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淮书愣了愣,看着她,突然笑了。

楚易安不解:“你笑什么?”

秦淮书偏过头:“我以为你会觉得我下手太狠了。”

没想到知道董靖文还有路能走的时候,居然会反过头来说他手段温和,不够狠。

楚易安轻拍桌子:“这怎么能叫狠?是他先招惹咱的。”

“咱不惹事,不代表咱怕事。”

“我们华夏儿女骨子里刻着的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那我肯定是要他千百倍付出代价的人生信条。”

秦淮书眼底闪过笑意,嗯了声:“天无绝人之路,逼得太狠,容易遭到反噬,现在这样刚刚好。”

“董靖文说是去守孝,实则是想盯着曲舒阳,想找到证据洗刷身上的屈辱。”

楚易安思考了一会,最后啧了一声:“你们玩政治的心都脏,剖出来肯定是黑的。”

秦淮书不置可否。

楚易安敲了敲桌子:“算了,不说那些了,两天没写书了,我们稍微写点吧。”

秦淮书说了声好,拿过一旁的纸笔,楚易安研墨,顺手拿了个娃娃抱在怀里。

视线扫视一圈,屋子里到处都是娃娃,看着都让人开心。

上次写到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回赵国后,又发生了渑池会盟之事。

秦国邀请赵王商议会盟修好。

但是赵王不敢去啊,楚萌萌就是信了秦王的话,去后被带到秦国关了起来,还死了。

有前科的,赵王怎么敢去?

最后这件事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将地点定在了渑池。

靠着自身的聪明博学,蔺相如很好的解决了此次邦交危机,他也因此被拜为上卿,位列大将军廉颇之右。

但是这件事却引起了廉颇的不满,之右,不就是说蔺相如在他之上吗?

他三朝老臣,出生入死百战沙场,蔺相如算什么?

只会逞口舌的卑贱门客罢了,却居他上位?凭什么?

廉颇愤怒的吩咐下边的人,以后只要见到蔺相如,不管在哪,都给我把车驾到他前面去。

消息传到蔺相如耳朵里,他只是微微一笑,吩咐下人以后避开大将军的座驾。

这样的行为也引起了下边人的不满,可蔺相如只说了几句话。

廉颇没有秦王那样的威严,他能公然斥责秦王,又怎么会惧怕大将军?

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他们俩相斗,最后必然两败俱伤。

他避开廉颇,是先家国,后自己,并没有别的意思。

一年多时间,不仅蔺相如处处避开廉颇,他府中的仆役下人也是,个个脾气好的匪夷所思。

廉颇更气了,让人去挑衅蔺相如,逼他出来理论。

蔺相如却跟个死人一样,面都不露。

廉颇气的要辞了这窝囊的大将军职位,要不就让赵王罢黜蔺相如,反正他不会跟蔺相如这等贱人同立一殿。

随后蔺相如那番言论便传到了廉颇耳朵里。

廉颇反省了自己一宿,从各方面反思自己,天亮后,负上荆条,亲自上上卿府登门请罪去了。

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负荆请罪了。

老将军赤诚肝胆,蔺相如也反思了自己一番。

因为避开廉颇他耽误了多少大事,又真不惭愧吗?

两人最终握手言和,两府上下摆宴庆贺,赵王高兴的也来凑了一下热闹。

秦淮书落下最后一个字后稍微停顿片刻,看着桌上的纸,上边有写为什么要负荆,在当时的赵国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还稍微解释了一下风俗。

他看了好一会才抬起头来:“一直都知道负荆请罪这个词,不曾想是这么来的。”

楚易安笑了笑:“所有成语都有典故和出处,不是凭空捏造。”

秦淮书嗯了声:“可惜我不是钻研这些的。”

楚易安眨了眨眼,一脸不解:“干嘛要钻研这些?这个世界一共才多少典籍?”

“钻研来钻研去的我怕你把自己钻研成了个古板木讷的老学究。”

“真要那样的话,你,不,应该是你们三兄弟,真是狗见了都摇头。”

秦淮书:……多冒昧啊。

秦淮书张了张嘴,最后闭上,偏过头去:“不至于,别这么害怕。”

楚易安嘿嘿笑了笑:“你还是现在这样可爱,所以听话,咱别去钻研什么历史典籍,咱要做能臣,谋臣!”

秦淮书看向她,烛火下楚易安的眼睛熠熠生辉,好像在发光一样。

他突然好奇:“你们那个世界的女子,都同你这般吗?”

楚易安摇头:“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烟火,怎么能一概而论?”

“当然,我一定是其中最亮眼的,不然也不能来这不是?”

秦淮书眼睛弯了弯,轻轻嗯了声。

两人没再闲聊,继续写书。

在赵国庆贺将相和好的时候,赵王突然收到消息,秦王派人去魏国结盟了。

秦国特使王稽进入魏国后,无意间听魏国丞相说起一个人:范雎。

齐王竟然愿意用五座城池交换这么个小吏。

丞相随口一提,王稽盯上这个人了。

他是没有眼光识别那个人是不是可堪重用的大才,但是齐王还没有吗?

他们都说他是大才,那他一定是。

王稽此次来魏国其实还有一个目的,给秦王进货……不,再搜集点人才过去给他用用。

魏国可是众所周知的人才市场啊,一不小心就淘到宝了。

王稽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将人给带回秦国。

秦国自打宣太后去世,魏冉就以封赏为由,将他自己,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武安君的封地扩大到了百里,而且还是实封。

好在白起没有接受封地,这让秦昭王松了口气。

而魏冉和另外三个接受封地的人同气连枝,被称为‘四贵’,权势滔天。

秦王被压的只能缩在宫里看一堆魏冉已经批阅过的文书,这也是他让王稽去找人才的原因。

窝火,太窝火了。

范雎被王稽介绍给了秦王,过了很久两人才正式开始合作。

范雎给秦王出谋划策,趁着魏冉不在咸阳,借白起的势,强势把魏冉给撸了并收回封地,只保留了最开始的那些封地,将人赶了出去。

数年后魏冉死在封地。

跟他一起并称‘四贵’的人也一个不落,贬的贬,发落的发落。

至此,自宣太后以来的外戚当政局面在秦国彻底瓦解。

终于,即位42年的秦昭王终于上了有生以来第一次只有他一个人坐在上面的朝会。

感慨万千,落下一把又一把的辛酸泪。

该死的外戚终于都走了,秦国是他一个人的天下了。

秦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