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十万大山:1840 > 第217章 海盗的敲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依靠“新南号”提供的火器收复沙捞越,这让赛福鼎二世深深的感到,武器的先进性是多么的重要,“新南号”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又提高不少。

而且,“新南号”的低调更符合他的想法,能够单独和他们购买武器,这能够确保文莱国在婆罗洲能够率先强大起来。

所以,每次张大强来王都,他都会接见示好,关键因素就是想买更多的火器,另外希望张大强不要卖火器给那些土着部落和其他国家。

“丰南号”并不怕养虎为患,在武器装备上输出,是淘汰的装备,只要控制好量就没有问题,而且文莱国的火药制作落后,还需要火药的供给。

所以,张大强也把中国在鸦片战争军事上的得失告知奥马尔·阿里·赛福鼎二世,想要文莱国不被英国人殖民,唯有保证军事的发展。

张大强的灌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奥马尔·阿里·赛福鼎二世,他开始动用王族的金库补充军费的不足,扩招士兵,加强岸基的守护,把重心放在防范英国人上。

另外,又向“新南号”要求再提供一批火枪和大炮,张大强也答应了,早点让文莱国武装起来,对抗英国更有利。

运输公司虽然顶着文莱国的旗号,但是在大清这个闭关锁国又傲慢自大的王朝眼里并不够看,船只到了中国,并不能落地,走的依然是偷渡路线。

不过,福建一带偷渡成风,当地官府也管不了管不好,福建人更希望运输公司随停随靠,这样比在厦门上岸,离家更近。

运输公司到了福建沿岸,会在几个点停泊,然后用小船送人上岸,再用小船接驳。

这在客运上来说,根本就不是正规的操作,但是福建人不在乎,只要离老家近,送到海边就好。

下南洋就别说风险,再说运输公司的船票里面都包含了保险,淹死了家里人会收到保险赔款,那还怕个球。

随着地下钱庄的建立,越来越多人身上都不带银子了,就更不怕了。银子到了家,即使自己死了,再有赔款,自己下南洋的一生就算对得起儿女后代了。

华人下南洋就是一部血泪史,但像在福建这样山多田少,想要家族繁衍生息壮大,也只有一部分人冒着生命去海外闯荡,然后再反哺家族。

就是到了后世,福建、广东一带也是家族意识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

“文莱国南洋运输公司”的“漳河号”和“水阳江号”半个月一班来往文莱国和福建,船期可靠,又快,又有保险还可以花些手续费通兑银两,消息传开后,受到婆罗洲岛华人的欢迎。

甚至有兰芳共和国和沙捞越的华人过来乘坐,因为家中有急事要赶回去的,不惜多一点路费。

因为有文莱王室挡在前面,华人公司想参股运输公司的念头都只能打消,但是有的公司开始邀约合作到兰芳共和国甚至西婆罗洲开发新的班线。

但新船尚未下水,张大强并不急着和这些华人公司合作,他们再牢靠也不如文莱国王室这样牢靠。

虽然不一定能看清现在,但张大强等人能看清历史,后世这些华人公司全部湮灭在历史尘埃中,说明他们虽然看似强大,依然是无根的萍。

运输公司的运行让“新南号”在招徕人才方面有了平台,海上航行中,旅客是枯燥的,哪怕有任何一个新鲜话题都会引发很多人兴趣。比如,运输公司代某商号招工,以运输公司的信誉担保。

在防城县不敢公开干的,在大海上可以为所欲为,尤其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可以省去“丰南号”大量的培养时间。

下南洋的人各色人都有,有一部分人有家族传承的手艺、或者医术之类的一技之长,这些人中虽然都有家族在海外的目的地。但也不免也有方向不明的人会考虑这个招工。

有的家族,也要分散风险,也会下意识在下南洋的时候,让家族成员多点开花,防止出啥事情,能保持一支苗裔不灭。

或多或少,在“漳河号”和“水阳江号”上都可以招徕一些人,这些人将严格按照流程签署保密协议,进入“新南号”在美里基地工作。

在美里基地工作一段时间后,有了足够的信任,就像林树贤两兄弟家一样,才会让他们接触“丰南号”的有关事项。

如果以护卫名义招徕来的安保队员,那同化起来就相当快了,本来就冲着吃刀头喋血的饭,给谁干不是干。再说,有了田虎从部队带来的那一套,融合起来就比技术人员要快的多。

虽说“新南号”在婆罗洲发展的欣欣向荣,但沈云峰和张大强都知道,这只是表象,真正的大考是英国人的军舰到来之时。

能协助文莱国扛下英国军舰的冲击,将会赢得宝贵的下一年发展时间。

仅凭现在文莱国发展的情况,沈云峰并不看好。所以还得支持一点武器给文莱国。

见过海盗,但是没有见过这样嚣张的海盗,马尼拉海港进出的必经之道上来了两艘海盗船,明目张胆的停泊在洋面上。

商船要出港离开时候,海盗船便遥遥的开炮,逼着商船转向回港。

西班牙在马尼拉殖民的总督忍了两天,实在无法忍受商船们的请愿,于是派出了军舰。但是军舰还没到达,海盗船便跑了。

这时候他们才发现,这两艘海盗船是蒸汽机船,他们无法依靠帆船追的上,虽然他们也有一艘蒸汽机船,但一对二,明显是送菜上门。

等军舰回港后,第二天,海盗船依然出现在那里,封锁着马尼拉港的航道。

僵持几天之后,马尼拉的总督只能认栽,派小船过去谈判。

最终,商船们一共凑了5000斤黄铜和5000两白银送到了海盗船上,满足了海盗的讹诈,这两艘海盗船才消失在大海之上。

没过一个月,占据了苏家禄群岛的荷兰人也遇到了同样的海盗,在无耻的封锁之下,荷兰人也只能满足海盗们的讹诈,才解决了这一麻烦。

当然,文莱国也逃不过海盗的讹诈,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才让这两艘海盗船离开。