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向教育领域开刀
在县教育局局长钟继标汇报之后,按照既定的程序是教育局其他领导班子补充发言,分管县领导林雪梅作点评,但是,王宏毅打破了常规。
他打开话筒,先说话了。
“继标局长,你的汇报很全面,听了之后,能感觉到县教育局做了不少工作,在座的同志们辛苦了!”
这是领导干部说话的艺术,刚开始先肯定成绩,接下来说的“但是”,才是要重点关注的。
但是,王宏毅并没有说“但是”!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意识到,反正我是觉得基本上都是常规工作,创新性的工作尤其是在全省乃至全国排得上号的工作几乎没有!”
“前段时间,我专门交代你们研究下一步工作的时候,要注重创新,貌似你们好像没有领会到我的意思!”
听到王宏毅开始批评了,林雪梅赶紧接话,“县长,这是我的问题,我作为分管领导,没有带好头、把好关!”
“雪梅县长,你是县领导,分管的领域不少,如果事事都要你亲力亲为的话,你每天24小时都在工作,也是忙不完的。继标局长,遇到一个好的分管领导不容易,你们教育局要珍惜啊,不能辜负了领导!”
“明白,县长,责任在我,是我的错!我们一定认真聆听您的指示,按照您的指示要求,在雪梅县长的领导下,把全县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确保在全市有位次、在全省有影响、在全国有声音,让全县人民享受到高水平的教育!”
“这就对了嘛,表态很有信心,希望你能说到做到!对于你汇报材料中的薄弱环节,我简单说说我的想法。”
林雪梅、钟继标和教育局的四位副局长、一位纪委书记,拿起手中的笔,准备记录。
“首先说说创新,目前国家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我们能不能在全国开先河,增加义务教育的时间,比如十二年,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范围,甚至是十五年,将高中也纳入义务教育范围。”
听到王宏毅这么说的时候,有的人停下了笔,在思考;有的人心里惊讶,这不是做梦吗?
“我知道,这个想法太超前、太大胆,嘴里说出来易,具体落实难。难在难在钱,我们县是贫困县,财力本来就不足,哪来多余的资金在用在这个方面。是吧?你们是这么想的吧?”
钟继标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王宏毅既然抛出来了这个问题,一定是有具体办法了,所以,在等着他接着做指示。
“一步到位实行十五年免费教育,难度有点儿大,那就试试十二年义务教育。继标局长,你们联合财政等部门核算一下,如果将幼儿园纳入免费教育,县财政每年大约要多拿出多少资金?按照每年递增来计算!”
“好的,县长,会后我们就落实!”
“我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在基层调研的时候,老百姓反映幼儿教育费用太高了,主要原因在于幼儿园绝大部分都是私立的,县城最好的幼儿园,每学期的学费要接近两千块钱。”
王宏毅稍作停顿,端起水杯,喝了一口,继续说道:“这个费用,相当于我们普通公务员三个多月的工资收入,那普通的工薪阶层呢?农村的老百姓呢?都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负担。”
“你们只管核算需要多少资金,事无巨细,越准确越好。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
在王宏毅看来,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在林雪梅、钟继标他们看来,有钱就好办事!
“接下来,我再说说教育领域的腐败问题,老百姓反应还是比较大的!”
听到这儿,所有人都紧张起来,能干到他们这个位置,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儿问题,就看有没有人举报,上级纪委想不想去调查和追究。
“教育,作为国家的根本和民族的希望,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片净土。然而,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教育领域的一些腐败现象也逐渐浮出水面。从基建项目的暗箱操作,到招生环节的权钱交易;从教学设备的采购回扣,到食堂食材的转卖套取资金,这些腐败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更让无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信任产生了动摇。”
“在招生上,公平底线‘碎一地’,有的学校为抢生源、捞金,手段堪称‘无所不用其极’,把招生规则当儿戏,硬生生把公平竞争的赛场搅成了‘关系户’的游乐场,让寒门学子望门兴叹,一腔热血被浇个透心凉。”
“还有,权力滥用‘没底线’,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学校领导,手握大权就开始‘飘’了,权钱交易玩得炉火纯青,今天卖个学校指标,明天插手项目招标,权力成了他们的‘提款机’,教育管理的公平公正被抛到九霄云外。”
“再者,乱收费‘坑人不倦’,有的学校和个人,打着各种奇葩名头收费,择校费、补课费……名目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家长们为了孩子教育,咬着牙掏钱,本就不鼓的钱包被掏得底朝天,教育公平也在这一次次掏钱中化为泡影。”
……
王宏毅痛陈教育领域的腐败问题,在座的各位手心冒汗,后背发凉。
因为王宏毅说的是事实,他们或多或少都遇到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为什么教育腐败跟野草似的,春风吹又生?不知道你们想过没有,这里的门道可不少。一来,教育资源分配那叫一个‘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名校资源扎堆,软硬件设施超豪华;普通学校只能眼巴巴盼着‘施舍’。这巨大落差,就给权力寻租留了大把机会,某些人趁机上下其手,把教育资源当‘私人藏品’倒腾。”
“二来,教育评价机制也是个‘半吊子’。学校为争排名、拿荣誉,老师为了揽项目,不惜使出浑身解数,正道走不通就走歪道,弄虚作假、行贿打点,把好好的评价体系搅成了‘名利场’。”
“最关键的,还得归咎于某些人那‘碎一地’的道德底线。私利当前,职业道德、操守什么的统统能抛,脑袋里只剩‘捞钱、上位’,全然不顾自己身处育人圣地,手染铜臭,最后落得个身陷囹圄也是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