找前台问热水从哪里打,结果竟然还能被前台服务员翻白眼儿。

这要不是出门在外不想给廖永明惹麻烦,李大非得上前跟那前台服务员理论几句不可。

什么叫服务员?

那不就是要服务群众、服务顾客的吗?!

也不知道这个招待所的前台服务员是怎么回事,她们不仅态度不好,还愣是好像比顾客高人一等似的,他们能不教训顾客几句就不错了。

“永明,要我说你都不用考察别的了。

反正开旅店你有现成的经验,咱直接看好地方再开个旅店,对这种招待所绝对就是碾压!

咱根本不可能愁没生意!”

李大的话虽如此,但廖永明却并不太认同。

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毕竟与三四十年后不一样。

现在市里的这些招待所,并不是像他那种旅店一样是私人开的,反而大多都是公\/家开的。

所以这种情况下,廖永明即使知道开旅店能赚钱,他也并不想与公\/家产生任何冲突。

而且之前在镇上开旅店,虽说生意确实不错,但也实在是太累人。

不仅需要的员工多、员工累,就连他这个当老板的,也很少能够得清闲。

所以再做生意,廖永明不仅希望能够多多的赚钱,更希望可以让整个赚钱的过程轻松一点。

也正是因为如此,廖永明才更希望自己手里能多一些管理型人才。

如果未来他做的生意,都能标准化、流程化,那他岂不是真能实现,天天闭着眼数钱的日子了?!

对于这样的未来,才真正让廖永明充满期待!

“做生意不累?

这……不太可能吧?!

就算是国营各个工厂,厂长的确不需要干活,似乎是不累。

但厂里的工人,哪个不是天天干活?又怎么可能轻松?”

是啊,想打工赚钱,哪有轻松的!

又有多少人有那种命,月月拿着高工资,天天只需要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纸就行了。

除此之外,廖永明想到的第一个轻松的工作,那就是当包租公。

腰上别着一大串钥匙,每个月只需要收收租,钱就能大把大把的来。

这种活儿想想,也的确是比较爽。

但是吧,目前国内房地产行业,还没有开始正式发展起来呢。

所以想当包租公,至少近几年还不大可能。

诶?

似乎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廖永明忽然想到,刚刚大姐夫跟他提过,这两年市里最大的工程,那就是对人民路周边的改造。

说是人民路北端直接通向市火车站,而最南端连接的,是新建的人民公园。

这么说的话,说明A市对人民路附近的改建,已经基本完成了。

那这个范围内的区域,最起码好几年内轻易不会被拆迁。

而且这个地方,目前来说算得上是A市最繁华的地区。

那如果在这个范围内开几家门店,生意应该绝不会差,而且绝对可以比较稳定。

廖永明当下就决定,明天一早就带着李大去人民路附近看看。

如果真如大姐夫描述的那样,人民路附近人流量很多、又相对来说比较繁华。

那他或许还可以考虑一下,在那附近多买上几间门面房。

相信在那里无论做什么生意,应该都会有不错的客流量。

而且即使不做生意,他就算把门面出租出去,那他岂不是就能提前实现当包租公的想法?!

这个主意目前看来,似乎好像很是可行。

廖永明立马嘱咐李大赶紧睡觉,明天他们得起个大早。

他打算直接去人民路那边吃早点,顺便好好观察一下人民路那边的情况。

结果转天凌晨五点,廖永明都不需要李大喊他。

天才刚蒙蒙亮,廖永明就噌的一下从床上坐起,然后迫不及待的开始洗漱。

等他们坐着公交车来到人民路时,已经早上六点半了。

还真别说,此时的人民路附近,确实算得上有些热闹。

人民路附近的几条街道、居民区,大多数门面都有人在做生意。

卖馅儿饼的、卖包子的、卖粥的……比比皆是。

乍看之下,如果不考虑眼前的建筑,廖永明还真觉得,眼前这画面跟几十年后,他们小县城的菜市场差不多呢。

“同志,来两碗粥、十个肉包子!”

廖永明带着李大找了个位置坐下,静静的喝着粥吃着包子,眼神却一直观察着来往行人,以及留意着附近各家店铺的生意情况。

还真别说,这市区的消费力,就是跟他们镇上的不一样!

别说廖永明了,就连李大都觉得,在市区做生意绝对比镇上挣钱。

但廖永明却皱起了眉头,因为他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