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蔡京之死
“本以为他至少能坚持三天的,看来所谓金人贵族,也不过如此嘛。”
武洪接过签字纸张,女真和契丹文他都不认识,然后递给了吴用。
吴用接过之后也有点麻瓜,但一看屋子里在座的武松,鲁智深、时迁,石秀、杨雄等人,只能硬着头皮装模作样辨认一番,然后像回事的颔首不及。
“如今邸报归哪里管?”
武洪知道北宋有邸报,从西汉初年开始,尽管朝代更迭,邸报这种官方时政新闻却直到1912年清朝皇帝宣布退位才停止。
“都进奏院负责邸报,但因为前途未卜,以致于人心惶惶,每日都去点卯,却也出工不出力。”
吴用对汴京城内环境如数家珍,显然颇为上心。
很明显,都进奏院的人都在摆烂了。
“军师不妨以谈判团使,知枢密院事的身份,令都进奏院活动起来,将金人南下到现在一系列大事小情,通过一个系列编纂出来,发往全国。”
武洪笑着道:“邸报是当下最大的信息平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要占领了嘛。”
“喏。”
吴用当即起身拱手,心下却已经震动不已,谈判团使看似名头很大,权限也够,但终究只负责谈判。
而知枢密院事,那可是堂堂的枢密院四把手,头顶上的官职过去都是童贯这类大人物。
吴用曾经不过是个落榜生,如何能不震动?
“这些图画也印刷在邸报的娱乐版块,每期一张,这个签名要保存好,每一期都要随图画刻上去。”
北宋尽管活字印刷术已经由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的毕昇,发明出来快六七十年了,但因为着墨问题,官方邸报这样的大事依然还是采取雕版印刷。
武洪是要让人渲染出金人的残暴,另一面则是金人也是人,饿肚子也要啃骨头。
只是武洪以炭笔素描,画风另类,漫画风格与当下流行的写实画风简直天壤之别。
不过,这个难不倒吴用,他知道画出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就是赵佶征辟全国才子搞出的着名的大晟词人之一,就在皇城里整日作画呢。
搞定了宣传方向,会议就散了。
做了一夜画的武洪,也回到了后衙。
武洪喝了碗粥,吃了两个肉馒头。
扈三娘吃过早餐,就要去卸甲。
“别卸甲,我要的就是女将军。”
武洪当即一伸手,一把拉住了扈三娘的裙甲。
……
潭州(今湖南长沙)?。
此番道君太上皇逃出汴京,却是没带蔡京。
失去了庇护的蔡京,被宋钦宗赵桓贬官岭南,做岭南团练副使。
这位每餐都要一百八十道菜的昔日文官之首,坐在南下船舱中,小儿子蔡修陪伴。
事实上,蔡京知道宋钦宗赵桓的意思,就是用他自己曾经最擅长的折腾人贬官法,将人调来调去,累死在途中。
但蔡京无所谓,他已经八十岁了,即便活着到了遍地瘴气的岭南,八成也活不下去。
只是可怜赵官家要投降献国呢。
蔡京露出一抹讥讽笑意,眼见有渔船在打鱼,当即让小儿子去问鲜鱼价做几何。
渔民一看是官老爷,也不敢怠慢,划船过来,小心翼翼道:“小鱼两文钱一斤,中鱼五文,大鱼十二文。”
“这么便宜?”
蔡京打量了一下那些鲜鱼,却一甩袖子:“算了,这么便宜的鱼,不配给我吃。”
蔡修连忙让船家继续开船。
随即打开精致食盒,里面是自家厨娘做的菜肴,尽管天气已经冷了,可也实在是没能带太多。
吃过一餐精细菜肴,蔡京擦擦嘴,就进船舱里睡觉去了。
等船靠了岸,蔡修在码头买了驴车,载着老爹和食盒,继续向南。
三日过后,吃食彻底吃完了,没办法的蔡京便主动下了驴车,活动一下腿脚,顺便去买些吃食。
“民间这些吃食,粗陋不堪,但你我父子既然没了吃食,也就没的办法。”
蔡京哼了一声,到了一个小摊前,“一只肥鸡,两碗精米饭,外加两个炒菜,食材不限,但必须要新鲜,做的够精细,给你三倍价钱。”
蔡修当即掏出一把金瓜子,摸出一粒放了过去。
“这位官爷,看着有点面熟...”
小摊哪能见到用金子付钱的,老板两口子当即就激动起来。
“老夫蔡京,你可以称呼蔡太师。”
蔡京一捋胡须,呵呵一笑:“邸报上都有朝廷重臣的画像,你们应该是从衙门誊抄出来的邸报上,见过老夫的画像吧。”
老板两口子顿时互望一眼,他们倒是没见过什么邸报,而是从民间画本里,见过这个模样的蔡太师,每日都要给皇帝赵佶献上民间处子,供道君皇帝采阴补阳,进行修道。
收摊之后无事可做的老板两口子,就靠看画本学习知识的。
画本里的蔡太师奇丑无比,两口子本以为是作者故意扭曲堂堂枢相、太师的蔡京,哪想到根本不需要扭曲,就是这么丑。
“快去做啊!”
蔡修饿的不行,见老板夫妇盯着自己父子打量,当即有些不耐烦。
“抱歉啊,小摊今天不营业。”
老板回过神来,摆了摆手。
“什么?”
蔡修大怒,指着锅里:“你这里明明煮着肥鸡,还有长虫,为何胡言乱语?”
老板看了看蔡修,摇摇头:“不卖就是不卖。”
“啪!”
蔡修当即又抓住两粒金瓜子,拍在了桌子上:“卖不卖?”
“不卖。”
老板冷笑一声:“你就是把金瓜子全拿出来,我也不卖。”
“哼,乡下人没见识,不懂得丰亨豫大的由来,这辈子注定吃不上四个菜。”
蔡修面色涨红,只能阴阳怪气的骂人。
“有钱还能花不出去?”
蔡京转身就坐上了驴车,昂着头朝潭州城中走去。
然而,不知道是之前的争执被人听了去,还是说蔡太师的名头比较大,潭州城外和城内商户不计其数,偏偏就是不卖他们父子吃食。
便是一碗白开水都没买到。
赶着驴车转悠了三天,一路上忍饥挨饿,又累又渴,又不适应潭州气候,父子二人很快嘴唇都起了火泡。
崇教寺。
看到寺院,蔡京强打精神,让儿子赶车过去投奔。
他知道寺院做生意比较灵活,绝对不会像民间百姓那般死板。
果然,蔡修付出一把金瓜子后,肥鸡肥鹅东坡肉摆了满桌子。
父子二人一顿狼吞虎咽,吃饱喝足便去客房睡觉。
深夜,蔡京父子忽然上吐下泻,惊的崇教寺小和尚通报住持。
住持知道这是大主顾,连忙过去查看,结果这对父子已经暴病而亡。
顿顿都是一百八十道菜的蔡京父子,就这么死了。
直到乾道四年(1168年),蔡京后裔才把其骸骨迁回仙游枫亭故里,今莆田仙游县枫亭镇溪南村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